首頁 > 法規政策 > 喜劇節目的「洋基因」

期別:復刊第69期    發行日期:2022/01/15
喜劇節目的「洋基因」
出處:影視獨舌    日期:1/15/2022

 

米未的《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一炮而紅,笑果文化的《脫口秀大會》已辦到了第四季。這兩檔節目的出圈讓很多人對本土喜劇重拾希望,它們展現了一種跟當下氛圍以及年輕人喜好更為接近的氣質,又讓偶爾“䁖一眼”的路人產生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觀感。

熟悉的是,這不是相聲麼?傳統相聲也有單口的呀;那不是小品嗎?每家電視臺的晚會必備節目呀。不過,你只要看上五分鐘,就會發現它們跟傳統相聲和小品的不同。

其實,不同之處從名字上就已經暗示了,但因為翻譯等原因,產生了一些張冠李戴。中文“脫口秀”是talk show的音譯,看字面就知道,那是一種聊天節目。聊天可以很正經,也可以嘻嘻哈哈。

《脫口秀大會》展現的表演形式,準確的說法叫standup comedy,中文沒有完全對應的譯名,香港譯成“棟篤笑”,北京的“單立人”品牌顯然起源于這個英文名,大山曾在他的表演中建議翻成“立馬逗”,可能是最傳神的譯名,可惜未能傳開。

在英美,這種表演大量出現在各種綜藝節目中,尤其是固定的脫口秀,經常以一大段單口相聲來開場,而主持人本身也是著名的standup演員。比如傳統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便沿用這種形式,《脫口秀大會》裡有一位選手的事業理想是主持一次奧斯卡,就是這個原因。

如果說英美的單口相聲被李誕套上了更加寬大的脫口秀帽子,那麼,米未把sketch comedy直接翻譯成“素描喜劇”,一下就正本清源了,弊端是直譯通常比較生硬。而且,這裡的sketch並非源於繪畫,而是字典裡並排列出的“簡短陳述的故事或短劇”的意思,但至少跟原文對應上了。

說這兩檔節目受到英美喜劇的影響,似乎是顯而易見的。素描喜劇是搜狐引進《週六夜現場》才被國內觀眾大量看到,而近年來西方流媒體推出的大批單口專輯,也在國內某些圈子裡流傳。誠然,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表演形式,但能跨國傳播的則以英美為主。

有趣的是,英美這兩種喜劇形式的起源,跟咱們的相聲和小品極其相似,最早也是在類似北京天橋的雜耍場所,英文叫vaudeville,後來通過廣播和電視登堂入室,並進行了文人化改造。

素描喜劇的巔峰之作是英國的巨蟒團隊(Monty Python),都是牛津劍橋的高材生,他們在1969-1974年推出的《飛行馬戲團》電視欄目影響了幾乎所有後來者,《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中有一個劇碼《笑吧,皮奧萊維奇!》靈感來源或許就是《飛行馬戲團》中一個用喜劇笑死納粹的創意,至少有異曲同工之妙。

喜劇一向有較大的傳播障礙,觀眾若不熟悉一個梗的背景,就不會覺得好笑;若把背景提前講解,又消解了整個喜劇設置。喜劇人需要超強的戲劇反轉概念,因為每一個包袱的甩出,都是一次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轉折。以這兩個節目為代表的年輕喜劇人,從西方吸收了大量這類技巧。

咱們傳統的相聲往往用較長的時間做精巧的鋪墊,而英美單口的節奏則快得多,他們的最快節奏是一分鐘12個梗,一個小時550個笑話,連珠炮似的。第四季《脫口秀大會》說話慢悠悠的楊波,採用了西方單口中一個獨特的風格,叫做one-liner,就是一句話一個梗;他講的找工作那段,每個停頓都有一個反轉,跟傳統相聲的區別簡直是京劇跟嘻哈的差異。

選題上,現代單口和素描喜劇更接近普通人,尤其是都市年輕人,貌似瑣碎的生活細節,時而見微知著,但切忌強行拔高。

單口因為是表演者自己撰稿(成為固定脫口秀才會聘請創作團隊),往往從自己生活中尋找素材,真真假假組合在一起。素描喜劇多採用集體創作,有人擅長寫,有人擅長演,但必須有默契和信任。當幕後編劇和臺上表演者處於相同的情緒軌道時,情感張力便能爆棚,如蔣龍和張弛表演六獸的編劇作品便取得這樣的效果。

《週六夜現場》的很多明星,本身就參與編劇,比如蒂娜·菲後來創作了獲獎無數的電影和劇集,成為史上最年輕的馬克·吐溫獎獲得者。

《脫口秀大會》和《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在展示表演人才的同時,誠實地肯定了編劇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喜劇的成功密碼。

反面例子:《吐槽大會》邀請的那些嘉賓,都是笑果文化提供文稿,有些連念提詞器都念不好,而廣大觀眾卻誤以為他們是自己寫稿,甚至是即興發言。確實有人能即興講笑話,但連講十分鐘,是需要編劇的,當然這編劇可以是表演者自己。

這些節目推出的新人,靠網綜走紅,但線下表演的價值並沒有被抹殺。幾個大城市開始流行的開放麥(open mic)不僅是為了物色新人,更是職業人打磨作品的場所。

搞笑看似隨意,實則需要精心鍛造,尤其從觀眾的互動和反應中不斷改進。從更廣的角度,線下表演能為藝人帶來持續的收入,而且能繁榮地方文化。英美的普通喜劇人,一年演下來,只能積攢5-10分鐘的段子。

上電視是一把雙刃劍,能讓你出名,但也一舉消耗你大半年的產量;顯然,播出節目中用過的段子,線下再表演就失去驚喜了。《脫口秀大會》第四季周奇墨那些“天花板”的內容,就是他線下千錘百煉提純出來的精品。

英美喜劇從簡至繁,大約是單口、素描、情景喜劇,最後到大電影。有些能橫跨,比如羅賓·威廉姆斯進軍好萊塢成功後,依然做過單口特輯;有些專攻其一,如戴夫·查普爾一個單口專輯出售給流媒體能賣到兩千萬美元,而單口的純製作成本非常低。

金凱瑞15歲開始說單口,靠素描喜劇成名,然後跳到喜劇電影,一度成為片酬最高的明星;諷刺的是,他轉型正劇極為成功(《楚門的世界》等),但因為索要喜劇片的片酬,導致有價無市。在咱們國家,喜劇新人出名後,似乎要靠參加各種網綜真人秀,才能獲得財務自由。

如果有人願意把他們的喜劇才華,包裝成市場更廣、收入更持續的線下和線上節目,其實就是借鑒海外的商業模式,或許對繁榮咱們的喜劇文化更有裨益。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