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規政策 > 《雪中悍刀行》為何對武俠精神有獨到的認知?

期別:復刊第69期    發行日期:2022/01/15
《雪中悍刀行》為何對武俠精神有獨到的認知?
出處:影視獨舌    日期:1/15/2022

 

電視劇《雪中悍刀行》日前收官,騰訊視頻開播28天,播放量已破50億大關。這是一部可堪稱武俠史詩的劇集,一部男人精神與力量成長的史詩。

這部劇集,以“天下第一紈絝”北椋世子徐鳳年的成長軌跡為線索,融合了武俠、玄幻、權謀等多種元素,展現了主人公因追求自由、責任和愛,而爆發出的汪洋恣肆的血性與生命力,及由此帶來的心靈與精神的成長與改變。最終,徐鳳年成長為北椋王合格的接班人。

編導演的精彩發揮

這部劇根據網路作家烽火戲諸侯同名小說改編,原著450餘萬字,有大量的原著粉,自帶流量。由於小說人物眾多,線索複雜,場景與情節奇特,原著粉也認為這是一部極難被改編的小說。

開播後,果然引來無數原著粉的關注,但也在播放前期引發了原著粉與劇粉在網上的一場熱戰。每一個原著粉的心中,都有一部《雪中悍刀行》。劇集改編水準再高,也難以滿足所有原著粉的想像。抽象文字帶來的想像空間,永遠要超過具象的影視畫面。

看完全劇,不能不為王倦點贊,果然是拿過白玉蘭獎的編劇行家。劇集既保留了小說的內核與神韻,也在情節和人物上做了一些改編,這些改編使故事更緊湊,讓人物的形象與命運更鮮明。正是一個個形象豐滿的人物,為我們展現出一個快意江湖,這些人物又和北椋廟堂的博弈與權謀交織在一起互為推進,險情和衝突接連不斷,凝練地還原了原著的精髓。

從王倦編劇的《慶餘年》可看出,他很擅長劇情的反轉,反轉再反轉。但《雪中悍刀行》原著是“公路片”結構,人物走馬燈般地輪番上場,這種手法雖有所體現,卻不可能如此密集。

從劇集可以看到,王倦很巧妙地放大了原著中一些人物的情感關係,比如徐鳳年和老黃的關係,徐鳳年和兩個姐姐及弟弟的關係,都刻畫得極為真切,有很強的帶入感。尤其是徐鳳年和老黃的關係,開篇大做文章,結尾時又有大篇幅呈現,它為我們理解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打開了一張內在情感與體驗的地圖,讓你更好地沉浸於劇情之中,同主人公一起成長。

這部劇同時有著明晰的俠義傳奇框架,讓主人公經歷了召喚、歷險、成長、歸返的歷程,讓我們體會到,人的自由和獨立才是歷史和傳奇之美的根源。只有懂得欣賞人格之美,欣賞人格帶來的洞見,才能真正領略俠義世界的精髓。果然,隨著劇集演進,大家都被劇中所呈現的俠義之心與人世深情所吸引。

導演宋曉飛,是電影攝影師出身,執鏡過電影《一代宗師》等,所以我們從《雪中悍刀行》看到了電影化的鏡頭語言,美術、服飾、妝容等都顯得美輪美奐。一些武打鏡頭的設計上,也有創新,融合了武俠和玄幻的拍法,既有一擊致命的精准,也有玄幻的仙氣和飄逸,無一不呈現出導演鏡頭語言的獨特審美追求。

如老黃和湖底老魁的打鬥,兩人攪動湖水,在飛簷走壁間較量。36集中,李淳罡和王仙芝的海上終極一戰,劍與水似乎合二為一了,最終竟在烏雲密佈的天空刺出了一道天門。這些手法,在過去的武俠劇中,極少見到。

《雪中悍刀行》對一群老戲骨的展現,也讓人過目難忘。這些老戲骨有如一群“老頑童”,如邱心志演的李淳罡,與薑泥坐在馬車上,硬要薑泥做他的徒弟,逗趣可愛,一下馬車卻能聚水成劍。

楊皓宇演的老黃,其臺詞和肢體語言都極具幽默感,與徐鳳年在一起對話時妙趣橫生,沒想到這個平日嘻嘻哈哈的馬夫,竟是個絕世高手,將人物的傳奇性和煙火氣傳達得很完美。

再如陶海演的湖底老魁,于榮光演的王仙芝,劉佩琦演的李義山等,雖然戲份不多,但都個個出彩。

胡軍把徐驍的多面性演繹得很有味道,他精於算計,但在孩子面前又風趣可愛、唯唯諾諾。他是一個有謀略的政治家,一個有硬骨頭的軍人,又是一個舐犢情深的父親。當然也有著他的深謀遠慮,似乎有多種人格存在於他的身上。胡軍很微妙地演繹了和兩個兒子的複雜情感關係,折射出人性的複雜。

儒道釋的文化融合

雪中悍刀行》對武俠精神的展現,有其獨特之處。武俠精神的核心是義與信,這其實也是儒家的精髓。江湖則是武俠精神得以弘揚的空間,它是人們從社會中抽象出的一個想像空間,讓傳統文化中最生動也最浪漫的精神在其中恣意生長。

每一部優秀的武俠片,都會向這個空間中注入一些獨到的發現,《雪中悍刀行》同樣如此。劇中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結局,但其背後彰顯的都是一種有尊嚴也有個性的自由人格。這種武俠精神,期待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內心,開闢出一個自在而自足的世界,減少一些外在的比拼與爭鬥。

《雪中悍刀行》也有打打殺殺,但不同於肉體的搏鬥,倒像是兩種精神的較量,呈現的也是一種和平文化。因為真正瞭解武俠精神者,都有一顆完全自足的心。

《雪中悍刀行》其實是故意用寫意的方式來拍武戲的,不追求那種拳拳到肉的力量感,這和原作的玄幻類型有關,也和傳統文化對武學的理解有關。其中有些武戲也讓人眼界大開,如14集李淳罡對陣伏將紅甲人,將雨水凝為武器,就很有想像力。

從劇中我們發現,這些俠者不僅把武學看作一種藝術,更把武學看作一種對神聖事物既敬畏、又嚮往的情感體驗,看作是對終極存在的信任和關懷。“武”在俠者眼中有宗教情懷,有對“天命”“天道”的敬畏,這才是一個俠客安身立命的真正處所。

劍術對李淳罡來說,代表了一種生生不息的神聖力量,這種力量就是天命。劍俠在思考武俠之道時,會以天地萬物為參照,武俠之道在劍俠眼中,不僅超越人世,甚至超越了宇宙萬物,有一種終極關懷的意味。人只有感受到這種終極關懷,才能獲得對所習之術的使命感。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人生的最高價值,就是要不斷地展現這種超越生命和天地的神聖力量。在劍俠眼中,它就是可與天地參化育的武道。

無論對劍神,還是對王仙芝來說,他們秉承的武俠之道,與人文精神密不可分,它並沒有一個遠離人世的“彼岸”,它關注的始終都是活生生的人與生活。從劇中各個劍俠的作為,我們看到要實現武術的超越和個人生命的完滿,須要用同樣的情懷來觀照天地萬物,並與之融為一體。

王仙芝是當之無愧的武學天才,可傲視群雄,卻以天下第二自居,就在於他理解那種至高的武學境界,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義哲學完全一體。在他的身上,體現了人的價值取向,也展現了天命在人世的見證,有一種神聖的終極性。

當俠客以這種敬畏的精神來進行自我修煉與道德修養時,擴展的不僅是人的內在世界,同時也能使人超越外在的山河自然,達到與萬物共生的終極境界。

而徐鳳年的成長歷程,則是一個盡性知命的過程。盡性是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本性良能,讓它經歷成長的磨礪、聖人的教化,才能恢復人天然的良善本性。同時,又要知曉外在,也就是自然、歷史、時代、武道所賦予的使命。

中國武學秉承的,是傳統文化的盡性知命觀,把生命和對武道的追求,看作一種動態發展過程。一方面它認為人的本性具有無窮的可能性,一方面,它也承認自然、歷史對人的具體限制,這些限制反而成為體現我們生命價值的所在。

這裡的知命,對失敗者也是一種心靈安慰,因它同樣肯定了人的價值。故而像老黃、湖底老魁等在武力對決中的戰敗者,仍然會被人們視為英雄,因為他們體現的正是人性與生命的力量。

從劇中,我們可看到有以天下為己任的儒家思想,也有渴望心靈自由空靈的釋道思想,而徐鳳年的成長奇遇恰好成為展現這種思想認知的最佳故事載體,描摹了儒釋道三者融合的中國傳統文化圖景。這是《雪中悍刀行》作為武俠劇的獨特性所在。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