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規政策 > 《花花萬物2》:當明星訪談被短視頻壟斷,長綜藝的出路在哪裡?

期別:復刊第42期    發行日期:2019/09/15
《花花萬物2》:當明星訪談被短視頻壟斷,長綜藝的出路在哪裡?
出處:河豚影視檔案    日期:9/15/2019

 

 

【大陸】

很少有綜藝節目的第二季能夠超越第一季,甚至稱得上是徹底扭轉第一季的風評——《花花萬物2》做到了。

從第一季的豆瓣評分4.3分到第二季的7.1分,從“小透明”綜藝到連續多日蟬聯貓眼熱度榜第一名,《花花萬物2》的改版顯然成功了。而改版的成功,既是一種創新——通過第一季的資料回饋將節目主體環節重新設計;也是一種回歸——找回了“康熙合體”的獨特風格氣場。

《花花萬物2》的高熱度,似乎是逆市場潮流的。畢竟,它面對的是第一季節目的不溫不火、《康熙來了》的珠玉在前,以及明星訪談長綜藝幾乎絕跡的大環境。在真人秀長綜和自媒體明星訪談的雙面夾擊下,如今的明星訪談長綜藝還有什麼價值、應該怎麼做出新意?《花花萬物2》或許是一個合適的觀察樣本。

“《康熙來了》在我這裡是一個中性詞”

這一季節目播出後,很多評論都在說:“又找到看《康熙來了》的感覺了。”這無疑是很高的評價。不過在燃燒小宇宙總導演張瑋鑫看來,“像《康熙來了》”並不是《花花萬物2》的最高勳章。

“大家說「像」,我很高興,因為我把康熙的主持風格拿回來了。但是這個節目本身還不是《康熙來了》,《花花萬物》有自己的精神內核和想要傳達的理念。”這個理念就是通過物品去反思一個人的人生經歷和生活習慣,第一季節目的觀察物件是明星網購帳單,《花花萬物2》則改成實地探訪明星住所,圍繞閒置物品進行訪談,最終將物品放在閑魚上公益拍賣。

除此以外,《花花萬物2》還砍掉了第一季的MC團設置,將更多的時間留給被訪藝人。“其實內地沒有很好的綜藝咖市場。”張瑋鑫說,相比之下大家的興趣還是集中在對明星的窺探上。

這個結論來自於燃燒小宇宙Muses X系統的資料複盤,“IT工具匯出的資料告訴我們應該改哪裡,團隊的經驗告訴我們應該怎麼改。”節目組發現觀眾在MC發言時的快進率比較高,因為MC與主咖嘉賓之間的話題關聯性較弱。於是第二季砍掉MC團發言環節、將內容更聚焦到對明星故事的挖掘上——這恰恰是《花花萬物2》主動去“康熙”化的一個舉動。

最終《花花萬物2》選擇保留的,是大家記憶中蔡康永和小S犀利有趣的主持風格。這並不是請到兩位連袂主持就唾手可得的效果,而是需要從選角到節目設置、再到後期剪輯的多方配合。

“康熙”合體不是訪談好看的充分條件。早年間某些內地明星在《康熙來了》的無趣表現已經證明,不是所有藝人都有能力和“康熙”過招。想克服犀利台綜風格與保守內地藝人之間的不和諧感,需要在選角上慎之又慎。

《花花萬物2》至今播出4期,受訪主咖分別是鄭爽、郭麒麟、喬欣和楊迪,整體來看咖位不算很大,也沒帶著作品宣傳的任務。與其說是被採訪,更像是和兩位主持人共同奉獻了一場脫口秀。

張瑋鑫表示,節目組選擇藝人的首要標準就是有很強的語言輸出能力,這樣才能接住“康熙”炮轟式的提問和調侃。相聲演員郭麒麟、綜藝主持人楊迪都是符合這一條標準的受訪對象,他們也的確為節目貢獻了不少包袱。另一條標準,則是要有話題性:無論是像鄭爽、喬欣這樣自身近況具有話題性,還是對某一特定話題比如兩性情感的參與度高——這會讓“康熙”的犀利能夠有的放矢。

除此之外,節目組還為“康熙”準備了三把剖開藝人的“刀”。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固定的一把“刀”,就是每期節目的開家視頻。視頻中,助理主持奶茶來到明星家中探訪,發掘有趣、有故事的物品,然後拿到現場成為主持人“拷問”藝人的證物。

另外兩把刀的使用則會根據情況來靈活選用:一是會讓藝人帶著親友參加節目,營造舒適熟悉、沒有戒備的談話環境,也可以通過親友爆料撬開藝人的嘴——比如郭麒麟那一期也請到了德雲社相聲演員燒餅,楊迪則帶著媽媽和好友大左;二是會設立由媒體或者粉絲組成的嘉賓團,作為主持人的輔助。

《花花萬物2》嘉賓團和第一季MC團的最大區別是,第一季的綜藝咖是和受訪明星在同一個維度下討論問題,有專門的發言環節;而這一季的嘉賓團則只是幫助“康熙”進行訪問的工具。郭麒麟的粉絲會在臺上提到他唱《畫扇面》車禍現場的梗,於是主持人順勢cue郭麒麟重唱這段;而喬欣那一期的媒體人則類比記者會,針對她近期的緋聞進行提問。

在後期剪輯中,《花花萬物2》也會有意弱化嘉賓團的存在感,使其真正為訪談藝人服務。另一方面,張瑋鑫表示剪輯會保留“康熙”主持的節奏,儘量不去縮短或者撐長他們聊天的氣口。

這個時代還需要明星訪談長綜藝嗎?

關於《花花萬物》,有這樣兩個有趣的細節。

其中一個是張瑋鑫分享的,他提起觀眾對於第一季像廣告節目的吐槽:“因為我們有13席客戶,又不像真人秀除了主舞臺還有一些台下的場地。我們舞臺就這麼大,權益都擺不下。”真人秀可以將產品相對柔和地植入使用場景,這也是訪談節目很難做到的。

另一個細節是,《花花萬物2》第四期節目時發現了一些不和諧的彈幕,說楊迪總是搶大左的話、有心機……儘管這樣的評論並不占上風,也被彈幕裡的理智網友懟了回去,但這或許可以窺見一部分觀眾是多麼習慣于真人秀的觀看視角,總是忍不住去揣摩藝人之間甚至不存在的暗流洶湧。

的確,真人秀節目才是眼下綜藝市場的主流。“明星訪談”這個一聽就覺得寡淡的名號,在長綜領域還有什麼意義?

張瑋鑫說,“真人秀更多的是我通過你的行為和表現認識你這個人,但他沒有辦法讓一個人好好地坐在這兒去跟你聊,說我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一個訪談節目剛好能幫助藝人去完成這件事情,主動發聲。”相比真人秀記錄,藝人在訪談節目中的主控權更大。

《花花萬物2》既不是宣傳作品的通告型綜藝,也不走“藝術人生”式的追溯過往套路,張瑋鑫給節目功能的定位是給藝人立新人設。一方面,節目組會看被訪藝人此前的所有採訪和資料,力求在節目裡聊他從未公開的故事,保證節目內容的新鮮度;另一方面,其實藝人也有向公眾袒露新形象的訴求。例如鄭爽那一期,就通過她網購的實驗機械聊到了她在家裡做實驗,展現了此前大家所不瞭解的鄭爽。

除了真人秀,《花花萬物2》的另一個競爭對手應該是自媒體短視頻採訪。在傳統訪談節目幾乎銷聲匿跡的這些年,自媒體訪談欄目遍地開花。面對成本低、傳播快的短視頻採訪,用長綜藝去做同一件事的優勢是什麼?

張瑋鑫用“正統”去形容市面上短視頻採訪的內容,儘管它們的載體是新媒體。“比如都是什麼快問快答、或者是我給你出幾道“送命題”的那種流程。”而《花花萬物》的競爭力是自己獨特的節目模式和主持特色,“因為不會有任何 一檔短綜藝是通過開家、然後拿物品到現場去聊故事這種形式來呈現的。”

這其實是回到一種“節目至上”的內容邏輯,而不是短視頻採訪那種取悅藝人粉絲的資訊供應邏輯。短視頻通過選取當紅藝人來沖單期節目資料,每一期的觀眾可能都在大換血;而《花花萬物》則需要節目本身觀眾的留存和積累。

不過,即便是選擇了長綜藝的形式來做明星訪談,《花花萬物2》仍然不可能徹底無視短視頻的存在。“我們也把「魔爪」伸向這批短視頻的使用者。”張瑋鑫笑說。每期節目的錄製素材大約兩個小時,未剪正片的花絮會以短視頻的形式釋出;正片中的內容也會截取有話題性的片段,比如“楊迪媽媽談感情”、“大左吐槽的女藝人是誰”等,在微博、抖音等平臺進行傳播。

把具有成熟節目模式的長綜藝截短,放入短視頻的大海中,然後期待它能將使用者帶回長視頻這個主陣地,許多綜藝節目都正在這樣做。只不過,當《花花萬物2》截成短視頻,就和海量的短視頻訪談形成了更加正面的競爭。

《花花萬物2》的成功,是否只是“康熙”的成功?明星訪談類綜藝是否還有更多的可能性?這還需要市場慢慢給我們答案。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