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規政策 > 文化部召開「全國文化機關(構)主管會報」

期別:復刊第22期    發行日期:2017/10/15
文化部召開「全國文化機關(構)主管會報」
出處:文化部官網    日期:9/27/2017

 

文化部今927日在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召開106年度「全國文化機關(構)主管會報」,邀集各縣市政府文化局()首長、文化部主管暨附屬機關()首長參與,溝通與交流對文化治理的期待與落實。

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為落實部部都是文化部的理念,行政院設立文化會報做為文化事務協調的平台。甫上任的行政院長賴清德也將「文化臺灣」列為5大施政目標的首位,但文化政策需要地方的協力,文化部期待與各縣市文化機關建立夥伴關係,深化與地方之合作,建構由下而上的文化治理模式;同時也期許各縣市文化機關首長能努力突破文化局的疆界與視野,地方政府也能成立文化會報,使「局局都是文化局」。

會議首先報告「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計畫」。這項計畫主要是導入科技建構國家級文化記憶平台,推動民眾參與建構在地知識,促進行政機關、博物館典藏與在地知識內容數位化,並透過建立開放及授權機制,提供文化資料收、存、取、用,以建構臺灣文化DNA來支持創作取材的數位基礎建設。

鄭部長表示,過去數位建設缺乏在地原生內容的思考,僅講求技術與速度,但發展在地原生內容必須要有在地故事及文化元素,希望這個計畫能夠捲動更多民間在地知識的能量,形成根植在地的全民書寫運動,以推展地方學,並建立文化資料的開放與近用。

鄭麗君說,未來文化部將透過輔導團隊協助地方政府參與國家文化記憶庫,確保公有文化資材公共化,並透過資料連結,讓「國家文化記憶庫」成為共同大平台,和所有縣市政府的地方知識網絡形成一個巨大的臺灣文化記憶網絡,並對全世界呈現我們的面貌。

第二個報告議題為「文化體驗教育推動情形」。文化部正與教育部跨部會合作,文化部將建立區域資源中心及研發共創平台,由資源中心盤點區域內藝文團隊、藝術家、藝文場館等提供的文化資源,由共創平台集結有經驗的老師和藝文工作者,協助藝文機構及藝文團體研發專為學童規劃的體驗方案,在不增加學校老師及學生的負擔下,提供學生接觸及體驗的機會。

文化部說,106年先以本部兩個生活美學館所在地的新竹和臺南為試辦區域,107年擴大到全臺各區,初期將以電影、閱讀、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文化資產為試辦領域。文化部已與教育部建立起工作平臺,亦請各縣市政府開始思考區域內可以提供的文化體驗內容共同來推動。

第三個報告議題為「文化資產審議應注意事項說明」。因應新版文化資產保存法通過,文化部已經完成37項子法修法工作,強化文資審議及保護機制。面對社會殷切期盼政府積極進行文資保存的要求,鄭部長再次宣告,將在1年內積極籌辦「全國文化資產會議」;也將著手修訂《文化部文化資產審議會旁聽要點》,擴大審議程序公開旁聽範圍至「審議會進行決議前」,以及強化列冊追蹤的審查程序。

 文化部對於地方政府所承擔的文化資產保存的壓力,表示理解且感同身受,並鼓勵地方政府能仿照文化部刻正進行的組織調整方向,成立地方文資專責單位及專業服務中心,以增加文資專責人力。

本日會議並討論「街頭藝人證照制度變革」。由於目前各地方政府為管理場地並確保展演活動安全,多訂定「街頭藝人活動許可」規定,並辦理證照考試。

文化部表示,縣市政府現行由政府針對街頭藝人的表演技能進行考試給予証照的管理模式,有違藝術自主之原則,建議進行檢討。鄭部長籲請縣市政府考量藝文自主性,取消技能評比,建立以資格申請制,同時建立對於街道空間、時段、公共安全等替代性管理機制,亦可設立展演專區,並推行跨區合作認證,讓街頭藝人有充分展現才華及創作的空間。

對於會中各地方文化首長提供的建議及心得,例如文資專業人才的訓練、文化預算設定比例等,文化部將審慎評估融入施政五大主軸中。文化部也將鼓勵各縣市政府建立常態性公民文化論壇,瞭解地方的文化發展需求,並溝通文化部未來施政規劃,期以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帶動文化參與,厚植文化力,以共同打造臺灣新文化時代。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