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新聞 > 「開年戲」影響力走低

期別:第六期    發行日期:2013/02/15
「開年戲」影響力走低
出處:天廣影視《影視資訊快報》總第396期/《人民日報》    日期:2/4/2013
【大陸】

 

 

眼下,中央電視台2013年的「開年大戲」--《全家福》正在熱播。從1998年至今,電視劇「開年大戲」的概念已經從央視走向各大省級衛視,但與此同時,「開年大戲」在觀眾心中的地位和市場影響力卻逐漸式微。通過它,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電視劇正在面臨的一些困境。

 

一看熱度:從央視,到地方,影響力逐漸走低

 

1998年,中央電視台以一部《水滸傳》推出「開年大戲」的概念,之後《雍正王朝》、《漢武大帝》、《闖關東》、《走西口》等開年劇都創造了收視和口碑大豐收的盛況。央視的「開年大戲」由此成為中國電視劇藝術最高水準的代名詞,對許多電視觀眾來說,它是一年中最值得期待的電視劇作品,而對於整個電視劇製作和播出行業來說,央視的「開年大戲」則代表著整個行業的風向標,對未來一段時間的電視劇創作在思想、題材、風格、製作標準等方面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近幾年來,各大省級衛視相繼加入到「開年大戲」的競爭之中。以2013年為例,央視以一部反映時代變遷中家庭生活的《全家福》打出頭牌,各大省級衛視播出的《隋唐英雄》、《楚漢傳奇》、《天真遇到現實》、《利箭行動》、《平原烽火》等緊隨其後。

如果說較高的藝術性、觀賞性和製作水準是所有衛視「開年大戲」的共同標準,那麼央視則在這些共性之外更加突出地強調其播出的電視劇的思想含量。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各家衛視逐漸形成了風格鮮明的頻道定位。

這些風格定位在「開年大戲」劇作的選擇中體現得尤為突出。如湖南衛視主打青春劇、 宮廷劇、武俠劇,江蘇衛視主打家庭情感劇和年代傳奇劇,山東衛視則主打農村劇和諜戰劇等。這些風格上的分野,為觀眾的選擇提供了更加明確的導向性。

然而,近幾年來,觀眾對各大衛視「開年大戲」的期待值和關注度卻呈現出逐漸走低的趨勢。以央視為例,在人民日報《文教週刊》不久前進行的網友調查中不難發現,迄今為止觀眾最喜愛的「開年大戲」仍然是1998年播出的《水滸傳》、1999年播出的《雍正王朝》、2008年播出的《闖關東》及 2009年播出的《走西口》。從央視提供的收視率資料中也可以看出,《闖關東》和《走西口》曾經分別取得的8.18%9.6%的收視率,也是近年來的「開年大戲」難以望其項背的,而今年播出的《全家福》到目前為止的單日最高收視率也僅達到1.44%

這不僅是央視「開年大戲」的困境,也是許多省級衛視「開年大戲」的現狀,不管從單個頻道還是單部電視劇的收視資料同比或環比來看,總體都呈現出持平甚至下降的趨勢,這意味著「開年大戲」在行業和觀眾中的影響力都在逐漸減弱。業內人士表示,這種情況的出現固然一方面是由於電視市場格局變化、老百姓文化生活日益豐富造成的,而更不容忽視的一個原因則是電視劇整體品質不容樂觀。

 

二看品質:好劇少、價格高,搶劇就是一齣戲

 

雖然「開年大戲」的影響在社會上有所減弱,但對作為播出平台的電視台來說,作為「開年大戲」播出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播出平台的整體實力和市場定位,因此各大衛視仍然非常重視劇作的選擇。

近年來,中國始終以1.5萬集左右的產量位居世界電視劇第一生產大國,但在如此驚人的產量中,優秀劇作的數量並不多,這對於希望通過「優中選優」甄選「開年大戲」的各大衛視來說,無疑是嚴峻的現實。

「這樣一來,不論製作方還是播出方,都呈現出明顯的馬太效應。優質電視劇被各家衛視爭相搶購,甚至還沒開拍就已售罄;品質一般的電視劇則銷售慘澹,輾轉於各影視展仍無出路。」中央電視台電視劇中心專案部主任周亞平說。

現實面前,不少電視台不得不將「開年大戲」的遴選工作提前,有的甚至剛到年中就進入選劇狀態。但這仍不足以確保這項工作順利穩妥地進行。以央視為例,周亞平就表示,市場上的很多「開年大戲」候選作品早在兩年前就被央視納入視野,但往往因為在題材、機制等方面的諸多考量,最終未能在央視播出。

而對於大多數地方衛視來說,即使看中的劇作品質有所保證,但高價格卻成為影響選劇的絆腳石。在有限的優質資源裡進行激烈的爭奪,直接的後果便是優質電視劇價格被哄抬上漲。以2013年的兩部地方衛視「開年大戲」為例,《天真遇到現實》的售價高達每集350萬元人民幣,《楚漢傳奇》的售價也達到每集300萬元。

高價格給各大電視劇的經費帶來了巨大壓力。據瞭解,目前第一梯隊省級衛視的購劇資金已經占到了全中國總購劇資金的70%以上而一些本來就效益不佳、資金有限的電視台則根本不具備購買優質劇的實力,如此一來,市場上優質劇碼的首播權也基本被這些「大台」壟斷。一些衛視為了分擔購劇風險和資金壓力,不得不採取聯合幾家衛視購劇並同步播出的方式,目前這種方式已經成為業內常態。而面對地方衛視的購劇同盟策略,央視儘管從單頻道購劇價格上看仍然領先全 國,卻也越來越體會到資金上捉襟見肘的局促。

為了更好地打造品牌特色、有效控制優質資源,目前各大衛視紛紛加大了定制劇、自製劇的力度。

 

三看困境:產量大、演員貴,出個好劇不容易

 

為什麼如此高的電視劇產量,優質劇作卻供不應求?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必須搞清楚的是觀眾究竟愛看什麼樣的電視劇。

央視第六次全國電視觀眾抽樣調查顯示,電視劇的所有要素中,情節和題材是觀眾最為關注的,演員和導演的因素則分別位列第三和第七。而目前整個行業卻出現了嚴重的權重倒置現象,「決定電視劇價格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題材和情節,而是演員,這是非常不合理的。」周亞平說。

據瞭解,目前演員價格過高已經成為電視劇生產製作行業和各大播出平台關注的焦點,不少業內人士指出,電視劇的成本大部分都花在請演員上,一線演員出演一集電視劇的費用就高達50多萬元,正是演員價格過高直接導致了電視劇價格瘋漲。「電視劇產量大,好演員數量有限,對優質資源的爭奪導致演員價格上 漲,而演員價格上漲又導致大多數劇組用不起好演員,從而無法保證電視劇的品質。這個惡性循環的根本還是在於電視劇產量過高、行業泡沫太大。」

另一方面,早在兩年前,廣電總局電視劇司相關負責人就曾表示,中國的電視劇已經發展到了必須從數量增長向品質提升轉變的重要關頭。據瞭解,目前每年生產的1.5萬集電視劇中,衛視的消化量大概是60008000集,也就是說,將近產量一半的電視劇無法在優質平台播出,有的電視劇甚至無法在任何平台播出。但即使這樣,仍然不斷有人加入電視劇生產製作行業。

針對這一問題,一位業內人士提出了目前電視劇生產「產能過剩」的觀點。「拍電視劇的門檻很低,只要你能籌來一點錢就能拍;另一方面,國內大大小 小的電視台也太多,尤其網路發展起來以後,播出平台就更多了,東邊不亮西邊亮,只要品質不是太差的產品總能賣出去,只要賣出去就給人無限誘惑。這兩方面 因素讓很多人帶著投機心理盲目進入這個行業。」

他表示,過高的產量在一定程度上攤薄了電視劇的創造力,在資本的追逐下,不少創作人員為了儘快賺錢急於寫劇,浮躁的心態導致創作被資本綁架,優秀電視劇的數量越來越少。「再優秀的編劇,一年創作一部劇和一年創作四五部劇,作品的品質肯定是不一樣的!雖然目前國內電視劇的製作水準已經跟發達國家不相上下,但創造力卻在降低,而這恰恰是制約整個產業發展的癥結所在。」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