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新聞 > 2022《斯文江南》 東方衛視文化情懷與砥礪前行

期別:復刊第69期    發行日期:2022/01/15
2022《斯文江南》 東方衛視文化情懷與砥礪前行
出處:    日期:1/15/2022

 

【大陸】

 

2022年伊始,東方衛視推出了開年首檔原創文化雅集節目《斯文江南》,為觀眾帶來文化清新之感,節目以“古今結合”的形式驚喜亮相,點燃了觀眾的文化記憶和收視熱情,同時也獲得了不錯的口碑認可。

具體來說,該節目聚焦五大江南文化地標,邀請演藝名家、文化學者,重訪文化名家的經典文本,結合現代戲劇的“圍讀”和中國傳統吟誦,致敬中國文化英雄,帶領觀眾共赴五大江南文化場域。節目邀請表演藝術家焦晃先生作為召集人出演先導片,首期到訪浙江紹興,再現四位紹興文化名人即,王陽明、陸遊、魯迅和王羲之,分別由著名演員鮑國安、茅威濤、郝平和李澤鋒擔任“演讀人”進行超時空對話演繹。此外,文化學者止庵、黃曉丹,主持人曹可凡,他們共同展開了一場奇妙有趣的經典圍讀會,也讓觀眾對於紹興文化歷史的理解也增添了幾分深度和廣度。

獨闢蹊徑找准文化類節目新突破口,大膽採用“複調式”敘事結構

坦白的說,做好文化類節目的創新顯然更難,此前文化類節目的主題形式大都包羅萬象,儘量濃縮或囊括更多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和經典作品,所以給人的感覺是大而全,但不會特別精細聚焦。為什麼說《斯文江南》找到了一個有效的創新突破口呢?它放棄了大而全,瞄準小而美但卻能夠以點帶面的“江南”文化和經典,並以此輻射中國傳統文化和儀式意義。所以,從主題設定的創新維度來看,《斯文江南》著實給觀眾和行業帶來了新穎的創作視角和垂態文化展示。

不僅如此,在觀看完首期節目之後意外發現,《斯文江南》的名稱透露出三層含義,其一便是如字面展示,凸顯江南的底蘊斯文;其二,可以理解為這裡是江南文化的精細化呈現;其三,彰顯出創作團隊的小心思,這無疑是一個系列化創作之路,從江南篇之後再進行其他主題延展創新。

《斯文江南》總策劃、南瓜視業總裁向陽透露,節目的創作初心是相信文字的力量。南瓜視業隸屬南方週末,是《斯文江南》原創研發團隊並負責編劇工作。在創作過程中團隊秉持著“文字是中國斯文的最核心載體”的理念。文字與文字之間,先賢與先賢之間,會產生同代、隔代的唱和。經典文字所承載的,不僅有文辭之美,有生命美學的燦爛,有文明的核心密碼,有文化的永恆基因。

從首播節目來看,在敘事節奏、環節呈現等方面,創作團隊也進行了“新意化”的精良呈現。每期均設定兩大主題章節,以一本書的形式進行串聯,章節內更細分為“演讀”與“圍談”兩個版塊,重要的是,兩者之間還創新採用了“複調式”敘事結構,即橫向敘事和縱向敘事兩條線索,獨立又關聯地共同講述江南文化的名人作品和歷史發展脈絡。

一方面,沉浸式超時空“演讀”的縱向歷史敘事,與名人相關的經典作品、歷史事件經由演技精湛的“演讀嘉賓”進行演繹,他們站在對應歷史人物的視角上,無論是在臺詞功底、情感表達,亦或是與道具、年代感、文化感等方面的渾然天成,無不讓觀眾聽得進、看得懂、入得腦、走得心。更重要的是,在超時空對話中,觀眾能夠感同身受“演讀人”真摯情感的流露,諸如李澤鋒演繹的飄逸灑脫的王羲之,字如其人,一場豪邁磅礴的書法之舞,讓人印象頗深;鮑國安老師飾演的王陽明,呈現出更多心學之外的書法成就和育兒理念,著實新穎有趣。此外,演員郝平所塑造的魯迅,更添幾分人父的愛子之情。不得不說,由此反觀,觀眾便能自我沉浸代入,使得主觀自我得到榜樣示範,從中獲益良多。

縱觀首期節目嘉賓們帶來的精彩表現,不得不說導演組在選擇嘉賓上確實眼光精准。東方衛視番茄匠工作室、《斯文江南》執行製片人汪甜盈表示,對於邀約嘉賓的期望是,他們需要對經典文本好奇、喜愛,最好有一定基礎。這樣在“共同圍讀”的氛圍中,才能去感受文本的魅力,在頗有設計感的“演讀”中對文本有全新的體悟。其實,包括導演組也是在製作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和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而這也是一個製作組和嘉賓共同成長的節目。

另一方面,現實空間演播室“圍談共話”的橫向敘事,演員嘉賓、文化學者、主持人,他們身處同一個時空,共赴一場“文化圍談”之旅,對於平行超時空的縱向敘事也會進行關聯和深入闡釋,從而強化了歷史與現實相互聯動的複式敘事結構。實際上,在圍談環節,更多彰顯出大家觀點的碰撞與激發,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精神更新”。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學者黃曉丹老師從專業解讀,歷史悠久、文化繁榮的紹興,其實它也是中國東南非常重要的文化重鎮。此外,古代字、畫、詩之間的審美都是互通的,彼此關聯緊密。另外,江南的美學意境和北方的大山大河美學意境有著明顯的區別,而古人到了江南,一馬平川,其審美的眼睛也開始慢慢打開了。學者止庵老師表達出,自我教育成就了魯迅和王陽明,他們對於孩子的教育,採取的是一種自由輕鬆的方式,希望孩子自己可以找到合適自身發展的道路。

對於人和字的探討,漢字的書寫,最終實現的是字和人的統一,看字識人,也便是源於此處,甚至在節目中呼應當下的成人和小朋友可以通過練習書法,獲得更多的文化審美和品格塑造。對於育兒方面,鮑國安老師通過演讀王陽明的《訓蒙大意》後,深刻感受到育兒應該尊重兒童,順勢而行。演員郝平則在現場通過魯迅先生《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答客誚》等文章,表達出良好的親子關係應該是愛和做彼此好友,而不是所謂的施恩。

據悉,節目首站是紹興,之後還有蘇州、上海、宣城和杭州等中國文化的交匯地。而之所以選擇這些地點,向陽表示,文字的背後,其實有著文學地理學或者說文化地理學。這些文化繁盛之地,讓人生於斯,長於斯,流連與斯,諸多文化先賢和恒久的文化精神,都賦予這些江南城市不同的意義和美感。

圖片展現唯美細節,拿捏觀眾審美喜好平衡文化科普和進階文化的融合點

做一檔觀眾喜愛,特別是年輕觀眾喜愛的文化節目,不僅需要內容層面的豐富性,在高顏值展現上,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上,《斯文江南》的創作團隊顯然深諳此理,通過一系列的藝術拍攝手法,唯美的場景佈置,細節的鏡頭捕捉,將年輕觀眾的審美喜好拿捏到位,一方面,在視覺審美上,獲得觀眾的高接受度。另一方面,也打通了文化經典作品和現實生活之間的空間距離感,拉近了傳統文化與當代年輕人的認知距離,消除了經典文化與觀眾審美的隔閡,也讓節目之外的“我們”實現了從“身份認同”到“價值互動”再到“情感共鳴”。

你可以發現,節目一開始的片頭進入,無論是唯美的文案,還是如一幀幀國風電影的畫面,將大家的目光瞬間鎖定,共同欣賞一次文化美學之旅。

在演播室佈景上,無論是曲水流觴、一輪圓月、亭臺樓閣的道具設計還是嘉賓們落英繽紛般的落座位置,亦或是古風書法舞蹈的唯美再現等等,都給觀眾留下了足夠深刻的印象和記憶點。實際上,之所以可以做到如此精美的視覺呈現,節目組在背後付出了很多努力。“開播已是隆冬,同時也不能放鬆防疫,最終我們決定在棚內完成‘實景搭建’。也就是說,節目組在室內設計、搭建了一座‘斯文江南園林’,這既加強了實景感,又做到了‘去舞臺化’。置身其中,仿佛是在江南園林的月色中,與三五好友雅集,暢敘幽情。”汪甜盈如是說。

另外,“為了追求極致的視覺呈現,在圍讀環境的拍攝上,我們導演組捨棄了傳統的電視訊道影像採集設備,全部採用了德國ARRI的電影級別攝影機。在演繹段落的拍攝上,我們也達到了TVC製作級別,每一個鏡頭都精挑細選和分鏡設計,才會有《筆勢論》這樣的段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戲劇舞臺上的還原式演繹,在《斯文江南》節目裡的嘉賓們,在扮相上,並沒有濃厚的“影視角色感”,而採取輕扮或者不扮,目的是突出“誦讀”經典作品的核心要義,這也既保留了演讀者的本我特色,又能代入還原歷史人物的他我,綜合表現出豐富情緒和創作背景。

不僅如此,《斯文江南》更重要的一點創新在於,平衡了節目的大眾科普性和進階版文化延展,你可以在節目中看到熟悉的文化名人和他們的作品,諸如王羲之《蘭亭集序》,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王陽明《示憲兒》等。同時,你也可以進階深入學習到作品背後的文化嬗變和人文背景、美學話題等等,諸如王羲之在《筆勢論》以兵矛比喻書法,王陽明的書法與心學、魯迅先生超前的育兒理念等等。所以說,這檔節目的受眾範圍更為廣闊,大家都可以在其中“各取所需”,或是學習文化知識,或是從中汲取新鮮觀點,甚至與嘉賓隔空對談和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說演讀是古人視角下的史實再現,圍談更多是當下視角下的理解闡釋,而文化底蘊深厚、訪談節目經驗豐富的主持人曹可凡,在節目中擔當著推動敘事節奏和延展主題的重要角色,並巧妙串聯起整個敘事指引,可以看出節目組在選擇主持人上,足見也是花了一番心思。

圖片彰顯主流衛視的使命責任與文化擔當 堅定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

在新的媒體競爭格局下,衛視主流平臺更應該認清自身的定位和調性,尤其是堅定觀眾對於平臺的喜愛,而深耕優秀的精神文化的作品,一方面是,凸顯出主流衛視的責任和擔當,另一方面,優質的內容也會獲得大眾的支持和認可,而這是一個良性的媒體循環生態。

汪甜盈回憶道,“節目開錄當天,在錄製園區,同時有三個棚開工。主棚(圍談圍讀)、黑匣子(演讀演繹)、投影棚(超時空對話),這在之前的節目錄製經驗中是非常少見的。尤其是作為一個文化類節目,人們通常會用小體量小製作來誤讀文化節目。事實上,台裡對於這檔節目的製作都投入了非常大的設計與心力。”

所以說,2022年東方衛視開年優質文化節目《斯文江南》,在內容的挖掘和呈現上,向文化致敬、向經典致敬、向英雄致敬,通過“演讀+圍談”的雙敘述方式,生動詮釋了江南文學經典中的歷史精神和智慧,讓記憶久遠、深沉厚重的優秀傳統文化脈絡精神,在新時代得以立體鮮活、生動別致的再現。

隨著新傳播時代的到來,打造主流衛視媒體的矩陣形態,顯得尤為必要且必須,而東方衛視憑藉打通優質“人文”內容矩陣的嘗試,無疑也為其謀求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保障和架構支撐。為了更好地滿足受眾需求,更加積極地履行創新引擎的角色,主流衛視平臺以什麼樣的觀念與路徑實現從量變到質變,探索高品質的發展途徑,顯然關乎中國電視文化責任與品格的重要命題,而東方衛視在內容層面上的不斷努力創新嘗試,顯然已經邁出了重要一步,電視平臺的未來可期。

不難發現,採用複調式敘事,聚焦歷史人物的情感觀照,凸顯時代的創新融合,《斯文江南》用新立意、新表達講好新時代下的經典與文化的故事,確實是一檔時間厚度、思想深度與情懷溫度兼備的優秀電視文化節目,彰顯了主流省級衛視在文化類節目製作上的影響力、創新力以及生命力,在守正創新的內容創作實踐中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再發展。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