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新聞 > 紀錄片《中國》登陸湖南衛視壓軸熱映

期別:復刊第56期    發行日期:2020/12/15
紀錄片《中國》登陸湖南衛視壓軸熱映
出處:主編溫靜    日期:12/15/2020

 

【大陸】

 

 

作為湖南衛視的年度壓軸作品,紀錄片《中國》上線僅3天,其微博話題#紀錄片中國#閱讀量已超過2.8億,討論12.5萬,數以萬計的網友在彈幕留下了“這畫面質感愛了”“天呐好震撼”“看起來很舒服,色調和文化交融的享受”等評論,成功掀起了新一輪的紀錄片熱潮。

  為什麼會是《中國》?為什麼一部回溯中華文化淵源的紀錄片,能夠在“美”的追尋中讓充滿“中國”況味的故事不再懸浮於空中,而是找到一片可以紮根的沃土,進而綻放出一抹文化亮色?為解開上述謎題,傳媒內參獨家對話《中國》總導演李東珅,共同探尋這部品質上乘的作品背後,究竟隱含著怎樣的制勝邏輯。

匠心班底在歷史長河與藝術間尋求臨界點 升級歷史類紀錄片新範式

 一部能稱之為“美”的紀錄片作品,往往需要更多的出彩之處,但其本質上必須要在三個層面做出突破:一是如何在事實的梳理中,讓故事脈絡和敘事呈現出骨相之美;二是如何在畫面、配樂等方面為紀錄片錦上添花,釋放其皮相之美;三是如何在紀錄片的精神內核和文化底蘊層面散發其更為高級的神韻之美。

《中國》由《河西走廊》製片人李東珅、總撰稿鄧建永,以及《大國崛起》執行總導演周豔連袂打造,從籌備到完成耗費了將近五年的時間。毫無疑問,通過匠心班底的全新打造,這部作品已經讓上述三方面的渾然一體具備了某種可能性,也更有利於在三者和諧統一的基礎上烙下屬于自己的獨有風格。

華夏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在這條歷史的大河中,千年的時間跨度內曾湧現出太多大事件和英雄人物。在一部紀錄片中,要把幾千年的中國歷史娓娓道來,且能讓觀眾始終沉浸于歷史之中,使其兼具藝術性與真實性,顯然不是一件易事。在李東珅看來,《中國》承載了主創再現歷史、傳承文化的使命感和宏大願景,而這也意味著通過影像去書寫歷史,是比用文字單純呈現歷史更複雜、多變的一項艱巨任務,因為它還必須符合影視創作的基本規律。

為此,節目組邀請了中國八位不同領域的歷史學專家坐鎮紀錄片《中國》,將每個重大歷史時期的節點,與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全景相承,對歷史進行梳理,讓《中國》不僅具備了歷史嚴謹性的保障,更飽含了史學家對歷史的一份溫情和敬意。而這樣的操作方法,也讓作品本身不僅能帶給觀眾必需的視聽感官享受,且能納入到歷史學研究的範疇內。這份初心和創作原則,也是為什麼很多觀眾都在彈幕上留言“我是來學歷史”的內在原因。

在創作上,《中國》用看似克制的表達,挖掘出平靜背後波瀾壯闊的風雲變化。在李東珅看來,“歷史的紀錄片需要講故事,但又不能僅僅講故事,你需要加入很多精准的評價和思考”,在思想上、審美上引領一種類型,甚至是一種思潮。為此,《中國》還專門邀請到周濤與何炅兩位情緒飽滿的男女聲分別完成,其中周濤的加盟也讓《中國》成為首個採用女聲配音的歷史紀錄片。

 

此外,視覺總監、攝影指導羅攀對畫面的雕刻,王家衛御用配樂師——日本音樂家梅林茂,以及國著名作曲家徐鯉攜手打造的配樂,也在故事推進的每個情緒點上為畫面、音樂提供了更多的加持,讓《中國》擁有了如洪鐘一般撞擊觀眾內心的震撼效果。

影像的極致呈現與音樂的極致表達 造就電影級別視聽美學

看《中國》的觀眾都會感歎,高級的紀錄片就是能讓人在一開場就有“高級”的感覺。

 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當陽光透過樹梢灑滿林間,儒家代表孔子和道家代表老子于洛陽城外相會,完成了二人間的最後一次交談。幾組遠景與近景的切換,完全沒有特寫,幾乎都是在冷靜的、安靜的環境裡,隨著一幅畫一幅畫的更迭,作品就這樣引領著觀眾共同穿越過千年的迷霧,去重新探究中國歷史上最具象徵意義的一次會面。唯美且古韻十足的畫面,再結合扎實、豐厚的故事內核,那不急不緩的敘述方式,可以說從一開場就奠定了整部作品的審美基調。

“紀錄片現在需要一套新的美學支撐,它的美學表達,跟劇情片、電視劇、電影是不一樣的,它理應是一套另外的美學體系。”正如李東珅追求的那樣,引入最新製作技術的《中國》全片以50格完成拍攝,比正常速度慢一倍的畫面,也更方便把所有人的行為、儀式感作進一步的強化。

在視覺總監、攝影指導羅攀的打磨下,《中國》打通了紀錄片與影視劇的視聽語言壁壘,以一種有餘韻、有留白的呈現方式,引導觀眾去調動自己的感受力,甚至用不真實的場景拍出了更好的真實感。在第一集中展現孔子周遊列國時,羅攀沒有具體呈現孔子出入各個國家城池的畫面,而是融匯寫實與象徵手法,用一堵高牆象徵一座城池。在“陳蔡七日之圍”的情節中也一改劇情片的拍攝方法,用孔子和弟子被圍困時那種沮喪與焦慮的狀態代替了雙方的衝突、衝撞、爭鬥的場面,這種寫意的手法不僅讓該片更顯靈韻和詩意,也建立起極為鮮明且自成一派的美學風格。

8k超高清畫質的技術呈現下,一段段國人耳熟能詳的歷史文化事件,已不再是文學作品中的那些固定樣式,也不再如博物館中老舊的器物般死氣沉沉,而是具象化地變成了每一套服飾、每一個道具、每一處禮儀,在每個人的神情面貌甚至是一磚一瓦中都得到了精准的體現。這種匠心打磨已經不只是單純的講究,而是要把中國人自古有之的精神風貌和世代傳承的不屈風骨,可感可觸地帶到觀眾眼前,也讓一部類型化的作品在藝術品質上擁有了更多的質感和可能性。

在配樂層面,由鼓點與弦樂結合的序曲與主旋律,伴隨著各個朝代歷史人物的依次出場,令人屏息以待。當述說古人心境、時代情懷的古箏響起,古典風格的色調、頂級的構圖與光影、恢弘大氣的音樂,不僅構成了情緒與節奏的緩衝,也具有了更打動人心的力量,搭配全景聲前沿技術的運用,也更有助於加深觀眾的沉浸感,在觀看時仿佛置身於真實的歷史事件中,擁有了穿越千年歷史且身在其中的一份真實體驗。

以正史為藍本的光影再現 締造對歷史文化的詩意表達

對創作者而言,如何讓中國五千年來的文明演變和朝代更迭,以一種更為跌宕起伏的面貌深入觀眾心中,讓那些原本只出現在書本中的、猶如高山仰止般的歷史人物,在跨越時間的阻隔後真正進入到大眾的視野當中,以一部紀錄片的方式對其進行提煉與濃縮,直至打造出一個不負期待的全新作品,這不僅是最大的挑戰,也是《中國》有意實現突破的核心環節。

除了視聽層面,《中國》的敘事同樣擔得起“極致”二字。作品細緻地梳理了五千年來波瀾壯闊的中國歷史,將其以斷代史的方式呈現于三季的篇幅中。其中第一季跨越了從春秋到盛唐的千年時間,採用以思想和制度的發展為主線的結構方式,挖掘每朝每代中對當下中國仍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在12集的篇幅中,不僅有推動社會變革的大人物,更不乏一葉知秋式的平民視角和個體表述,通過這些人物的故事和命運,讓今人能更具象地接近那些久遠的過去。這無疑考驗著創作者對框架、格局的把控能力和調度實力。

在具體呈現上,《中國》一改歷史類紀錄片文獻和口述的表現形式,用立體的影像方式和近乎電影化的手法,去再現一個個歷史場景,運用豐富的電影語言、扎實的表演、極致的走位和鏡頭調度,讓娓娓道來的幾千年歷史變得更值得玩味。

在風格上,《中國》的大開大合,一方面承續了歷史類紀錄片在傳統與現代、歷史與當下、國內與國際等多重視野中展開闡述的那種特有的縱橫捭闔感;另一方面也用小人物的個體表述,讓故事在生活的映襯中充實其真實的厚度,以更貼近觀眾的現實視角,使其在情感共鳴中承載不一樣的傳奇故事,無杜撰、不戲說,帶領觀眾沉浸于歷史之中。

《中國》在解說層面的另一重創新,在於其不僅僅是採用了女聲配音,為原本厚重感十足的歷史增加了些許的溫暖線條,更在流程上採用解說詞去推動畫面的方式。在李東珅看來,這是對當下普遍採用的以畫面來解釋解說詞方式的一種大膽顛覆。在文本創作上,《中國》經歷的五個階段最終呈現出的是影像邏輯與文本邏輯間的協調互補,也基本實現了創作團隊所追求的理性與感性交織的一種更為詩意化的敘事效果。

據悉,接下來《中國》還會推出一系列的配音版本,不僅邀請眾多藝人擔任配音工作,甚至連觀眾也可以參與其中,讓觀眾體會歷史並沒有印象中的那麼嚴肅,每個人心目中都可以有自己對歷史的理解和呈現方式。

以平臺擔當賦予紀錄片以價值尊嚴 釋放盪氣迴腸的文化影響力

在作品的呈現方式和價值追求上,《中國》無疑是美的。這種“美”的內在核心,就是對家國概念的一次詩意表達,是宣導對國家對民族的一份熱愛,中國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節歷史都有這種“美”的存在。而作為一部紀錄片的《中國》,正是通過對孔子、孟子、莊子、嬴政、劉徹等歷史人物的呈現,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所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就是一個故事在其精神層面的核心指向,這些沸騰的生命力、強大的精神力量,正是觀眾實現其精神成長的一種指引。

正如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廣播電視臺)董事長張華立所說的那樣:“在《中國》裡,其中的人物已經成為歷史長河中的星辰,而在現實中國,他們可以是每一個人。”《中國》演繹了一個時代的記憶座標,讓生活在不同時期的人們都能從各自的當代文化中感知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和魅力,也讓文化自信有了更堅實的時代根基。

在紀錄片《中國》的身上,不僅可以看到一個有責任擔當的平臺應現實之需、與時代同行,不斷創作出優秀作品的不懈努力,也能感受到為培育和增強文化自信提供不竭動力的一份敢作敢為,這何嘗不是《中國》展現出的另一重“美”?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