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新聞 > 綜藝市場瞬息萬變 製作團隊如何創新改變?

期別:復刊第54期    發行日期:2020/10/15
綜藝市場瞬息萬變 製作團隊如何創新改變?
出處:主編溫靜    日期:10/16/2020

 

【大陸】

 

   2013年開始,中國綜藝市場迅速擴張,湧現出一大批明星製作人或團隊,成為收視和熱度保障。隨著綜藝市場向垂直細分化過渡,觀眾對節目的要求不斷提高,製作人們開始面臨深耕某一品類還是全品類兼收的選擇,但無一例外,他們都在嘗試創新和改變,尋找最適合自己和團隊的發展路徑,岑俊義就是其中之一。從浙江衛視的《爸爸回來了》《奔跑吧兄弟》,到離職創業後的《單身戰爭》《中國有嘻哈》《這就是歌唱·對唱季》,一直到最近的《明日之子樂團季》,並創立上海少年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同時,他根據團隊成員自身優勢,進行了垂直化、專業化的劃分,最終形成分別側重綜藝編劇的欣喜編劇工作室、真人秀全案製作的范雯工作室、影綜聯動的孫峻峰工作室、創新品類視頻產品的童屹峰工作室這四大團隊,以應對市場的變化。

在《明日之子樂團季》收官之際,特邀總編劇岑俊義,談談時隔《中國有嘻哈》三年,再次擔任頭部網綜編劇的新感受,聊聊身兼編劇、導演、製片人、“少年感文化科技”創始人多職的新思考,或將成為當下綜藝團隊規劃“進擊”路徑的新案例。

基於節目個性化創作為落腳點 涵蓋導演、編劇、製片人等多重思維

近幾年,綜藝市場變化反覆運算速度加快,複製性的創作經驗和方法論顯然無法適應市場,如何讀懂年輕人,並將年輕人的審美喜好變化結合經驗融於作品中,生成不斷更新的方法論,是製作人們不斷探索的方向。在岑俊義看來,評判一檔節目是否成功的標準有三個:是否推出新人或有嘉賓出圈、是否有作品或“新梗”留下、各維度數據是否出圈。

以最新播出作品《明日之子樂團季》為例,岑俊義作為特邀總編劇、公司旗下欣喜編劇工作室作為主創團隊為推動節目實現以上三大標準的目標,在涵蓋導演、編劇、製片人等多重創作思維之中側重以下三點:

第一,故事講述框架的預先搭建。“我們每做一個節目,都會預想要講一個怎樣的大故事,或者是觀眾看完後感受到一個怎樣的故事。”故事講述框架的搭建成為岑俊義及其團隊欣喜編劇工作室首要任務,“在與導演組和平臺製片人共同進行節目策劃時,經過充分討論和追根溯源後,發現大部分人最開始玩樂隊是在校園之中,同時那段時期的青少年們正好契合樂隊‘燃’‘炸’的特質,最終形成熱血高校的主題。主題確定後,根據樂隊組合和節目性質,分為了‘找到你、在一起、走下去’這三大階段和故事框架。”

但最終節目呈現不是編劇能決定的,“編劇不能決定節目的走向,只是進行合理引導。2017年,《中國有嘻哈》上演了選手退賽、信棄演的抓馬劇情,而2020年《明日之子樂團季》的抓馬劇情升級,人氣第一的樂團差點就地解散。因此,編劇基於這些現場情況要不斷進行內容調整。”

第二,人物塑造聚焦個人亮點。由於主題和故事框架的創新性,岑俊義及其團隊欣喜編劇工作室將節目鏡頭聚焦個性選手,讓選手們手握選擇權,從而使得胡宇桐、田鴻傑等新生代藝人的特質放大突出,備受網友熱議。同時,岑俊義認為這也是一個難點,“不同於《中國有嘻哈》等以往作品,以及其他垂類作品,我們定調在偶像樂隊養成,這些選手就像音樂原石,需要開發和打磨,所以人物塑造的重心在挖掘與放大個人亮點之上,這和以往的編劇思維是不同的。”

第三,情感表達引發共鳴與精神內核的深入貫徹。“在校園之中,找到合適的夥伴並一起走下去本身就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在岑俊義及其團隊欣喜編劇工作室和導演組以及騰訊製片人的充分討論後,確定了“找夥伴”的搭檔邀請設置、課桌座位等場景設計,使得節目不再強調一人的萬丈光芒,而是塑造出團戰概念,形成熱血的明日高校,這種具有“漫感”情感表達與“熱血團魂”的精神內核戳中了愈加年輕化的受眾群體,從而在社交平臺上形成較大的聲量。

落腳到這些新思考和新探索,同樣在少年感團隊新作品《親愛的小課桌》中得以實踐證實。作為垂直類節目創作的案例之一,范雯工作室在打造這檔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中,故事講述遵循日常生活邏輯,選擇課後託管班為主場景;在人物塑造上,在前期大量調研的基礎上進行“樣本”選擇,對素人孩子將會出現的問題和態度等做出預案;在情感表達上,節目為追求強代入感和沉浸感的氛圍,在錄製方式上選擇近20天的不間斷錄製,使得嘉賓與孩子的感情更加深厚,觀點表達和教育理念也更加清晰。

對此,岑俊義也評價道:“范雯是和我一起做《奔跑吧兄弟》《爸爸回來了》等節目的核心成員,《親愛的小課桌》作為其獨立操刀的第一檔全案節目,在內容創作的品質上值得肯定。”

 “裂變”後的獨當一面 探索專業化、創新性製作團隊出路

對於內容製作而言,優秀的創作團隊是加持優質節目的重要砝碼。而在綜藝行業整體向垂直化內容發展的背景下,團隊整體的能量總值已經不是決定性因素,在垂直領域中的能量密度值才是關鍵。

少年感團隊不僅在多領域不斷擴張,也不斷向專業化、垂直化的方向深耕。在踐行著“創新與品質”的作品創作之中,岑俊義更看重各個工作室負責人及團隊的成長和發展,這也順應了行業發展之勢。

 “無論內容如何變化,少年感依舊以扶持人才跟培養人才為最核心的目標。”圍繞人才培養,公司在岑俊義團隊的基礎上,裂變成四大工作室,分別為范雯工作室、欣喜編劇工作室、童屹峰工作室、孫峻峰工作室。同時,岑俊義還基於四大工作室負責人及核心成員的優勢,“不僅在內容、題材上進行不斷創新,還佈局了影綜聯動的紀實綜藝、互動綜藝等新形式的內容創作,類型垂直多元”

首先來看岑俊義團隊優勢的內容領域,也就是戶外真人秀的全案製作業務。作為岑俊義在創作《爸爸回來了》《奔跑吧兄弟》等節目中的核心成員,范雯、時明明等組成的范雯工作室成為這個版塊的主要“操刀者”,隨後製作出《單身戰爭》《這就是歌唱·對唱季》《親愛的小課桌》等作品。在岑俊義看來,范雯工作室的內容創作已經較為成熟,目前正在向不同垂類節目創作進行挑戰,《親愛的小課桌》就是一次成功的開局。

而欣喜編劇工作室主要側重綜藝真人秀編劇業務,更是岑俊義團隊的強項領域,“綜藝編劇行業的優勢地位要不斷鞏固,未來這個版塊也將成為佈局重點。”他直言編劇團隊中實力最強的幾位成員都在欣喜編劇工作室,包括李紫薇、鄒瑩、范振義等,兩大頭部綜藝《中國有嘻哈》第一季、《明日之子·樂團季》也出自此團隊之手。

其次來看創新領域,童屹峰工作室定位為研發創新型品類視頻產品的導演工作室,核心成員包括童屹峰、魯春子、劉媛媛等,目前正在研發互動、短綜等新品類綜藝真人秀。“互動綜藝屬於一個全新領域,我和團隊會將以往節目的經驗和互動技術結合進行探討,目前處於嘗試和摸索的階段。”此外,在短綜、微綜方面童屹峰工作室也在積極籌備中,以5-10分鐘的體量,打造綜藝與短視頻結合的新形態內容。

孫峻峰工作室則以探索電影和綜藝的聯動為方向,核心成員包括孫峻峰、何睦、崔譯友等,目前已推出的作品有《我和我的家鄉》電影幕後紀實節目,待播作品有張藝謀導演作品《懸崖之上》紀實綜藝。

對於此類影綜聯動的內容領域,岑俊義表示難點在於“如何在電影拍攝過程中、在零散的素材裡架構新故事,做出有新意的綜藝節目。”雖然團隊還在摸索,但從已播出的節目效果來看,“《我和我的家鄉》電影幕後紀實節目第一期到現在播放量已經超過400萬,預計上映後五期節目總播放量可突破2000萬。”

圍繞頭部人才構建起的工作室機制,意在激發人才活力、盤活機構生產力。在四大工作室內容協調與資源配置上,岑俊義坦言各個工作室並不是均衡的,而是“在鞏固與擴大綜藝編劇業務的強項和優勢上,探索新領域,從而推動團隊全面又垂直地向專業化、工業化、流程化創作發展”。在“同題競爭”的激烈廝殺之下,如何以差異化戰略尋找突破點讓內容脫穎而出,岑俊義團隊或許用主次分明、類型明晰的工作室佈局給出答案。

內容表達和技術延展形成互補迴圈 初步向工業化平臺邁進

岑俊義團隊基於不同賽道優勢,持續深耕細分領域,已經逐漸形成了兼具個性和共性的體系化創作風格。但隨著綜藝製作的門檻較前兩年不斷抬升,資源、市場向大中型公司、明星製作人團隊傾斜,常規類節目以及腰部、尾部公司、團隊正在加速淘汰。在此背景下,岑俊義對個人轉型與公司發展也有著長遠的考量。

2016年離開浙江衛視後,岑俊義基於深耕內容的不變原則,首先在實踐過程中瞭解各種節目內容形態,嘗試未知類型內容製作。在其積累經驗的過程中,多個節目獲得現象級的關注,包括首次將“戀愛交友”、“真人秀”和“生存遊戲”相結合的《單身戰爭》,總播放量突破17億;作為優酷探索大型音樂綜藝第一步的《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總播放量突破10億,給2018年的暑假帶來了一波音樂熱潮;以及小眾領域的《中國有嘻哈》第一季,總播放量達26.8億,微博主話題#中國有嘻哈#閱讀量高達78.8億,相關話題霸佔微博熱搜榜超過300次,是對日益崛起的青年文化的一次充分挖掘等。

隨後根據團隊核心成員的個人優勢細分成四大工作室,在四大工作室建立起較為明確的創作方向並逐步走向正軌後,岑俊義又將工作重心放在了“製片人”這一身份之上。對於這種轉變,岑俊義表示:“現在各個團隊創作項目已經非常專業,那麼如何將節目的影響力打出去,就需要具備整體思維的製片人和節目組形成合力,去協調、推動整體專案的宣發。希望節目做完後會有更多行業人士、觀眾認識各個工作室,這樣也會有更多動力。”

與此同時,相對于培養人才為公司在內容創作上帶來什麼,岑俊義在更深層次上考慮的是公司為整個行業的人才發展帶來什麼。特別是技術層面的研發與應用,如何讓內容表達和技術延展形成良性迴圈,達成互補效益成為其思考重點。

 “因為大眾對綜藝編劇等工種還是存在誤解,打造好各個行業的工業化規范之後,不僅能夠實現給各個項目配備最佳、最合適的團隊,還能做到普世性傳播,推動行業發展。”在節目製作領域持續深耕之外,作為綜藝行業領域的先行者,岑俊義團隊還嘗試用資料支撐的科技方式梳理行業標準。

據悉,由岑俊義牽頭的製作人聯盟已經初步開展,一方面,搭建起穩定的供需平臺和資訊互通機制,提前規劃好人才及時間分配,雙方都能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製作團隊與聯盟成員有機會不斷磨合,提高生產效率和議價能力。

 “塑造工業化標準,還需要慢慢來。”在岑俊義心目中,相對於公司的戰略性發展和行業佈局,他當下的重心與目標聚焦在“在內容不斷輸出過程中促進團隊的自身發展”之上,“行業雖然依舊處於初級階段,但發展潛力與成長空間巨大,目前少年感要做的是深挖綜藝創作,鞏固強項和優勢,向新領域不斷進擊,成為綜藝類型持續化創新的先行團隊。”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