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新聞 > 《風味人間》第2季以國際化視野探索中國紀錄片新可能

期別:復刊第50期    發行日期:2020/06/15
《風味人間》第2季以國際化視野探索中國紀錄片新可能
出處:廣電獨家    日期:6/15/2020

 

【大陸】

 

 

 美是生活,美食又何嘗不是生活?

“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物;皮囊可藏,藏世上萬千風味。”67日播出的節目中,肉類披上腸衣,成為臘腸、白腸、冰肉、酸腸、薩拉米等百變風味,這些百姓喜聞樂見的食材成為《風味人間》第2季聚焦解鎖的美味,也造就了地方的特色座標。

像糖、醬料、雞肉、蛋類等食材,雖不起眼,但卻是生活的底色,是人間的煙火,是情感的港灣,也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即便普通,也能讓人心動到垂涎欲滴。

於疫情防控期間上線的《風味人間》第2季,以日常食材為支點,打開開闊的世界美食視野,撬動普羅大眾的生活智慧和百味人生,帶領用戶在食物中探索美好生活的當下價值和意義,進而打造了美食人文紀錄片的新高地。

以食材為線,巡航全球風貌

與第一季相比,《風味人間》第2季以主題化的創作理念,圍繞甜味、螃蟹、醬料、雜碎、雞肉、蛋、香腸、根莖8種基礎食材,以國際視野定位,展現了全球化背景中東西方飲食文化交融,讓用戶體會到不同文明中的飲食基因和智慧。

世間食材萬千,卻不約而同地選擇醬料調和味道:生犛牛肉醬,帶著藏族先民生活的滋味,讓用戶窺探到東方人食用醬料的原初形態;鷹嘴豆有萬年種植歷史,歷經浸泡、蒸煮、研磨後做成的胡姆斯,成為以色列民眾日常餐盤中的上佳調味伴侶……

總導演陳曉卿說:“人間至味往往醞釀於人與人之間,最好吃的永遠是人。”《風味人間》第2季巡航全球特色鮮明的飲食風味,尋找它們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也帶來了普通人熟悉的味道。

節目裡,在摩洛哥,羊頭肉成為宰牲節的必備菜品;在潮汕,無論日常還是重大節慶,鹵鵝都必不可缺;有了酸菜、啤酒和香腸,德國人的快樂無所遁藏;端午節,蛋黃粽幾乎陪伴了每個高郵人的童年……

食物已然成為符號象徵,但也能突破地域流轉,在變通中呈現出全新面貌:看似正統的流沙包,深受華裔喜愛,做法和味道卻與中國大不同;在奇思妙想中,咸蛋黃也成為冰淇淋創新的配料。食材實現了融通,東方美食基因與西方生活方式達到了和諧共處。

食物是打開世界的一把鑰匙,《風味人間》也加速了邁向國際的步伐。全球視野中,《風味人間》第2季遍尋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拍攝超過300種美食,深入展現了食材的流變、碰撞和風味交融,在食材的吸引力中道盡了“人間至味在身邊”的精神內核,賦予了中國紀錄片更加國際化和開放式的表達。

騰訊視頻在《風味人間》第2季首播期間也會特別開放全球播出,屆時全球使用者只要打開騰訊視頻,即可一同開啟全球美食探索之旅。

以更主流、更真實、更國際的方式,《風味人間》第2季向世界友人提供了一個認識中國的獨特視角:通過食材,連結起當下中國人在具體生活語境中的奮鬥歷程、情感世界和人間溫情,進而產生廣泛的情感認同和文化衝擊,形成了與世界的有效對話,為中外交流提供了高層次、全方位的平臺。

以美味為本,尋根歷史文化

有用戶評論稱:“這部紀錄片不僅僅是風味,更多的是平凡又有些嘈雜的人間。”

的確,在《風味人間》第2季中,絕壁獵蜜人上演了傳承千古的昌泰爾族傳統民俗,深海捕蟹隊在搏擊澎湃的大風大浪時開啟了驚險人生,本想周遊世界的斯蒂法諾卻因香腸結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生活在高原的尼瑪萬傑以生犛牛肉醬祈福新年歡娛度日,老師傅在漫長守候中等待崇仁糟豬蹄蛻變……

食物用奇妙的方式,雕刻著他們的人生,改變著他們的生活,守護著民族之魂,也延續著歷史命脈。《風味人間》第2季在美食鏡像中回望往昔,光影之間皆是生活的美好滿盈。

 節目裡,食材捕摘者面對收穫時樂開了懷,食品加工者製作美味時真誠以待,食客品嘗美食時滿臉饜足……節目裡的每一種情緒和神態都能輕易撥動用戶的心弦,讓他們穿越溫暖的黃色調畫面和富有誘惑的解說聲,從美食中找尋到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意義,體味食愈的力量。

美國現代烹飪之母愛麗絲·特沃斯說:“味道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風味代表生存智慧,傳承獨特技藝,連接親情鄉愁,又承載歷史遺痕。

  《風味人間》第2季中,用戶看到了取一半蜂巢、留一半蜂巢的自然規律,看到了對食物物盡其用的最大敬意,看到了對風味傳承的家族心血,看到了美食製作的手法精妙,也看到了以美味營生的生活奔頭,還看到了風味背後的情感承載……

這是火熱的生活,也是在漫長歲月長河中凝結成的歷史文化。節目中,阿埃塔族的長者把豬身上最強壯的豬肩肉,烤熟喂給年滿16歲的迪索,慶祝他成年,希望他獲得力量和勇氣。這是他們的民族傳統,更重要的是,這種富有儀式感的方式也傳遞出幾輩人乃至整個民族的生活態度和價值主張。

  美味之下,《風味人間》第2季以思想的質地,展現了全球飲食背後的歷史厚度、情感溫度和民族氣度。它不止於美食,更長於情感、生活、傳統、社會,《風味人間》第2季所具有的社會意義和價值已遠遠超過美食本身。

以記錄為介,創新驅動升級

  自從426日首播上線以來,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制作的《風味人間》第2季熱度持續飆升,在用戶普遍高評中以9.3豆瓣高分,實現了對第一季觀感的超越。

 

《風味人間》第2季之所以口碑卓著,更勝以往,得益于陳曉卿團隊的創新活力和匠心製作。

儘管與上一季相比,《風味人間》第2季的主題更加聚焦,導致內容策劃和拍攝難度提升,但團隊在製作流程和敘事角度、拍攝手法上進行了創新,讓用戶在這部紀錄片中看到的美食和情感更加極致。

一方面,《風味人間》第2季的製作流程嚴謹且繁瑣。團隊需要先做田野調查、拍攝故事,局部的美食呈現有時還需要後期再次拍攝,以此獲得最佳視覺效果。

另一方面,二三十人的創作團隊年輕且有活力,是創新的最大保障。在本季中,無論是每集標題,還是敘事角度、拍攝手法,均展現出鮮明且全新的風格和氣質。

拍攝難度升級,但團隊敢想敢拼。總導演李勇介紹,在“螃蟹橫行記”一集中,攝影師王永明為了追求效果,曾經在出海時爬到船艙前頭,結果船長非常緊張,幾乎要中止拍攝。不僅如此,7人攝製組,“但其餘6個人,每個人都暈船,攝影師也是拍了吐,吐完了繼續拍,很不容易。好在最後大家還是克服掉各種困難,盡己所能完成拍攝。”

國內外美食,以多時空交叉講述和呈現的手法,令該片更加大開大合,增強了節目的信息量和節奏感,對用戶形成了強烈的吸引力。

“雞肉風情說”一集中,以雞肉作為主食材,中國最北端村莊有香氣四溢的小雞燉蘑菇,非洲熱帶沙漠邊緣部落出現了外焦裡嫩的烤雞,日本提煉雞肉精華令燒鳥成為一絕……關於“雞”的飲食文化的講述,《風味人間》第2季縱橫捭闔、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此外,《風味人間》第2季還以顯微拍攝、拓展講解等方式實現了專業內容的降維拆解,以直觀、豐富的反套路方式科普了飲食文化中的抽象、晦澀部分,便於使用者實現快速理解。

由此可以看出,這個“小而精”的團隊以自覺尋求突破的勇氣,不斷拓展美食紀錄片的更多可能。《風味人間》第2季,是他們在尋根也在尋夢,不僅飽含人類對食材的想像和期待,也注入了他們的詩性光輝和厚重的人文關懷。

總有人說:“仰望星空的同時不要忘了看看腳下的土地。”但好的紀錄片卻能讓我們腳踩實土地,還能像用天文望遠鏡一樣清楚地看到每顆星,這就是《風味人間》第2季這部紀錄片帶給我們的感動。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