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新聞 > 影視巨頭患上「併購病」

期別:第十六期    發行日期:2013/12/15
影視巨頭患上「併購病」
出處:天廣影視《影視資訊快報》總第432期/《IT時代週刊》    日期:11/20/2013
【大陸】

 

傳媒產業的收購潮還在持續。

1028日晚間,光線傳媒發佈公告稱,將以自有資金人民幣8.29億元投資參股新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麗傳媒」),通過收購股權及增資的方式,獲得後者27.642%的股權。

光線傳媒認為,參股投資新麗傳媒,可以加強公司在電視劇領域的戰略佈局,使之與公司原有的電視劇投資業務形成互補。而更為重要的是,後者的到來將進一步完善光線傳媒的產業佈局。據瞭解,新麗傳媒是以影視劇內容及其衍生品的投資、製作和運營為主營業務的文化傳媒企業,在影視領域運營多年,2012年其淨利潤為8167.58萬元。

針對今年影視業併購案密集湧現,藝恩諮詢副總裁侯濤認為這是由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所決定的:「我國影視市場集中度低,加上創業板文化影視類公司上市受阻,通過併購成為很多企業獲得融資的有效管道。」

至此,包括華誼兄弟、光線傳媒、華策、樂視網、中視傳媒等在內的影視傳媒公司都完成了大手筆的併購。其中,華誼兄弟發起的併購案例最多,達3起,合計耗資11.34億元;樂視網雖然只有2起對外併購,但合計耗資比華誼兄弟多出6500萬元。在單個併購金額方面,華策影視以16.52億元收購克頓傳媒成就「最大單」,中視傳媒以10.2億元收購金英馬居第二位。

分析認為,經過這一輪併購狂潮後,大者越大,小體量的公司則選擇「傍大樹」,影視行業終究逃不過「大魚吃小魚」的生存定律,資本在此過程中成為最迅速、最有效的助推力。

 

光線傳媒緊跟潮流

 

光線傳媒將新麗傳媒攬入懷中,順應了傳媒產業的併購之勢,卻沒有趕上傳媒股最火熱的日子。

在併購公告發出後,光線傳媒股價連續3個交易日下跌,跌幅累計達到7%。一位關注傳媒業的券商分析師不無感歎地說,「光線的收購如果提前一兩個月,那肯定是要漲停的。」

 「光線的收購的確有些瑕疵。」一位熟悉光線內部情況的人士告訴本刊記者,「一來估值太高,按2014年的利潤計算,市盈率超過20倍,之前華誼、華策收購同類影視公司,都是十二三倍,還有對賭協議來保障後續業績;二是此次光線是純現金收購,沒有利用自己的股權,還為此發行短期融資券來籌錢,收購成本太大。」

不管業界如何評論,光線傳媒已經仿效同業競爭對手,成為影視行業併購「弄潮兒」。

今年724日,華誼兄弟以6.72億元收購廣東老牌手遊公司銀漢科技50.88%的股權,成就了「中國A股併購手游第一單」。為達此目標,華誼同時將配套募集資金2.24億元,該項議案在股東大會通過,標誌著華誼兄弟這家影視巨頭正式將觸角伸向了移動網遊業。

這一跨界併購案完成月餘,93日,華誼兄弟又以2.52億元人民幣收購著名演員張國立擁有的浙江常升影視製作公司70%的股權,同時,浙江常升以2.16億元購買華誼兄弟實際控制人王中軍和王中磊持有的股票,並鎖定3年。如此獨特的併購方式引來業界關注。在業內人士看來,這與王氏兄弟近年來頻繁的併購舉動密切相關,全產業鏈擴張是華誼兄弟的一貫戰略,電影、電視、藝人經紀、遊戲成為華誼的「四駕馬車」。

有「電視劇第一股」之稱的華策影視自然不甘落在人後。729日,華策影視宣佈擬將以現金及發行股份相結合的方式收購上海克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克頓」)100%的股權,交易金額為16.52億元。這也成為了截至目前國內影視行業交易金額最大的併購項目。

與上述公司的併購相比,有「妖股」之稱的樂視網在其併購行為中則顯得疑點重重。827日,樂視網因籌畫重大資產重組而停牌。930日,樂視網發佈了重組方案,擬以現金和發行股份相結合的方式,購買東陽市花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樂視新媒體文化(天津)有限公司99.5%的股權,並同時募集配套資金,最終以15.98億元拿下了花兒影視和樂視新媒體。

而家電零售商蘇甯雲商的入局,讓影視產業的出資方背景發生改變,也標誌著影視行業正受到「業外」的熱捧。1028日,蘇甯雲商和弘毅以4.2億美元聯合戰略投資PPTV聚力,在此項交易中,蘇寧投資2.5億美元,占股44%,順利成為PPTV聚力第一大股東,這是蘇寧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戰略投資。

在現今的市場環境和資本環境下,傳媒產業併購正在提速,一些大的公司都成為了故事的主人公。

 

資本推波助瀾

 

「資本層面的驅動是引發影視產業併購潮的重要原因。」侯濤認為,「上市公司增多,憑藉自有業務收入增長已無法滿足股東對公司的預期,通過併購能快速達到該目的。」

事實確如侯濤所說,這些有併購行為的影視傳媒類公司都經歷了股價幾連跳。萬德資料顯示,自201311日至1030日,華誼兄弟上漲了233%,光線傳媒上漲154%,華策影視上漲178%,中視傳媒上漲109%,互聯網企業樂視網上漲最多,高達312%

 「一方面是行業的發展確實有橫向整合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二級市場對併購的熱情很高,促使這些企業去做資本方面的運作,在這些非理性的情緒之下,風險、被收購方的業績,似乎都沒人關心了,幾乎是任何併購案都引發了股價的漲停。」前述券商分析師說道。

華誼兄弟股價在今年的表現,便是絕佳的樣板。進入2013年,華誼兄弟股價開始狂飆,受自產的《十二生肖》和《西遊·降魔篇》在年初的大賣,以及《致青春》、《中國合夥人》等其他國產片創造票房神話的刺激,這個國產片「領頭羊」更受投資人的熱捧,在65日停牌前,其股價較年初已經翻倍。7月複牌後,華誼收購手遊公司銀漢科技,股價躥升更快,加之9月華誼再啟收購之旅,將江蘇耀萊(影院公司)和常升影視(主營電視劇製作)納入囊中,其股價在108日創下了盤中81.8元的歷史新高。截至117日,華誼兄弟市值約為281.20億元,而在今年年初,其市值還不到90億。

此外,一些傳媒類的明星股也有著類似的經歷。與年初相比,截至10月初,光線傳媒市值增長3.9倍,百視通為3.3倍,浙報傳媒為3.8倍,而樂視網的股價攀升最快,達到5.2倍,截至118日,樂視網市值超過319億元,超過了整個搜狐集團和視訊業公認的老大優酷土豆集團。

高漲的熱情持續到10月,投資者們逐漸回歸理性,傳媒股全線下挫,領跌的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較高位時的跌幅真達四成,華誼的動態市盈率仍然超過50倍,光線、華策、百視通等公司更是超過了60倍。

長期投資傳媒股的投資界人士杜澎對《IT時代週刊》表示,「文化傳媒股代表了新經濟,相比於很多非市場化運營的大型國企,盤子小,故事好,容易被業界看好。」

 

行業整合是大趨勢

 

股價下行,上市公司必然會承受一定的壓力,包括對外併購的熱情,但影視行業本身還處在上升期,市場集中度提高了,龍頭公司競爭力增強,這是大趨勢。

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就此發表觀點指出,這種整合併購最終會形成一些綜合性的傳媒娛樂集團,他們起家業務可能會有差異,但是最後它們會融合成類似的業務領域,覆蓋面比較廣,會同時擁有管道和內容,而且規模比較大,新舊媒體相互融合。「這樣的大型綜合性娛樂傳媒集團,國內會形成10家左右,每一家公司的規模都很大。」王長田說。

中研普華的行業報告認為,文化企業的發展黃金期也是文化產業併購整合的黃金期,而大部分文化企業都屬於小微企業,只有大幅提高行業集中度,中國才能誕生世界級的綜合傳媒集團。而事實上,整個影視行業占我國GDP總量和A股市值的比例並不大。「在美國,迪士尼的市值為1000億美元,我們A股市值最大的文化傳媒類公司市值才300多億元人民幣,差距很大。」一位私募公司的老總說。

他還向本刊記者指出,未來影視發展的市場空間將持續擴大,具有先發優勢的影視公司會採取投資併購策略來整合資源並形成規模優勢。同時,一些小、散、弱的影視公司可能會面臨一定的危機,它們要麼轉變自己的經營方式,要麼跟優勢公司進行分工合作,像過去那樣的獨立發展空間會進一步縮小。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