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度觀察 > 回顧與省思:大陸電視劇30年

期別:第四期    發行日期:2012/12/15
回顧與省思:大陸電視劇30年
出處:天廣影視《影視資訊快報》總第385期/《北京晨報》    日期:11/9/2012

 

 

30年,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變成而立的壯年;30年,一株幼小的樹苗可以長成一棵挺拔的大樹;30年,電視劇從一門新興的藝術門類,變成中國大陸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第一大文化消費方式。

   縱觀電視劇整個行業的發展和現狀,就如同大的社會一樣,一方面是高速增長所帶來的繁榮景象,如產量驟增、技術提升、題材漸趨多樣、市場化日益成熟;另一方面,繁榮之下凸顯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如某些作品品質低下、創新能力需要提高、生產方式有待更新等。套用一句老生常談的話:中國大陸已然是電視劇生產大國,但肯定不是電視劇生產強國。面對最新年產量高達1.5萬集、並且還有上升趨勢的龐大數字,「減量重質」成為目前電視劇的當務之急。

   1981年播出的《敵營十八年》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大陸第一部電視連續劇,從那時算起,連續劇已走過30餘載。最初十幾年間,也就是每年一兩百集的產量;至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電視劇行業經歷市場化轉型,此後便驚現「井噴式」增長,現在達到每年15000餘集,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電視劇「大」國。

30年間,翻了幾番的不僅有產量,還有投資。《渴望》時的拍攝成本是每集2萬元人民幣,現在每集的成本動輒兩三百萬。投資的加大帶來的是「硬體」方面的突飛猛進,拍攝和製作技術的提高,服裝、化妝、道具整體水準的進步,還有影視基地如雨後春筍般的興建。

   但「軟」實力的提升就沒這麼樂觀了。正如電視劇大國的「大」僅指產量而絕非品質,「金字塔」型基本能代表當下大陸國產劇品質的現狀。 

   舉個簡單的例子,以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市場化形成為界,此前每年能夠被觀眾記住的至少有一兩部,《紅樓夢》、《西遊記》、《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圍城》、《過把癮》、《北京人在紐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此後,劇集產量以每年千集的速度遞增,但除了像《大宅門》、《空鏡子》、《歷史的天空》、《亮劍》、《士兵突擊》、《金婚》、《奮鬥》、《潛伏》、《黎明之前》、《媳婦的美好時代》、《甄嬛傳》等劇之外,能被觀眾記住的卻沒與此速度成正比。

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了數量驟增的同時,品質並沒有完全隨之同步提高。有的是平庸之作,有的生產完即成庫存積壓,也有的播出後即「隨風而逝」。大浪淘沙,留存下來的方為經典,30年來始終被觀眾津津樂道的佳作屈指可數。

   為何「產量大、佳作少」的反差如此突出?這與行業的進入門檻低、大量資金湧入以及某此從業者「賺快錢」為上的想法不無關係。遊資和熱錢的大量湧入,從某種程度上說,是顛覆了處在相對合理區間的供需關係,供求失衡必然導致產量驟增、片酬飛漲等問題,同時也為這個行業蒙上一層濃濃的浮躁之氣:「開拍前沒有完整的劇本、拍攝時邊拍邊寫」、「演員自稱多為即興發揮、編劇不爽劇本被修改」、「製作方搭個班底就想賣錢、電視台購片看不到片子」。

   總之,這個行業的某些相關體大多時候都在「向錢看」。某些不專業的投資方只為賺快錢,他不會給創作者時間去精雕細琢一部作品,能夠短時間內收回成本的作品,其品質必然粗製濫造。電視台最硬性的考核標準是收視率,有收視率就有廣告商,有廣告商就有錢賺。道理如此簡單,綜合兩者,什麼劇製作起來省時省力又有收視率,就成為「熱錢」和「遊資」考慮的問題。於是,抄襲、山寨、雷劇、狗血劇不斷有人去拍,也不斷有電視台去播。

   作為一個以市場化運作為主要方式的行業,賺錢無可厚非;但如果只為了賺錢,那麼這個行業的希望又在哪兒呢?從事任何行業的人,如果沒有職業理想、沒有專業背景、沒有工作熱情,甚至連對這個行業一點點的愛都沒有,那麼這個行業的前途註定是暗淡的、是不會進步的。當從業者在依靠這個行業賺錢的同時,是不是更應該抱有對這個行業最起碼的尊重,哪怕是一點點敬畏呢?

 

鄭曉龍見證「30

   

30年來,如果讓大陸民眾數出認為不錯的經典劇集,想必以下大多作品必定會入選。

   如果要選一位見證中國大陸電視劇30年發展的業界人物,導演鄭曉龍無疑是最權威人士之一。從1982年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成立至今,鄭曉龍不僅是這個行業的第一批拓荒人,而且一直活躍在電視劇界生產製作的最前沿,由他擔綱策劃或親自指導的大部分電視劇,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如《四世同堂》、《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紐約》、《貧嘴張大民的故事》、《金婚》、《甄嬛傳》等。30年間,整個行業的變化很多,但對鄭曉龍來說,唯一不變的是對內容和品質的堅持。

   

市場化以前

從業者充滿理想和熱情

 

   1982917日,北京電視藝術中心(以下簡稱「藝術中心」))成立。作為生產電視劇的專業單位,藝術中心是全中國第一家,比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的成立還早1年。當時電視劇的生產並無市場概念,藝術中心和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這兩大國家單位,出產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大部分電視劇,包括《紅樓夢》、《四世同堂》、《便衣員警》、《渴望》、《編輯部的故事》等。

   「那時電視劇產量很少,全國每年也就幾百集。當時飛天獎裡有個獎叫豐收獎,專門對每年拍攝超過15集的單位予以獎勵,可見那個年代搞連續劇有多費勁。像藝術中心出品的《礦長》,2集;《頭髮的故事》,1集;直到《四世同堂》,28集,連續劇才慢慢拍起來。《西遊記》的片頭會打上『長篇電視連續劇』,可以說明那時的長劇很少。」

  不知是否應驗了「少而精」、「慢工出細活」的道理,那個年代戲不多,但留存下來的不少。《紅樓夢》和《西遊記》雖被翻拍無數,但公認的經典仍是上世紀80年代的版本,且成為寒暑假重播率最高的劇碼之一。「如何判斷一個劇是否為經典,就看它在各個台的重播率。」這是業內不成文的說法。《編輯部的故事》、《我愛我家》現在來看,或許畫面已經過時,但內容還能引發觀眾會心一笑。

   為什麼在1年只出產幾百集劇碼的年代,能留存下並不算少的有口皆碑的經典之作?

「跟思想解放有很大關係,粉碎『四人幫』後,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強調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種思想上的解放包括了政治、經濟、意識形態等各個方面。如果沒有解放思想精神的指導,那個年代就不會有精品力作的爆發式出現。文學上,傷痕文學開始佔據主要地位;電視劇上,拍了《便衣員警》、《渴望》、《編輯部的故事》;電影方面,《紅高粱》、《芙蓉鎮》、《天雲山傳奇》等,文化的各個領域都出產了一大批好作品。」

   其次,那個年代從事這行的人不是奔著錢去的,鄭曉龍表示,「那會兒的從業者都充滿了理想和熱情,他們對過去有很多自己的反思,因此拍出來的作品對一代人以及社會都有一定影響力。現在很多從事這個行業的人,都是金錢至上,金錢至上的另一面就是又會被金錢限制,很多投資商或從業者拍戲的逐利性過強,作品的真實性和影響力就會大打折扣。」

   反思過去、反映現實的作品必定是有力度的,以《北京人在紐約》為例,一部劇折射出東西方文化差異,在描寫「移民潮」的同時也反映了「出國熱」。

 

市場化以後

靠好劇建立市場規則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電視劇尚未有明確的市場化概念。鄭曉龍跟記者聊起當年的一件事,「藝術中心的前主任李牧1986年上黨校學習,他畢業論文的名字是《電視劇也是商品》。雖然多年以後被印證了,只不過電視劇是帶有文化屬性的商品,但這篇文章發表在《大眾電視》上以後遭到很多人的批評,他們不認為電視劇是商品。」

   不認可電視劇的商品屬性,是有歷史淵源的。「最初送給電視台是白播,不掙錢,我們是國家撥款單位,拍電視劇就是你的工作,你拍戲,國家給你發工資。電視台播劇也不是為了掙錢,也沒廣告,他們是黨的宣傳單位。但這種關係慢慢發生變化了,電視台開始播廣告了,有額外收入了,我們作為製作單位就和電視台商量,你們在掙大錢的同時我們掙點小錢。1989年拍《渴望》時,我們賣給電視台要求1分鐘10塊,每集45分鐘,就是450塊。全國那麼多台播,即便是這樣,藝術中心投資這戲還是賠了。《渴望》是花102萬拍的,總共50集,大約每集2萬;我們最後才收回59萬。」

   據鄭曉龍透露,高收視末了還賠錢的不止《渴望》一部劇,「還有《編輯部的故事》,花了150萬,最後才收回90多萬。」直到《北京人在紐約》才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這個劇花了150萬美元,是從銀行貸的款。除去還給銀行的,藝術中心還賺了70多萬(人民幣),一部比一部好。」

  逐步「打破電視台不給錢的習慣」是電視劇行業市場化的關鍵標識,但在當時若想讓電視台願意掏腰包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須要有拿得出手的好劇。「靠好劇建立市場規則。央視當年播《北京人在紐約》,怎麼合作?央視不出購片的錢了,但讓出5分鐘的片前廣告,我們賣廣告時間。央視的片前廣告本來只有5分鐘,《北京人在紐約》的播出讓片前廣告延長到了10分鐘。」

 

行業現狀

減量重質是當務之急

 

   30年來,電視劇行業在「硬體」上的進步是毋庸置疑的,拍攝設備、後期製作、外景地建設等都有長足進步。「現在看以前的片子都會覺得粗糙;現在就是一部爛劇,視覺效果都會覺得還湊合。服化道更加專業;建了很多影視基地,經製片委員會授牌的就達到44個。以前沒有,要是拍故宮就真得去故宮拍,但故宮不可能讓你到處拍去,所以古裝戲當時會受到很大限制;拍胡同的戲就去胡同,或者臨時搭建一個,拍完就廢棄了,也挺浪費的。」鄭曉龍介紹說。

 伴隨著行業的高速發展,某些問題的出現也是必然的。其中最為凸顯的問題仍是量多質低,這一現象進而引發演員片酬飛漲、國民的文化消費單一等。片子的數量怎麼就減不下來呀?「跟大量民營公司的建立、大量遊資進入不無關係,大家覺得電視劇是個能掙錢的東西,如果能夠提高門檻,不是隨隨便便什麼資金都能進來,整個行業保持在一個合理、專業且相對較高的製作費用的話,這種現象會有所緩解。」鄭曉龍分析說。

   而最令人擔憂的是,電視劇已成為中國大陸民眾的第一大文化消費方式,對電視劇的依賴過重,而部分電視劇,毫不誇張地說都是垃圾,根本稱不上精神食糧。「老百姓的文化消費方式應該多元化,比如多讀書,現在很多人不看書,中老年人也沒有豐富的選擇。電視劇成為一家獨大,一家獨熱,這是不對的。要改變這種現象,需要從自身做起,控制電視劇產量,提高電視劇品質至關重要。按照咱們國家的行業現狀,就這麼喂著觀眾,觀眾自然變成依賴了,就像小孩兒要喝牛奶,一直給牛奶,但其實他需要豐富的各種各樣的營養;一旦成人了,他的腸胃會不適應。」

   此外,鄭曉龍指出,目前內地整個行業的生產方式還維繫在小作坊式,沒有進入工廠化生產方式。「整個製作公司或單位猶如一個個小作坊,就算是一個大公司,也是簽了一堆小作坊,缺乏整體規劃,單獨的工作室都是各自為政,跟我們20多年前拍《渴望》時沒什麼區別。」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