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度觀察 > 張藝謀針砭中國電影產業

期別:第三期    發行日期:2012/11/15
張藝謀針砭中國電影產業
出處:天廣影視《影視資訊快報》總第383期/《經濟參考報》    日期:10/30/2012

 

 

「人生在世,都有一份作業。」坐在《經濟參考報》記者對面的張藝謀,邊說邊指著他背後牆上的一份份「電影作業」海報:《紅高粱》、《秋菊打官司》、《我的父親母親》《英雄》、《十面埋伏》、《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

與之相伴的,還有輿論對「鐵道部」天價宣傳片……與張偉平分道揚鑣……因莫言獲獎而舊事重提……孟買電影節獲「終身成就獎」……這些的「狂轟濫炸」。

張藝謀的新聞,從來都是媒體的素材,要麼是溢美之詞,要麼是罵聲一片,讓這位「中國首個國際A級電影節影帝」、「中國首摘國際A級電影節最佳故事片大獎的第五代導演領軍人物,始終飽受爭議。

從張藝謀的「電影作業」裡,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他個人的從藝軌跡,更是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脈絡與流變。

 

藝術與商業的博弈從未停止

 

「電影票房再好,還是有人批;國際獲獎再多,還是沒人看;觀眾需求再大,也得求平衡。」對於始終在藝術與商業間徘徊的中國電影,張藝謀道出自己的導演觀,「『媚俗』還是『崇高』,是每位導演一生的難題。」

從《老井》到《有話好好說》,從《紅高粱》到《滿城盡帶黃金甲》,張藝謀的作品跨度之大,反襯出電影主題的時代烙印和時代之變。

「我從影早期的作品有一種呼喚。你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紅高粱》,像火一樣燃燒的作品,因為那是個熱血沸騰的年代,人們在文革後極力燃燒積蓄已久的能量。」張藝謀回味道,「我在形式上追求特殊、張揚,呈現出自覺、強烈的個人風格;在內容上表達對中國社會未來的思考。說白了,這是一種對思想解放的釋放。」

進入1990年代,伴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電影融入市場化浪潮,商業電影如雨後春筍般綻放。張藝謀也不例外,他轉型執導的武俠巨製《英雄》開啟了中國電影的「大片時代」。

「有人說我拍商業電影是墮落。」張藝謀搖著頭解釋,「從傷痕文學、尋根文學、苦大仇深的思考氛圍中跳出來後,我本能地覺得應該做些不一樣的東西,帶有強烈的娛樂元素,這樣的電影才好看。」

的確,拍電影,不是寫論文,觀賞性在任何時候不能放棄。「電影是一種夾帶文化,觀眾觀影,在愉悅的同時,會自然而然感受到影片傳遞的價值。」張藝謀說,網路上,要找潘石屹,先得點擊房地產板塊,要找張藝謀,只能搜索娛樂頻道。「社會就這麼定位,你只能在娛樂產品中,裝進一點內涵,一句話,商業電影就是寓教於樂。」

藝術與商業的博弈從未停止,其背後往往附帶著「媚俗」與「崇高」的爭論。「在『媚俗』與『崇高』之間,我們往往顧此失彼,無法完美平衡。」張藝謀坦承,「有人說商業電影低俗,有人說藝術電影晦澀,無論拍哪種,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才是導演追求的終極目標。否則,你就得做好挨駡的準備。」

產業鏈條下的商業裹挾

必須靠財團(如影視企業)支持的導演,一旦上了這條「船」即被「綁架」,拍攝全程,根本由不得自己,這直接導致影片藝術水準低、叫座不叫好。

1999年,根據對加入WT O的承諾,我國在此後陸續引進上百部國外大片,中國電影業在產業化沒有形成、市場經驗明顯不足的情況下匆忙應對,受到很大衝擊。

為保護、發展大陸國產電影市場,2003年以來,中國相繼頒佈多部有關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電影業的法規、政策,一批民營影視企業不斷壯大,逐步掌控了「投融資→片→行→院線衍生品」的電影產業鏈,有效抵禦了國外大片的「入侵」。其間,張藝謀執導的《十面埋伏》等票房頗高的作品,幾乎都與民營影視企業「新畫面公司」合作。

「我不討厭商業電影,但害怕被商業裹脅。」張藝謀無奈地說,從投資方到製片方,從置入廣告到演員選擇,從拍攝手段到鏡頭取捨,導演在每個環節多少會受干涉「商業利益的回報,從開拍起就壓在導演肩上。年輕導演直接被命令要求如何做,而對有名氣的導演,投資方雖不敢玩硬的,可軟磨硬泡更愁人,讓你的構思和創作發生扭曲。」

張藝謀的這種感覺是有深層原因的。「唯市場論」是一些影視企業的「魂」,他們鮮有考慮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而是在影片選擇、推廣策略、發行時間、票價制定、上映時機、放映頻率等方面形成壟斷聯盟,大量佔有市場份額,過度迎合受眾。而必須靠財團(如影視企業)支持的導演,一旦上了這條「船」即被「綁架」,拍攝全程,根本由不得自己,這直接導致影片藝術水準低、叫座不叫好。

北京電影學院相關研究資料顯示,近兩年,中國大陸年均生產影片均超過500部,2011年,國產電影票房收入有約80%是民營公司參與發行創造的,但其中兼具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好電影不過20部。

《三槍拍案驚奇》就是典型案例,「本來沒打算拍這部戲,可製片公司想掙錢,用小瀋陽出演搞商業炒作,就拼湊了一個不成熟的劇本。這真是一個臨時抱佛腳的決定。」張藝謀坦承,這是他迄今為止最不滿意的作品,「我感覺自己掉溝裡了,因為它缺乏文化價值,是商業裹脅的產物。」

 

電影產業需要高票房,但不需要高泡沫

 

那些「叫座不叫好」的爛片給了一個答案:行銷模式的成功並非電影的成功,電影產業需要高票房,但不需要高泡沫。

「票房為王」是當下中國電影比較嚴重的問題,「一切以票房論英雄,其實是非常庸俗的標準,丟掉了中國電影傳統的文化精髓。」

張藝謀認為,中國仍處在電影產業發展的早期階段,即為獲得資本積累過分追求高票房而忽視思想性。「當然,目前主流院線的觀眾群集中在20歲到30歲間,圍繞他們進行的創作、導演,難免出現淺薄的傾向。」

張藝謀總被問及「一部影片的終極票房到底是多少?」時表示,「可能中國有兩萬塊銀幕時,單片票房達到3億美元,也許才是紀錄。」現在的票房紀錄都是過路的,「沒必要吹噓你6億我8億,也許一年之內就被超越,總迷戀數字有啥意義?」

為謀求票房,一些發行方與社會傳播機構在大片公映前後聯手爆炒票房,更有甚者,有人本著「拿人錢財、替人辦事」的原則,把觀眾「唬弄」進影院,最後痛斥片子臭。

「電影和其他商品最大的不同是先買再看。倘若讓觀眾先看再買,它的票房將會如何呢?」張藝謀這樣自省,「影片好壞與否,不能唯票房論。別忘了,和《三槍》票房一起『飄紅』的還有影迷尖銳的質疑。」

張藝謀的醒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中國國產電影「火了票房、鼓了腰包、樂了媒體、壞了口碑、哭了觀眾、冷了人心」的情況依然存在,那些「叫座不叫好」的爛片給出一個答案:行銷模式的成功並非電影的成功,電影產業需要高票房,但不需要高泡沫。

「我講這些,並不是說票房不重要,而是它並非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標準。」張藝謀說,沒人比導演更知道「眾口難調」的意思,票房、獲獎等這些都不能作數;真正的口碑成功,是觀眾內心的認可,「即便他嘴裡不說你好,該罵還罵,但回家關上門會說『這孫子邪了門了』、『有兩下子』!如果你的作品佔據了影迷心中的位置,它就是佳作,得獎、票房相形之下,也就是個副產品。

 

奧斯卡不是風向標,不應被神化

 

「全世界在冊的國際電影節有400多個,無論是美國『奧斯卡』、法國『坎城』還是中國『金雞百花』,一幫電影人把自己做的『菜』都帶來相互『嚐嚐』,就這麼簡單。」

中國的第五代導演在國外拿了不少獎,「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的片子,給了別人一個探察中國的視窗,蒙了幾十年的厚厚鐵幕,因為這些電影而有點兒打開的意思,全世界的眼光願意看這個神秘之地的電影產物,人家對我們的電影高看一眼。你不深刻人家都說你深刻。這是個歷史背景。張藝謀說。

漸漸地,「奧斯卡」、「金棕櫚」、「金熊」、「金獅」……這些知名世界電影大獎屢屢見諸報端,不少國人對國際電影節形成這樣的思維定式:世界電影節水準高得不得了,影片一旦斬獲國際大獎,就意味著引領世界電影的潮流。

「『奧斯卡』們不是中國電影的風向標,而是各國電影人相互交流學習的平台,它不應被神化。」張藝謀多次擔任國際電影節評委,也多次榮獲國際電影大獎,但他對國際獎項有自己的理解,「全世界在冊的國際電影節有400多個,無論是美國『奧斯卡』、法國『坎城』還是中國『金雞百花』,一幫電影人把自己做的『菜』都帶來相互『嚐嚐』,就這麼簡單。

正因為此,越來越多的年輕電影人融入世界電影節的氛圍中:賈樟柯、王小帥、韓傑等新一代導演嶄露頭角,《三峽好人》、《H ello!樹先生》等影片獲得國際大獎。「拿著自己的作品去展覽、交流、學習,不僅能提高影片的國際上座率,更能擴大導演自身品牌和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張藝謀說。

「今天到國外拿獎不那麼容易,因為中國不可能永遠是熱點,會降溫。」張藝謀認為,苦難深重的中東地區和局部戰爭、恐怖活動頻發之地,這些題材在苦難的背景下很有力量,既有時代感和時效性,更有歷史厚重感。

從《英雄》到《十面埋伏》,從《山楂樹之戀》到《金陵十三釵》,媒體總把「衝奧」這個詞放在張藝謀身上,讓他很無奈。「好像我老當益壯,端著槍衝著奧斯卡就去了,誓不甘休!」張藝謀調侃道,「我早就過了得獎的歲數,現在完全不是獲獎的重點。」

對於導演「衝奧」的話題,張藝謀覺得別把這太當回事兒,「題材偏好、拍攝上映週期、評委會成員和主席的背景、上幾屆獲獎影片對本屆獲獎作品的影響和限制……你算不過來,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你掌控不了。」

 

電影產業要發展,文學是母體

 

「沒有好的文學基礎和文學群落,沒有層出不窮的優秀文學作品,電影想繁榮,門兒都沒有。」

「票房為王」也好,「奧斯卡折戟」也罷,金錢與名利的背後透著中國電影的浮躁,而作為電影之源的劇本,也因此陷入空前尷尬的「創作荒」,究竟還有多少真誠的作家在靜心創作?還剩多少「莫言」能解電影劇本之惑?

1988年,《紅高粱》在柏林一舉拿下金熊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登上國際舞台。張藝謀直言:「首先要感謝《紅高粱》小說的作者莫言。」

20多年後的今天,莫言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張藝謀聞後激動不已,「電影和文學,實際是相互依賴的關係。好小說、好文學作品是電影的基礎。

在張藝謀拍《紅高粱》那個年代,每年都有文學的「重磅炸彈」,一部部出色的小說被改編搬上銀幕,還沒拍完,新的驚喜又來了。「文學繁榮,好劇本就接踵而至,好電影就層出不窮。」張藝謀說,文學作品興盛,像一個盛大的集市,作為廚師的他行走其中,感覺可以入菜的東西實在太多,只擔心自己做不過來。

「我對優秀作家很欽佩,莫言、餘華、蘇童、劉恒、嚴歌苓等,早些年,他們的作品一出來,我第一時間跟他們交流。」張藝謀回憶道,他跟作家劉恒合作過《菊豆》、《秋菊打官司》和《金陵十三釵》三部戲。「劉恒主動為劇中的每個重要人物寫小傳,以求演員能真實、生動塑造人物形象,他是我看到最嚴謹的有現實主義功底的作家。」

遺憾的是,當前的電影文學已不再具備當年的影響力。「這個時代,像《紅高粱》這類的作品太少了。」張藝謀說,他偏愛有力量的作品,「可好劇本青黃不接,讓我不得不接受優秀小說凋敝的事實。

張藝謀一直認為,電影產業要發展,文學是母體。「劇本劇本,一劇之本。沒有好的文學基礎和文學群落,沒有層出不窮的優秀文學作品,電影想繁榮,門兒都沒有。」

以《三槍拍案驚奇》為例,張藝謀覺得演員很用功、演技也精湛、各部門都很努力、自己也廢寢忘食,可依舊回天無力。「原因很簡單,折在劇本上。我用了八個月拍攝的辛苦,換回一句最平常的道理——『劇本劇本,一劇之本』。」

電影劇本的「創作荒」,其實緣於一種討好與迎合。當前的一些作者,把電影裝進腦袋裡,邊創作邊討好導演、邊迎合影視劇拍攝,結果「腳踩兩隻船」,破壞了小說的純潔性。

「再往深了說,其實是一些作家並不具備真誠的創作狀態,而是把它當工具、當賺錢的手段。」張藝謀說,作家群落本就不大,一時跟不上電影產業發展的巨大需求,「結果是新手、老手、小混混都能當作家,魚龍混雜,劇本的產量高了,可品質糙了。」

不過,張藝謀坦言,好劇本青黃不接或粗製濫造,不是哪個人的問題,也不是搞個制度就能解決,而是必經階段,「文學已回到他的軌道中來:忙時吃乾,閒時喝稀,娛樂時代算是閒時,加點水,正常!

 

產業發展的最大弱點是「技術革新」

 

「目前,我國各大電影節對科技獎項的設置少得可憐,很多電影投資方、發行方為騰出廣告時間,將片頭片尾字幕滾得飛快,幕後的科技人員連自己的名字都找不著。」張藝謀感歎,「在這種境遇下,又有多少人會甘願寂寞搞技術?」

中國目前是電影大國,但實現電影強國的目標任重道遠。有人說,高科技是美國電影的「金箍棒」,而中國電影就像中國足球,現在不缺錢,缺技術!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最大弱點是「技術革新」。

在張藝謀看來,別說技術革新,就連隊伍的專業性都不達標,「一個人頭天還在補鞋,第二天就能上片場幹這幹那,結果導演必須分神去指導、糾正。」他說,可以用三個字形容他在片場的工作狀態———「婆婆媽媽」、「拖拖拉拉」、「連滾帶爬

以攝影師為例,這是個要求專業功底非常紮實的工種,「每次喊『預備』前,我都要提醒攝影助理確認幾個問題。」張藝謀說,「現實情況是,一場戲拍攝完畢,攝影師白著臉對我說還得重拍一遍,我就知道多半是這幾件事兒沒做好、不專業。

近年來,不少電影企業陸續引進世界頂尖的電影高科技產品。但是,由於不少專業人員的技術水準有限,對擁有幾千種功能的進口設備,最多只能利用不到幾百個,最終只能高薪聘請國外技術顧問協助,造成拍攝成本猛增和資源的極大浪費。

張藝謀認為,「明星效應」的速成模式成為當前電影圈的「培養機制」,浮躁的娛樂心態淹沒了電影嚴謹、細緻的專業性和技術革新的氛圍,報考「表演」的人數遠超「攝影」、「數位合成」等電影科技專業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目前,我國各大電影節對科技獎項的設置少得可憐,很多電影投資方、發行方為騰出廣告時間,將片頭片尾字幕滾得飛快,幕後的科技人員連自己的名字都找不著。」張藝謀感歎,「在這種境遇下,又有多少人會甘願寂寞搞技術?」

中國電影技術革新的根本在於電影科技人才培養,關鍵是影視院校在教學科目設置、師資力量引進、國際交流項目等方面要同步改革,才能培養出高精尖電影科技人才。

此外,張藝謀認為,電影是一種創意產業,核心是人的思想,從創作到發行都充滿著創新思維,創意成本很高,因此,用立法手段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是電影技術革新的有力保障。

 

回歸,中國電影未來的主題

 

「中國電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回歸到踏踏實實的人才培養和技術革新,『票房至上』的短視,會扼殺電影的文化內涵!」

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鐵道部」天價宣傳片事件和「與張偉平分道揚鑣」的新聞,讓張藝謀陷入空前的輿論漩渦。直到現在,他還在反思。

「無論如何,我現在最需要兩個字——回歸!」張藝謀說,對於宣傳片250萬元的酬勞,雖然並不違法,但他已經想好,要麼歸還有關部門,要麼捐贈給電影院校作為教學基金。

對於下一階段的工作,張藝謀的目標也很簡單,「和年青一代導演拚票房,那不現實;對新簽約公司的選擇,不想成為他們的『搖錢樹』;我希望回歸,有一個和諧的創作環境,儘量不受太多制約、干擾和裹脅,提煉自己所有的能量,安安靜靜、認認真真地拍幾部自己喜歡的題材。

中國電影產業,正需要「張藝謀」式的回歸。為承諾履行W T O裁決,中國已於20113月對美國加大開放電影等娛樂產品市場,進口大片搶佔中國市場的瘋狂期來了。

中國國家廣電總局的資料顯示:2012上半年,進口影片票房同比增長約90%,而國產影片同比下降4.3%,出現近年來罕見的負增長。預計2012年全年進口影片票房在時隔八年後將再次超越國產影片。

「我們是否已構建主旋律片、商業片、藝術片等多類電影市場份額的宏觀調控機制?」、「影視傳媒公司是否轉向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契合點?」、「電影創作者能否把有思想深度的故事,用現代化手段展現得富有激情、令人感動?」……張藝謀一連串高聲發問後說,「中國電影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回歸到踏踏實實的人才培養和技術革新『票房至上』的短視,會扼殺電影的文化內涵!」

採訪期間,張藝謀欣聞自己榮獲印度孟買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名也有了、利也有了,你還想怎樣?他說,他真正的夢想,還是一如既往地回歸現實,「找個好劇本,有個好團隊,拍一部真正的佳作,過癮!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