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度觀察 > 陸影視基地勃興 惜80%陷虧損

期別:創刊號    發行日期:2012/09/15
陸影視基地勃興 惜80%陷虧損
出處:天廣影視《影視資訊快報》總第374期╱《安家雜誌》╱圖片取材自中山影城網站    日期:8/13/2012

 

 

「現在中國上下5000年的古建築,幾乎被仿建完了!」中山影視城有限公司董事長喻立建感慨地表示,「從春秋到漢朝,一直到民國,哪個時代的古建築都有了。」而爭相建設仿古建築的,正是全國各地已建和紛紛在建的影城,單項投資額已經動輒在數億元之上。

 

以仿建為核心的,是以各種影視基地為名義的地產開發熱潮,並被一些地方政府作為發展旅遊經濟、提升當地知名度、促進房地產開發的「法寶」。

 

這些項目正在全中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比如:香港衛視宣佈將投資30億元,在巢湖邊建造影視城;湖北百步亭集團董事長茅永紅透露,要在海南建影視基地等等;而最新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剛剛宣佈、占地950畝的馮小剛電影公社。

 

觀瀾湖牽手華誼、馮小剛

 

三位全中國有名的大腕--有「中國電影票房王」之譽的名導馮小剛、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王中軍,日前在北京宣佈聯袂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打造全球首個以導演個人來命名的電影主題旅遊專案——「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

 

該計畫建設用地位居觀瀾湖海口國際高爾夫度假區,規劃的控制面積為1400畝,建築面積則為950畝,初期投資人民幣810億元。其中,觀瀾湖持股60%,華誼兄弟旗下實景娛樂公司與馮小剛工作室,則分別持有35%5%股權。朱鼎健透露,該項目核心區將於今年10月開工興建,力爭該區在2014年春節正式運營。屆時將以商鋪經營為主要來源,遊客進場門票則免費。

 

未來,前往海南旅遊的遊客,將能看到馮小剛電影裡的北海道「懺悔小教堂」、舒淇跳海的跳崖台等場景。

 

本次三方合作,採取策略分工方式:觀瀾湖負責協助專案公司辦理相關報批手續和設立手續,配套住宅項目的行銷策劃;華誼兄弟負責提供該專案的電影相關資料,配合完成相關策劃工作;馮小剛工作室負責授權專案公司使用馮小剛的名字、其電影作品的相關資料。

 

華誼兄弟的文化地產全國大佈局

 

其實,這項計畫是循著華誼兄弟之前在全中國各地鋪建電影城、電影產業聚集區的思路而行。去年,華誼兄弟確定在蘇州建設一座影城,之後又規劃在上海嘉定與深圳坪山,分別建設一座電影產業聚集區。

 

蘇州模式類似環球影城,裡面有高空彈跳、雲霄飛車等設施,每個項目都以華誼的電影為主題。該模式接近於傳統主題公園經營模式。

 

上海嘉定文化城與深圳電影主題公園專案,均占地約1000畝。其中華誼兄弟對兩個專案分別佔有40%35%股權。借鑒國外成熟的迪士尼模式,核心內容規劃了以華誼兄弟經典電影為主題的遊樂區域,設置角色體驗和互動遊戲項目,以及配套設施等,是集文化、旅遊、休閒、購物為一體,融入中國文化的影視主題樂園。

 

但部分專案與地方政府簽約後,卻並未如期開工,這是由於去年中國國家發改委發文要求全國整頓主題公園,各地主題公園建設普遍地受到影響。

 

電影主題公園建設進度的滯後,無疑給華誼兄弟帶來一定程度的阻力;而此次電影公社的計畫,則又替華誼兄弟帶來新的模式,即:輸出華誼的電影資源和品牌,嵌入大型地產專案,這或將成為華誼兄弟一種重要的獲利模式。因此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認為,五年後電影衍生品板塊將有可能達到與第一板塊持平的地位。

 

消息一經傳出,就有業內人士質疑,馮小剛的名氣能否「點石成金」,從而讓三者在影視基地開發中賺到第一桶金?擁有豐富高爾夫運營經驗的觀瀾湖集團,是不是在利用文化產業或影視基地的概念進行圈地?

 

對此,易鋪網CEO陳建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在開發商利用文化產業講故事、圈地,確實是一大新特色。「講好故事、拿了地,簡單做住宅地產開發就是純圈地;把故事通過專業化操作變成現實,會獲得更好的收穫,再賣些住宅,則錦上添花。」

 

在席捲中國的影視基地開發熱潮中,「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是較為引人矚目的案例。目前,全國各地影視基地建設如火如荼。有資料顯示,當下中國已經立項通過審批的影視基地有110餘家,此外還有很多在建的專案和計畫建設的專案。而新建影視基地中,95%專案投資都超過億元人民幣。

 

鮮為人知的是,「影視基地規劃投資熱」的背後,卻是這項產業尚未尋找到獲利模式的窘境。

 

第二輪影視城「大躍進」

 

「美國幾十年下來才形成了幾十家主題公園,而我國20年間就建成了近萬家主題公園。」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齊勇鋒的一句話,揭示了目前中國影視基地建設「萬馬奔騰」的現狀。

 

1987年,中國最早規劃建設的影視拍攝基地——央視無錫影視基地落成。當時國內影視業正處於起步階段,這座影視基地頓時成為熱門旅遊景點。跟著,珠影影視城、江蘇鹽都影視城、荊州三國影視城、涿州央視影視基地、央視威海影視城、鎮北堡西部影視城等影城陸續落成;到2004年,中國大陸的影視基地已經跨過100家門檻。

 

但這並不表示市場已然成熟,相反的,許多影視基地長時間沒有劇組進駐,冷卻了這一波的熱潮。不過,隨著2005年國務院頒佈《國務院關於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廣電總局發佈《關於促進廣播影視產業發展的意見》,逐步放寬外資進入影視業的政策,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影視行業,加上本土影視產品激增的推波助瀾,影視基地建設再度掀起熱潮。

 

2009年以後這股熱潮愈演愈烈,據統計,目前該領域總投資已經接近500億元,而且不斷還有新計畫在誕生。20119月,香港英皇集團投資逾60億元,與杭州餘杭區政府簽訂協定,打造英皇影視文化村;201111月,海甯中國武俠(影視)文化產業基地計畫啟動,浙江海寧市政府與浙江華策影視攜手打造這座投資逾10億元、占地2000畝的基地;20123月,總投資分別為30億元、22億元的湖北襄陽「唐城」、「漢城」影視基地陸續開工。

 

現有影城八成虧損

 

可惜根據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影視中心的調查資料,目前中國大陸的影視基地80%處於虧損,15%處於溫飽,只有5%可以實現盈利。像是華南地區唯一入選中國10大影視基地的影城、也是中國唯一以名人一生為主題和背景建設的影視城--中山影視城,照樣傳出「經營不善」的消息。

 

專業人士指出,目前中國影視基地產業的開發,暴露出「產品單一(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忽略影視旅遊發展特點和規律(產生了景區佈局不合理、景區環境差、旅遊配套服務設施不完善、接待服務能力低等問題)」等明顯問題。

 

由此,造成了各影視城的雷同度極高。比如:古裝劇流行的漢、宋、明、清等幾個朝代,古建築幾乎全國各地都有,以漢城、宋城為例,全國各地都有幾十家,嚴重供過於求。

 

但影視劇增長速度卻遠遠跟不上,由於多數影視基地缺乏競爭力,劇組選擇的空間很大,有時只是拍個外景就走了,而影視城一旦建成,就面臨著日常維護成本和折舊。

 

影視作秀意在圈地

 

中山影視城董事長、總經理喻立建說,中山影城去年盈利300萬元,但償還投資商一定的利息後是有一些虧損,「但就算是在虧損,我的土地在升值。1998年時才9萬元/畝,現在起碼四五十萬元/畝,光300畝土地都能賣一億多。現在把它拍賣出去,肯定是賺的。」

 

這也正是雖然影視基地出現眾多問題,並沒有阻止投資商、當地政府的投資的。據一位深諳行業內幕的業內人士透露,對地方政府而言,不管影城賺不賺錢,都可以提升一座城市的影響力,給城市新增一個響亮的旅遊宣傳亮點,從而開拓旅遊市場並帶動一大批產業的發展。

 

不過更關鍵的是,對地方政府而言,最重要的還是可以借「發展文化」之名大肆開展獲利豐厚的「圈地運動」,即:以開發影視基地為噱頭,帶動區域開發為誘餌,圈下大片土地進行開發,並借助影視基地的商業價值令其住宅產品快速增值,而後者才是利潤的主要貢獻者。早在2010年,本山傳媒便在海南瓊海市博鼇鎮圈下800畝地,用於建設本山影視基地。其中的400畝將用來建設影視城,剩餘的400畝建賓館、酒店等配套設施。

 

因此不少地方政府對於高投資額的影城建造,往往在土地方面給予投資者巨大優惠,卻鮮少去研究後期持續經營的問題。

 

不過,這一狀況未來或許會有所變化。近日,中國央行、發改革委等聯合發文,明確提出:「對高爾夫球場、大型主題公園、城市水源地的觀光農業等國家明令禁止或限制發展的旅遊項目,應嚴格禁止或限制發放貸款。對於可能借旅遊專案名義變相進行房地產開發的,應從嚴審查。」

 

回歸文化本源是出路

 

「撇開盈利難這個所有影視基地面臨的問題,就影視產業需求而言,隨著電影產業的急速壯大,行業內對新型人文景觀的需求還是很強烈的。」寧波影視文化產業區管委會副主任吳益說,如果一個主題影視城有行業競爭優勢、有獨特性,就有潛力去開發。

 

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丕民也指出:「一座成功的影視城應該能夠帶動一個龐大的經濟商圈,彼此支撐發展。」影視城的影視拍攝提升人氣,帶來市場認知度;遊憩設施配套,深度體驗參與,吸引並留住遊客;創意產業支撐,擴大產業鏈條,做大影視產業,從而形成影視拍攝與遊樂體驗雙線互動,影視旅遊與創意產業結合的良性局面。「這是旅遊化的影視城比功能單一的拍攝基地式的影視城更具吸引力的關鍵。」張丕民說。

 

由此可見,影視旅遊作為一種文化主題旅遊形態,遊客消費也應該是文化。各地影視城項目的投資者、建設者應該充分結 合市場的需求,對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文化消費有一個較為清醒的認識和定位,有針對性的挖掘文化內涵,才能促進影視旅遊消費市場的拓展。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