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度觀察 > Netflix探路中國市場 深耕原創故事

期別:復刊第56期    發行日期:2020/12/15
Netflix探路中國市場 深耕原創故事
出處:烹小鮮    日期:12/15/2020

 

 

Netflix再次對“中國故事”下手了。

  在宣佈要拍《三體》英文版劇集不久,最近又開啟了《水滸傳》電影版新項目,由日本導演佐藤信介執導,這位導演去年執導戰國時代電影《王者天下》,在日本大賣57.3 億日元,奪下年度真人版電影賣座冠軍,編劇由馬修·薩德擔任,這位編劇的代表作是《忍者刺客》。

從主創陣容來看,Netflix延續了一貫的“大投入、大製作”的方法,不過相比於對《三體》的期待,中國觀眾對《水滸傳》大多並不看好。日本導演、美國編劇的拼盤,加之《水滸傳》眾多的角色和故事分支,讓中國觀眾對於這次Netflix的改編質疑聲頗多。

即使存在諸多文化壁壘和差異,面臨著諸多挑戰,這並不會勸退Netflix “跨國取材”和“本土化”的步伐。因為在北美市場趨於飽和後,Netflix不斷推進全球擴張戰略,其觸角不斷延伸,尤其在亞洲市場包括《全裸導演》《王國》等Netflix主導的本土化作品均表現亮眼。在嘗到亞洲市場的甜頭之後,Netflix自然不會甘於受限於政策等原因放棄中國這塊大蛋糕。

從以《我們與惡的距離》為代表的與臺灣合作作品的推出,到《三體》《水滸傳》項目的啟動,都可見Netflix對華語市場的逐步滲透。從中我們或許也可窺見巨頭流媒體的“全球化”的策略:俘獲本土觀眾,從改編本土IP、講述本土故事開始。

Netflix“本土化”勢在必行

實際上,“全球化”正成為Netflix不得不推進的戰略。

隨著平臺的入局者眾,Netflix不僅要應對HBONBC等傳統平臺的威脅,還要面對亞馬遜、Hulu等美國本土流媒體的競爭,而隨著迪士尼、蘋果等行業巨頭的相繼入局,也使得市場愈發飽和。

因此,除了加大內容投入、發揮原創優勢外,讓Netflix出海並全球化,成為Netflix保持“一超”地位的不二法則。

而要俘獲全球觀眾,符合當地觀眾審美的精品作品不可少。近幾年來,Netflix針對海外推出了講述英國王室生活的《王冠》,講述哥倫比亞大毒梟埃斯科巴奇傳奇一生的《毒梟》等劇集,均大獲成功。

隨後Netflix又將目光瞄準了亞洲。日本的《花火》,韓國的《王國》,印度的《德里罪案》等都能見到Netflix的身影。

在全球化佈局過程中,尤其能夠看到對亞洲市場的格外重視。這是因為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區,亞洲無疑是Netflix用戶增長重要的來源,單印度和中國人口就超過10億。

 

然而在中國,由於政策等原因,Netflix沒有進入大陸市場;同時,中國大陸近幾年愛奇藝、騰訊視頻等視頻平臺製作的興起、市場份額穩固,以及中國大陸本土影視製作品質的提升,湧現出許多優秀的作品。Netflix如果想進入中國大陸市場,面臨著巨大挑戰。

因此,Netflix對華市場一直採取的是“曲線救國”模式,通過多種方式親近中國市場。

20174月,Netflix與愛奇藝正式達成內容合作,將包括犯罪紀錄片《製造殺人犯》、美食紀錄片《主廚的餐桌》以及動畫《馬男波傑克》等作品輸入中國。

同時,Netflix也孜孜不倦的購買內地影視劇版權。從2015年買下《甄嬛傳》版權開始,電視劇《北平無戰事》《白夜追凶》《無證之罪》《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流星花園》《天盛長歌》等內地熱播劇均被購入,翻譯成多國文字面向全世界上線。

不過,這種單純合作版權的模式,想必無法真正滿足Netflix的需求,由此與內地影人合作,打造中國故事,成為了Netflix再向華語市場向前一步的試探。 什麼是《三體》、《水滸傳》們?

其實,相對比“西遊”和“三國”,“水滸”近年來在華語電影中幾乎銷聲匿跡,《水滸傳》至少近十年並沒有院線電影染指。Netflix的突然官宣改編,也給了網友一個措手不及。

那麼為什麼會選擇《三體》《水滸傳》這類作品呢?這或許還得從Netflix的本土化策略說開來。

在本土化擴張過程中,由Netflix出資、Netflix主導的“本土原創作品”, 是體現Netflix軟實力的地方,也是其全球策略的重頭戲。

從《花火》到《神聖遊戲》《王國》到《全裸導演》再到“華語三部曲”,Netflix在試錯中不斷探索,並形成相對穩定的特點和生產模式。

其中,本土文化催生的IP和故事起到了絕對的作用,已然形成出本土劇集開發公式。

比如在日本,Netflix和日本多家知名動畫製作機構展開了合作,基於《聖鬥士星矢》《哥斯拉》《惡魔人》等知名IP製作幾十部原創動畫作品。

日本有完善的動漫產業鏈和穩定的動漫市場,一些IP也有自己穩定的受眾,在原有的IP基礎上進行再開發,既降低了Netflix進入日本動漫市場“水土不服”的風險,也挖掘了原有IP的價值。

Netflix選擇IP《三體》《水滸傳》改編,也自然是看中IP的影響力。

劉慈欣的《三體》自2006年首度面世後,便成為最暢銷的中國科幻小說,影響力甚至輻射至歐美、東南亞等地區,在被譯成外文在海外地區發行後,《三體》也曾多次創造“開售即售罄”的奇跡,被全球科幻迷們爭相閱讀。

《水滸傳》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並通過多個版本的影視化普及,尤其是1998年和2011年央視拍攝的兩個版本,已然成為華語觀眾中廣為熟知的經典IP,並且“武松打虎”“潘金蓮與西門慶”智取生辰綱”等故事,單獨拿出來同樣為人津津樂道。

不僅在中國,中國的四大名著在日本及其他地區也頗受歡迎,日本多次將《西遊記》《水滸傳》拍攝成影視作品,1973年拍攝26集的連續劇《水滸傳》劇情和服化道與原著有不少出入,但正是因為這部日版《水滸傳》,讓不少西方觀眾知道了中國的這一名著。

由此可見,Netflix選擇《水滸傳》不僅因為其龐大的華語觀眾基數,更意在通過這部作品吸引一眾對中國IP熟知、並文化相近亞洲觀眾。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搭配本土製作團隊和演員。Netflix推出本土劇集,根本上還是要拉動當地觀眾,因此,Netflix的這些原創亞洲劇集,幾乎都跳不出本土熱門IP或本土題材+本土知名的製作班底+本土知名演員的公式。

像泰國的《絕境島》,恐怖驚悚類題材+泰國經典恐怖片《鬼影》編劇;《王國》,金恩熙編劇+朱智勳、裴鬥娜+韓國歷史故事+熱門的喪屍題材;《罪夢者》集齊了臺灣當紅的一線男女明星,賈靜雯+範曉萱+張孝全+許光漢+王柏。

當然,Netflix的本土化也並非都是成功的,華語作品《罪夢者》《極道千金》《彼岸之嫁》雖然集結了張孝全、賈靜雯等臺灣一眾頗具人氣的實力派演員,但最終播出效果均不如人意。

加之此前迪士尼拍攝中國故事《花木蘭》的折戟,讓我們也對Netflix能否拍好《三體》和《水滸傳》打上了一個問號。

文化壁壘下又一個《花木蘭》?

Netflix操刀,大投入、大製作,按理說並不用觀眾過於擔憂,但跨國故事的輸出,躲不開文化壁壘的問題。畢竟前有迪士尼斥資2億美元打造的大製作《花木蘭》,一樣撲街了。

就《三體》和《水滸傳》兩部作品來說,二者翻拍各有各的難。

眾所周知,《水滸傳》人物眾多,一部120分鐘的電影很難講述清楚108位好漢的故事,Netflix此次如何拍攝電影《水滸傳》,劇情方面如何取捨,也令人好奇和擔憂:“武松是不是要打機器老虎”“李逵的雙斧不會改雙槍吧?”

而對《三體》的擔憂,同樣體現在對原著的還原和中國精神的領悟上,《三體》故事中黑暗森林”“猜疑鏈”“降維打擊”充滿了特殊時期的鬥爭哲學和思辨,拋開政治立場,這種科幻世界觀是有文化背景的,改編為英語劇集後如何保留小說中的中國元素,保留多少未可知。

同樣,熟悉原著的觀眾都知道,《三體》的時間跨度之大、結構設定之複雜幾乎註定了無法用2小時電影的篇幅進行講述。

雖然,以往立足宏大背景和世界觀的國際影視作品並不少見,例如好萊塢科幻電影《星球大戰》系列、講述中土世界傳奇故事的《指環王》系列以及史詩級美劇《權力的遊戲》等,但這些作品所弘揚的價值觀與《三體》有著巨大差別,從類型和文化背景上看,這類作品對於《三體》而言也難有參考意義。

由此可見,在對中國文化和中國故事的改編上,Netflix 仍然面臨著很多的挑戰和問題。

但有一點毫無疑問,Netflix的優勢在於,能將韓國、泰國、日本、印度及臺灣等地的亞洲本土故事傳遞到全球每個角落,送到各地觀眾眼前,這對於中國故事和中國文化的輸出也多有好處。

結語

Netflix的全球佈局策略可以看出,其深諳“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個道理,它深耕各國的原創故事,把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思想傳播至全世界。觀眾基於自身文化土壤中的文化元素,與其他國家類似的文化摩擦出新鮮感,也成為Netflix走向世界的助推力。

而從中國故事和中國文化傳播的角度來看,我們何時能把塑造中國人形象的決定權握在自己手裡,並向全世界講自己的故事呢?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