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度觀察 > 網劇五周年:從闖入者到定義者

期別:復刊第45期    發行日期:2019/12/15
網劇五周年:從闖入者到定義者
出處:河豚影視檔案    日期:12/15/2019

 

如今提起網劇,已經少有人會立刻想到,中國網劇時代是從段子劇開始的。

那是2013年,大陸視頻網站還是衛視劇的天下,自製內容並不受重視。直到一部迷你喜劇《萬萬沒想到》在網上爆紅。

這也是製片人袁玉梅參與制作的第一部網劇。2017年,由她擔任製片人的《白夜追凶》播出,有媒體採訪她時,她還原了早期網劇誕生的過程——做網劇的每天都在比稿,編劇每天都給客戶提案,正片還來不及寫,卻要絞盡腦汁為廣告想創意。

感謝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萬萬沒想到,《萬萬沒想到》竟和劇中的王大錘一樣,成為網劇屆屌絲逆襲的典範。靠著劇中的花式植入,這部單集成本不過萬餘元、總共不到四十集的短劇帶來了7000多萬的廣告收入。

更讓人驚訝的,是2013年初在大洋彼岸播出的一部網劇《紙牌屋》。這部號稱通過大資料分析投拍的付費劇集,不僅讓投資方Netflix一躍成為美國主流視頻網站,也讓深受版權燒錢困擾的大陸視頻網站看到了網劇的商業潛能。“我們要學習《紙牌屋》,嘗試用大資料拍電影。”20136月,愛奇藝創始人龔宇在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表示。

大幕緩緩拉開,被稱為網劇元年的2014年來了。從早期人們拍網劇被認為太low、跌份;到中期各大視頻網站持續燒錢、爭奪人才;再到如今視頻網站和頭部製作公司聯手,一起重塑行業規則,五年時間,行業巨變。

互聯網顛覆了劇集的生產模式,也拉近了使用者和內容的距離。人們終於明白,決定你看什麼的不該是衛視的購片主任們,而是身為互聯網原住民的你自己。想瞭解《與光為伍·CEIS2020》峰會上大家對網劇發展趨勢有什麼新的想法,最佳大賞又頒給了誰,請點擊2020 CEIS現場實錄

2014~2015年:群雄四起,大劇時代來臨

網劇元年到來的一個標誌是,正規軍入場了。

2013年,如今被稱為“網劇一哥”的白一驄,受慈文傳媒董事長馬中駿之邀,開始與騰訊視頻合作,製作一部名為《暗黑者》的懸疑網劇。白一驄和馬中駿相識於2002年,當時他已畢業兩年,一直沒找到獨立拍戲的機會,直到馬中駿讓他給張紀中版《天龍八部》寫劇本。

和很多同時期的低成本段子劇不同,《暗黑者》的單集製作成本是73萬元,已經接近一部傳統電視劇的製作水準,出品方慈文傳媒也是業內知名的傳統影視公司。但演員仍然普遍認為網劇low,想找演員只能靠人脈,靠交情。

就連劇中主角的扮演者郭京飛,在2014年憑《暗黑者》爆紅後都說,一開始接到這個本子第一反應就是網劇很low,“我根本不care網劇,沒人願意嘗試它……接拍只是因為白一驄,我相信他是一個好編劇,不是拍那種下三路的。”

同樣是在2014年,愛奇藝也推出了一部同類型網劇《靈魂擺渡》,其監製郭靖宇在傳統影視行業積累頗深。生於涉案內容稀缺的時代,這兩部劇都大獲成功。

技術變革帶來了管道的變化,而新管道在剛出現時往往缺乏監管。拍在審查制度下無法上衛視,但觀眾又有強烈需求的題材,是視頻網站彎道超車的捷徑。

20155月,單集製作成本達300萬元的《心理罪》播出,又一懸疑劇集獲得成功。導演五百記得,那時視頻網站進行過各種商業化探索,“《心理罪》居然是按分鐘賣的。”因為還不太熟悉行業,和傳統影視人合作,平臺的人往往就一句話“拜託了”,並不敢介入太深。

一個月後,當時還在網易娛樂做記者的製片人梅子笑,跑了趟上海電視節,記下了網劇爆發時的景象:2014年,大家熱議的還是於正和瓊瑤的官司,論壇上嘉賓頻頻被問及“做網劇是不是感覺很low”2015年,大IP價格瘋漲,率先投身網劇領域的侯鴻亮和蔡藝儂成為最搶手的嘉賓,屢屢被邀請介紹製作網劇的經驗和看法。儘管那時二位的《他來了,請閉眼》和《無心法師》還沒播。

用資金換時間是平臺當時唯一的策略。2011年,Netflix勸說大衛·芬奇和自己合作《紙牌屋》,靠的就是提前支付的1億美元製作費。這樣算下來,《紙牌屋》的單集成本高達400萬美元,遠高於美國一般電視劇的單集製作成本——150萬至200萬美元。

幾年後,這個故事在中國迎來翻版。2014年,愛奇藝以單集500萬元的製作成本,拉來了當時因《古劍奇譚》一夜爆紅的李易峰和歡瑞世紀,投拍大IP劇《盜墓筆記》。這一成本已經遠超傳統電視劇。

所幸重金砸出了水花——2015年上海電視節期間,《盜墓筆記》因主演李易峰和楊洋的到場,發佈會的工作證被炒至上萬元。同年73日,《盜墓筆記》VIP全集上線,因為暫態湧入的付費會員過多,伺服器崩潰。5個月後,愛奇藝宣佈當年會員數量翻了一倍,突破千萬。

《盜墓筆記》的成功震驚了全行業。20159月,騰訊宣佈成立企鵝影業(後改名為企鵝影視),現場直接甩出《鬼吹燈》系列共8部小說的版權,引來台下一陣驚呼。

同年,阿裡巴巴宣佈收購優酷土豆,曾經的視頻行業老大終於被收編。一直背靠百度的愛奇藝也迅速發力,憑藉《盜墓筆記》暫時領先。眾神歸位,BAT擴張文娛版圖的野心昭然若揭。

BAT三家之外,樂視視頻、搜狐視頻等也在一旁虎視眈眈。2015年底的《太子妃升職記》,引發全民追劇熱潮,時任樂視網首席行銷官兼CMO的張旻翬對媒體誇下海口,“《太子妃升職記》目前盈利保守已過億元,第二部正在籌備中,大電影也即將在春節後進入籌備階段。

在各家用大手筆把網劇轟進大劇時代後,拼刺刀的時刻終於來了。

2016~2017年:諸侯爭霸,版權大戰終結

在不少傳統影視人眼中,互聯網巨頭是繼煤老闆之後的下一個金主。但這位金主給錢可沒那麼爽快。“我很懷念煤老闆,他們從不干預創作,除了要求找女演員外,沒有別的要求。”2018年,編劇汪海林直言。

一次著名的戰役發生在2015年底。在某論壇上,一剛入局影視行業的互聯網公司的高管語出驚人,表示今後不會再請很多職業編劇,而是把IP的貼吧吧主和一批網文寫手集中起來,分組寫故事,“像殺人遊戲一樣不斷淘汰”,最後留下最好的故事,請大導演和專業編劇改編。

專業編劇們怒了。董潤年認為這是養蠱式劇作法,踐踏了人的尊嚴;賈東岩認為該互聯網公司“真正的目的是褫奪版權”。但罵歸罵,大IP改編勢不可擋,嘗試與“不專業的”互聯網巨頭合作,是他們不得不邁出的一步。

搶人才,搶大公司,搶頭部內容……短短幾年工夫,平臺就和頭部影視公司合作了個遍。企鵝影業成立的當天,就宣佈將和侯鴻亮、唐麗君等五位金牌製片人合作網劇。檸萌影業、新麗傳媒等頭部影視公司,也在幾年間與騰訊建立密切聯繫。

經過與大量優秀頭部影視公司的合作,平臺逐漸建立起一套工業化的製片人體系。如今,各大視頻網站內部不僅有專業的劇本評估機制,對劇組的管理也越來越專業。

與傳統影視人不同,平臺希望通過大資料捕捉使用者需求,為受眾提供他們真正想要的內容。一開始,很多傳統影視人對此不以為然,但如今通過平臺大資料分析使用者畫像、説明選角幾乎成了網劇生產的固定流程。

自製劇領域風生水起,版權劇市場卻危機四伏。20162017年,正是“大IP+流量明星”爆款公式最盛行的時刻。《巴清傳》單集售價800萬,《孤芳不自賞》單集售價700萬,《擇天記》單集售價600萬……版權劇的網路版權價格年年創新高,三大平臺負擔越來越重。

為了拿到獨播權,視頻網站往往要開出數倍于衛視的價格。在20163月的上海電視劇制播年會上,《如懿傳》被爆出網路售價高達900/集,江蘇、東方兩家衛視購劇價格則為300/集。要知道,一年前《羋月傳》的價格還是200/集,四年前《甄嬛傳》的網路售價僅為30/集。

20164月,阿裡巴巴終於完成了對優酷的全資收購。傍上金主的優酷立即行動,以兩倍于衛視的價格買斷了《春風十裡不如你》的網路和電視版權。同年,搜狐掉隊,樂視崩盤,視頻行業優愛騰三分天下的局面已定。

纏鬥許久,三家之間的惡性競爭,終於以一種江湖氣的方式殺到台前。20175月,在某影視公司的新劇推薦會上,兩個視頻平臺的版權人員發生肢體衝突。據瞭解,雙方或是因爭搶古裝劇《帝王業》的獨播權而爆發矛盾。

熱鬧了幾年的劇集市場,終於到了不得不擠出泡沫的時刻。

2018~2019年:寡頭割據,競合態勢明顯

300億,250億,100億。這是網傳2018年優酷、騰訊視頻和愛奇藝三家的版權預算。

雖說大家都知道,長期價格戰只會導致雙輸,但砸起錢來還是毫不手軟。劇集領域急需一場視頻網站的雅爾達會議。

但還沒等三家坐在談判桌前,重議行業規則,兩部劇的出現打亂了三家的競爭步伐。憋著一口氣的於正急需用《延禧攻略》證明自己。被壓兩年,播出後遭遇滑鐵盧的《雲中歌》傷了他的心。這次,他不想再為了等衛視檔期而把《延禧攻略》積壓過時。對平臺方愛奇藝來說,放棄上星,選擇提前網播則有著更細緻的考量——後面還有個《如懿傳》呢。

事實證明這一步賭對了。20187月,《延禧攻略》播出後大受歡迎,人們終於發現,純網播劇集也可以獲得不輸於網台劇的影響力。一個月後,又一重磅消息傳來:騰訊旗下閱文集團擬以155億收購新麗傳媒,前提是新麗的《如懿傳》能在大陸順利播出。

這次收購為《如懿傳》曠日持久的定檔拉鋸戰畫下了句號。2018820日,由於時間和政策原因,《如懿傳》終於放棄上星,在騰訊視頻獨播。最終播放量破150億,總算也不辜負大家對它的期待。

先後兩部純網播劇集的成功,讓視頻網站的話語權進一步增強。三年前,多虧了一劇兩星政策的出臺,視頻網站充當了第三顆星的作用。不過,視頻網站要想提前播,必然要和衛視進行激烈的談判。但如今,先網後臺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在《延禧攻略》和《如懿傳》漫長的博弈過程中,優愛騰三家的“雅爾達會議”終於召開了。同樣是在20188月,優愛騰聯合六大製作公司,聯合發出聲明,抵制天價片酬和偷漏稅行為。違規的公司,將進入三家視頻網站和六大製作公司的黑名單,並報給有關部門。

“採購的版權成本從最高時超過1500萬一集,回落到800萬以下。自製劇成本降低主要是因為演員片酬降低,現在頂級演員最高一部劇的限價是5000萬元,而以前曾經超過1.5億元。”在愛奇藝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發佈後的電話會上,龔宇表示。

視頻網站由競爭走向競合,是2018年以來網劇市場最明顯的變化之一,而這也是任何一個行業發展到成熟階段的必然趨勢。如今騰訊視頻和愛奇藝會員數量都已破億,中國長視頻的付費使用者天花板將至。巨頭們的戰爭進入存量深耕階段。

“市場跑馬圈地的時代過了,每一個縫隙都要爭,才能持續增長。在今年的愛奇藝世界大會上,龔宇坦言,過去大家都交了很多學費,如今已經過了非理性階段,全行業都已認識到,搶來搶去沒意義。

這種“聯手壓價”的行為引起了部分製片人的不滿。據《證券日報》報導,如今平臺的定價幾乎都卡在成本線上一點兒,給製片公司留下微薄的利潤,“能怎麼辦?行業不景氣,如果拒絕就真要吃不上飯了。”一位不願具名的頭部劇集公司CEO表示。

隨著平臺話語權的增加,外界逐漸出現了平臺壟斷、走TVB模式的說法。前不久,公眾號“娛理”發文稱“70%演員正在淪為社畜”,直指平臺跟藝人簽長達八年的合約分片酬,“有經驗的演員,平臺分成比例也高達40%。”

但從平臺角度而言,這是平臺深入產業鏈賦能後要求的合理回報。以往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平臺花大資源把一個新人捧紅了,但再找他拍戲時,對方的片酬翻了十倍不止。為了控制上游成本,平臺對藝人經紀領域的介入只會越來越深。

城頭變幻大王旗,視頻網站的收割期已經來臨。但隨著網劇的崛起,曾經幫他們打開自製劇市場的政策紅利,正成為懸于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從2016年起就開始高喊的“網台審查標準統一”逐漸落實。今年以來隔三差五的限古令,明顯打亂了平臺的排播節奏。

監管層面趨嚴,為了順應政策和市場的需求,各大平臺都在加大現實主義題材的儲備。在這類題材上,視頻網站更傾向于和頭部傳統影視公司合作。比如愛奇藝的《我是余歡水》和騰訊視頻的《賣房子的人》,背後就是正午陽光和耀客傳媒。

2014年起,短短五年時間,網劇江湖已陷入存量廝殺。前兩年是群雄四起,後兩年是諸侯爭霸,如今則到了寡頭定義規則,走向非零博弈的時代。這既是互聯網和管道變革的故事,也是權力下放、內容回歸使用者的必然。

互聯網顛覆了內容行業,資本在一旁推波助瀾。平臺之間的戰爭仍在繼續,長視頻平臺也到了該盈利的時刻。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