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度觀察 > 熱衷權謀、宮鬥題材 只能讓歷史劇創作更窄化

期別:復刊第42期    發行日期:2019/09/15
熱衷權謀、宮鬥題材 只能讓歷史劇創作更窄化
出處:亞廣協視界    日期:9/15/2019

 

 

     2018年《延禧攻略》《如懿傳》前後腳上線,在社會上形成一股強勁的追看熱潮,到今年《皓鑭傳》《重耳傳奇》播出,持續吸引觀眾的目光,近兩年歷史題材劇雖然作品不多,卻能頻頻製造收視話題熱點,與其相關的創作問題也成為業界研究和輿論探討的焦點。

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至今,蔚為壯觀的歷史劇創作以富有張力的戲劇衝突、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恢弘壯闊的影像風格以及較高的製作水準為人們所矚目和歡迎,也在電視劇評獎中多有斬獲。但在繁榮背後,部分創作存在程度不同的“權謀文化觀”,這一現象受到了電視劇評論界和文學研究領域的批評。近年來,歷史題材劇創作進一步跑偏——“戲說劇”“穿越劇”短暫紅火,隨後一大批“宮鬥”題材劇以遠較歷史正劇更猛烈的勢頭蜂擁而上。從“權謀文化熱”到“宮鬥熱”,歷史題材劇創作領域這一不良創作趨勢急需引起業界的深切關注。

媒介催化下的類型偏移與內容窄化

歷史題材劇創作從“權謀”到“宮鬥”的類型演變與生成邏輯植根於21世紀以來網路媒體的影響漸大,網文書寫日益走俏,歷史敘事的表現內容發生了從正史到稗史的巨大轉變——正史敘事每每對應著傳統歷史小說寫作,稗史故事則主要出自網路IP改編。文學作品的表現內容也從以帝王謀臣之間的“權謀之爭”過渡到後宮嬪妃的“愛恨糾葛”,由此形成了“歷史正劇—傳統歷史小說—正史—大說—權謀—朝堂—帝王—恢宏陽剛”等多項同構,向“宮鬥劇—網文—野史—‘小’說—後妃—宛曲陰柔”等對應聯繫的轉變。網路文學作為21世紀以來電視劇改編的重要母本來源,借助互聯網的浩大聲勢與傳播優勢,改變了傳統文學版圖與文學的規定性。文學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傳播接受方式,包括審美接受效果,都發生了變化。傳統文學重在“悅志悅神”的美感效應出現被邊緣化的趨勢,網文閱讀的“官感滿足”帶來的“爽感”不由分說地異軍崛起,顯示了媒介之變所引發的藝術之變,也直接推動了歷史題材劇子類型的興衰更替與表現內容的畸變。2013年的歷史正劇《大秦帝國之縱橫》和2017年的《大秦帝王之崛起》播出遇冷恰是歷史正劇式微的有力印證。

從“權謀”到“宮鬥”,歷史劇故事內容趨向窄化的現象為人們所熟知。其中,大多數歷史正劇成了“帝王劇”,而宮鬥劇則進一步窄化為“後妃劇”或“帝妃劇”。稗史化、私語化的宮鬥劇少了史實制約,也決定了該子類型精神格局的狹小。“表現誰”不只是內容或物件問題,還聯繫著創作者的歷史觀:誰創造了歷史?是抱定英雄史觀還是堅持人民創造了歷史?創作者如何看待歷史中的帝王、英雄與人民的關係?這既是唯物史觀的根本關切,也應是新時代文藝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歷史劇中的具體體現。

敘事優勢掩蓋不了精神內涵的缺陷

其實,歷史劇創作並不是一開始就呈現為“權謀”或“宮鬥”為主的面貌,而是與大眾趣味相聯繫的市場選擇逐漸使然。歷史劇在敘事上的優勢又為這種市場選擇提供了基礎。尤其是“權謀”與“宮鬥”內容,都擅長強情節、快節奏,戲劇張力幾乎與特定朝代的權力鬥爭密不可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鬥爭越緊張激烈,劇情越好看。反過來,歷史劇要“有戲”,似乎就越需要挖掘並依賴這些內容。與歷史正劇相比,宮鬥劇在敘事上更具優勢:嬪妃之間的攻訐聯盟、心計手腕與情感心理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依次展開,戲劇事件與人物關係更容易編織起緊迫的衝突,遠較敘事結構相對鬆散的家庭倫理或都市情感劇更有便利與優勢;與職場劇、諜戰劇等類型劇相比,在表現人際之鬥的“純粹”“集中”“扎實”“範圍”及“分量”上,也更勝一籌。

然而,敘事優長、新媒介傳播優勢都不能等同於精神內涵與文化理念的創新,有時反而是逆向而動的,即作品技巧越高妙、情節越抓人,偽裝性就越強,影響也越負面:如有的作品借助歷史影像一再著力美化封建帝王與後妃,不斷渲染封建等級制度與人身依附關係;再如只有強者才能生存,弱者只能遭受滅亡命運的價值立場,在無形中鼓吹了庸俗成功學等不健康的價值取向;宣揚封建腐朽思想,與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進步觀念以及中國現實主義詩文傳統也相去甚遠。

大女主類型是對女性意識的另類消遣

近幾年,宮鬥劇高速發展。其在表現內涵上與歷史正劇有較大分別,在總體趨向歷史虛無主義的同時,顯露出有限的女性意識。《甄嬛傳》中的甄嬛、《羋月傳》中的羋月開始都勇於追求自由與真情,這樣的設置擁有動人的悲劇力量。但令人遺憾的是,隨著劇情的發展,這種女性意識越來越稀薄,創作最終還是落入了臣服於命運安排、沉迷於權力追逐的窠臼中。這一場場“大女主”的勝利,不過是依憑權謀勝出的女性統治者代行封建皇權的一種權宜之變,是對女性意識的另類消遣。

《延禧攻略》更將宮鬥的密度、濃度、情節黏度推向極致。該劇巧妙地表現了帝妃之間近似平常男女般的追逐與撩撥,權力逐漸放下驕傲,有個性的愛情獲得了勝利,小宮女成功逆襲,登頂權力巔峰。這一過程有對人性平等、自由、愛情的嚮往與歌詠,魏瓔珞的個性之中也不無抵抗權力與命運的叛逆意識。這一故事明顯帶有職場生存與競爭的隱喻特徵,也鮮明地顯露出“宮鬥劇”作為大眾流行文化所伴生的妥協性與權變特質,極大地滿足了女性觀眾對“愛情+權力”合體的虛幻想像,也是對封建權力的浪漫美化與曲意逢迎。大眾對這種超級迷夢的代入式沉浸感,恰恰是這種以愛情之名、對封建權力敬服的作品的殺傷力所在。

《如懿傳》延續姐妹篇《甄嬛傳》的悲劇氣質姍姍來遲,但如懿已經不再擁有甄嬛的浪漫愛情。淩雲徹的命運悲劇讓作品具有一種悲情沉鬱的氣質,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宮鬥劇試圖進行自我革新的藝術追求。但該劇與《延禧攻略》狹路相逢,多少帶有反諷的隱喻性,反襯出“如懿”抗拒封建皇權的自由情懷與悲劇美感是如此地生不逢時乃至徒勞。在這場收視較量中,《延禧攻略》憑藉小宮女征服帝王獲得愛情、成功進入權力體制巔峰的大團圓故事以及遊戲化、爽感化的審美趣味,獲得了更多點擊量和話題度,也昭示了宮鬥劇源自內部的自我革新的失敗。

當下中國影視創作處於全球參照系中,世界各國都注重對本民族歷史文化的開掘。中國也需要向全世界展現包容、寬厚、現代、文明的國家文化形象,講好符合新時代精神的中國故事。因此,在現實題材創作增量回歸之時,歷史題材劇創作也亟待走出新媒體新技巧承載陳腐內涵與陳舊觀念的窄巷,正本清源,守正創新,拓寬表現內容、更新文化觀念與創作理念。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