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度觀察 > 尤小剛談影視劇套拍成風

期別:第十一期    發行日期:2013/07/15
尤小剛談影視劇套拍成風
出處:天廣影視《影視資訊快報》總第413期/《解放日報》/圖片引自四海娛樂網與齊魯網    日期:7/17/2013

 

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餘熱未消,其電視劇版《致青春》早已開始籌拍。電影《十月圍城》的同名電視劇,則在6月的上海拍攝正酣。電影熱了拍電視劇,電視劇火了也一樣助推電影:617日,于正的電影《宮鎖沉香》在上海電影節召開新聞發布會,也讓人不得不聯想起此前曾在熒屏收視火爆的《宮鎖心玉》、《宮鎖珠簾》等劇。

影視套拍之風勁吹不止,貌似「多贏」,其實多少也流露出這個行業原創缺乏的無奈。

 

影視雙生意在藉力

 

在《致青春》《十月圍城》《宮鎖沉香》之前,影視圈作品題材互相剋隆並不少見。無論是電視劇《杜拉拉升職記》《將愛情進行到底》《金太郎的幸福生活》《武林外傳》,還是電影《風聲》《葉問》等,都能找到自己的「雙胞胎」甚至「多胞胎」兄弟。

在業內人士看來,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好的題材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和花費時間精力尋找好題材相比,利用已被市場證明成功的現有題材,加以改編和加工要省事很多,套拍的作品也有一定人氣和收視的保障。」一位影視公司的製作人告訴記者:「套拍能夠節約成本,尤其是能夠有效節約宣傳費用。」

華誼總裁王中磊認為,同一題材製作成電視、電影兩種模式是「互相借力」,「將電影套拍為電視劇,可以更好地表達原作者在電影有限篇幅中沒法表達的內容;將電視劇套拍為電影,則可以將高人氣轉化為票房動力。」

 

重複審美易致疲勞

 

「高性價比」幾乎是每一部影視套拍作品的成功法則,但在票房或收視上失利的失敗案例也不是少數。曾經名噪一時的電視劇《奮鬥》,播出時引發收視熱潮,還捧紅了王珞丹、文章、佟大為等一眾明星,但由李晨、董璿等主演的同名電影卻僅收穫500萬元票房。同樣失敗的案例還有《馬文的戰爭》,由宋丹丹、林永健主演的電視劇受到了觀眾的追捧,但改編成電影后僅入賬幾十萬元票房。

儘管有首部作品的人氣和話題打底,但顯然,這些並不足以支撐緊隨而上的「孿生」作品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業內人士指出,對同一題材的二度創作,對於改編者創新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否則極易引發觀眾的審美疲勞。電視劇版《葉問》總導演范小天認為:「創新是關鍵。怎樣能拍出新意,對影視工作者而言是極大的考驗。」

 

原創稀缺套生氾濫

 

儘管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影視套拍的盛行是影視產業化發展的一個特徵,但另一方面,同一題材的反複利用,卻也多少和原創力匱乏有關。導演尤小剛認為,對於影視作品而言,好劇本是最重要的。「小說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等其他藝術形式,這都是很正常的,但同時也顯示出影視原創的稀缺。」

無論是觀眾的需求還是市場的訴求,一個熱門題材的套拍有其合理性。但套拍數量過多、頻次過高,也會助長這個行業的創作惰性,限制創作者的思路和視野,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此外,一些套拍作品倉促上馬、粗製濫造,也不利於影視行業的健康發展。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