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於影響 > 小綜藝大缺口 大陸情景喜劇為何難出爆款?

期別:復刊第74期    發行日期:2022/06/15
小綜藝大缺口 大陸情景喜劇為何難出爆款?
出處:綜藝報    日期:6/15/2022

 

近日,一檔名為《開播!情景喜劇》的綜藝登陸東方衛視。這檔綜藝主打“全中國首檔情景喜劇IP孵化真人秀”路線,六個參賽團隊將通過一系列的競演來爭奪冠軍名額。在節目結束後,獲勝者可以繼續拍攝完整劇集,且該劇將在東方衛視黃金檔播出。這一新穎的模式加上情景喜劇的自身魅力,吸引了不少饒有興趣的觀眾。目前,該綜藝在騰訊視頻上的累計播放量已破1億。

其實,中國情景喜劇行業並不乏優秀作品,《我愛我家》《家有兒女》《武林外傳》等承載著各代人共同記憶的現象級IP不勝枚舉。可近年來,中國的情景喜劇市場卻趨於啞火。對此,不少人都有了一個不約而同的疑問:“為何中國情景喜劇的爆款越來越少了?”而這檔節目的出現,則為這個問題的解答提供了若干思路。

是市場出了問題,還是創作者出了問題?

在節目中,創作者與市場受眾的鴻溝被一再放大,具體而言可以分為兩組矛盾。

其一,是慢節奏的作品陪同感與快節奏的消費需求的矛盾。

在第一期節目中,曾拍攝了《武林外傳》《炊事班的故事》等知名情景喜劇的名導尚敬,帶著一班新人來到賽場,不想作品剛播第一集就遭遇了質疑。

節目中,其劇情推進節奏成了評審團的集火點:一些年輕人直言“看不懂”、“不喜歡”、“有點無聊”,而市場團的評審則更為犀利:“這部劇在東方衛視播第一集就沒有收視率了,觀眾不會給你更多機會。”

面對這些質疑,尚敬導演並不完全認同。根據他的觀點,如今的情景喜劇市場變得急功近利,大家都想著立竿見影,卻忘了情景喜劇所帶有的獨具一格的陪伴感。

這也就揭開了第一組矛盾:在快節奏的時代下,觀眾的注意力越來越容易分散,短視頻在帶來高度感官刺激的同時也在一點點消磨受眾的耐心。這個問題不僅是情景喜劇所擔憂的,也是綜藝所憂慮的。就在兩年前,騰訊綜藝就提到了“快節奏、精而巧”的小體量綜藝發展方向,並在這兩年裡反復實驗,力圖在快節奏的敘事裡找到為用戶提供長久穩定的情緒價值的合適綜藝形式。

但情景喜劇自身與“慢”的緊密關聯,令其在快與慢之間的調和難度增加。一方面是情景喜劇自身的“慢魅力”:由於情景喜劇往往集數眾多,在家家戶戶看電視的時代,一家人可以每天定時坐在電視前邊吃飯邊追劇,情景喜劇也日漸成為家庭活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逐步散發出融合感、陪伴感與溫馨感。

另一方面則是情景喜劇的“慢需求”:有些情景喜劇或許需要觀眾的耐心等待,才能逐漸展現出自己的實力。據稱,經典韓劇《搞笑一家人》在開播初期並無太大水花,直到播到20集才有了起色,到47集才真正為大眾所喜愛,成為國民喜劇。從不大受待見到被接納,這也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

總之,一面是小火慢燉的劇集演繹,一面是兼顧流量和商業化的考量,二者相互抵牾,形成了一組發人深省的矛盾。

其二,則是“高級感”與市場的矛盾。

在情景喜劇的劇評中,有一個很微妙的詞,那就是“高級感”。不論是贊成者還是反對者,都有可能用該詞來形容一個作品。在第二期節目中,吳彼團隊就陷入了這一爭議中。

節目中,吳彼亮出了自己的觀點,即“情景喜劇應該是一門藝術,而不應該是營生”。

既然是當做藝術品,其作品難免也會沾上藝術感、高級感。劇中大量的歌舞表演,幾乎給人以音樂劇或話劇的錯覺。

這也就引發了市場需求與“高級感”的矛盾:評委英達導演直言,他們的成果不是情景喜劇,反倒像一個音樂劇,讓觀眾都“喜”不起來。其競演對手孟鶴堂也表示,比起高大上的歌舞音樂,觀眾想必還是更喜歡用接地氣的包袱來推進劇情。

換句話說,把情景喜劇當做藝術來雕琢,形式不老套但市場接受難;如果純粹把情景喜劇當營生,形式內容雖然有老套的傾向,但有更大概率博得觀眾歡心,市場接受度或許更高。

是遵循用戶思維、做出“營生氣息”較重的產品,還是保持情景喜劇的“藝術骨氣”、堅持做有高級感的作品,這成了另一組值得考慮的抉擇。

樂此不疲的形式創新 可以成為集中發力點嗎?

除了市場的矛盾外,情景喜劇的創新也是一大令人頭痛的問題。

節目裡同樣圍繞著英達和吳彼之爭展開熱議。前者堅持創新必須基於優質的內容,而非投入於稀奇古怪的形式;後者則堅信,既然內容已經很難突破經典喜劇的天花板,那就必須反復在形式上創新試錯。

其實,形式創新和故事內容並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關係,二者可以並行不悖,但在關係的把握上,還需把握主次。無論如何,真正把觀眾鎖定在螢幕前的還是故事本身;任何一場劇中,內容是根、形式是葉,可以在小範圍內修枝剪葉、探索形式創新,但不能成為整個行業常態。唯有穩住根基,才能收穫枝繁葉茂。

在這一點上,《愛情公寓5》在某種意義上算是一個反例。在開播前的宣傳預熱裡,其反復強調會有新的形式和大家見面,吸了一大波期待值。結果開播後一看,各種歌舞元素融進來了,可劇情卻平平無奇、笑點勉強,給人一種“劇情沒得吹了才會吹形式”的感覺。

總之,形式的創新不可脫離故事內容而存在,也不可淩駕於內容之上。創新更不應成為低質劇本的遮羞布,如果沒有一個扎實穩健的劇本,無論在形式上怎麼翻花,都是治標不治本。

經典情景喜劇緣 何能成為經典

縱觀大獲成功的情景喜劇,其實離不開以下三點,這也可以為未來的情景喜劇發展提供靈感。

其一,真實感。

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情景喜劇,無論是人物還是故事背景、情節發展,都要讓觀眾找到現實的投影。

例如背景帶有武俠色彩的《武林外傳》,劇中從英雄夢中逐漸醒來的小郭,像極了年少時做著盪氣迴腸的大夢、後來在社會打磨中逐漸成熟的我們;而國外名劇《生活大爆炸》,劇中的萊納德即使身為科學家卻仍自卑敏感,用了十多季尋找母親的愛與肯定,終於在最後和母親和解,這也與許多存在代際溝通障礙的觀眾相似,也讓觀眾能夠消解角色身份與自己的代溝,加深代入感。

其二,自然感。

現在有些喜劇編劇一想到“好笑”,就條件反射,要麼限於口頭語言上的諧音梗、網路爆梗,要麼限於誇張甚至裝瘋賣傻的動作舉動,要麼限於生硬的情節誤會,要麼限於人物外形上的誇張扮相。一句話,笑點非舊即硬,製作團隊自娛自樂,觀眾卻笑不出來。

但具有自然感的笑點,往往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比如韓劇《搞笑一家人》中最知名的羅文姬撒嬌片段,平時力大如牛、常和老伴拌嘴的奶奶,突然間產生了反轉,像小女生一樣撒嬌,這種強烈的對比效果就增加了很多笑點。至於《生活大爆炸》,謝爾敦更是憑藉出人意料的言行舉止製造了無數笑料。這些都在意料之外,但由人物做出來又不顯得脫離實際,不會給人以“裝瘋賣傻”的突兀印象。

其三,共鳴。

如今許多劇集,總給人一種“過於想追求共鳴最終卻事與願違”的感覺:立意選題喜歡聚焦於大熱話題,比如年輕人工作壓力、情感壓力、婚姻壓力,仿佛生怕被安上“不關心時事、不接地氣”的帽子。

問題是,這些題材看似接地氣,但一旦表現不好,反而增加了生硬感和疏離感,使得觀眾像在看哈哈鏡一樣,弄巧成拙。

其實,情景喜劇不一定非要著眼於這種宏大社會議題才能引起共鳴,有時候一點不經意的小事也能讓觀眾感同身受。《生活大爆炸》《武林外傳》《愛情公寓》在幽默中喚起了人們對愛情、友誼與成長的嚮往;《我愛我家》《搞笑一家人》《家有兒女》則囊括了人們對家庭生活的親切感。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