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於影響 > 《人世間》為何能吸引觀眾一看再看

期別:復刊第72期    發行日期:2022/04/15
《人世間》為何能吸引觀眾一看再看
出處:亞廣協    日期:4/15/2022

 

  為央視的開年劇,改編自中國當代作家梁曉聲同名小說的電視劇《人世間》播出後,創下央視一套黃金檔電視劇收視率近八年新高。這部講述三代普通中國人命運變遷的人民史詩,感動了億萬觀眾。最近,《人世間》在江蘇衛視二輪播出,熱度同樣居高不下,豆瓣評分穩定在8.1分。

 關於《人世間》的分量,還有很多注腳:原著長篇小說《人世間》曾以高票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在《人世間》開機的第一個月,迪士尼就買下了該劇的海外發行權;在近日召開的“從文學到影視——《人世間》”座談會上,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稱讚它是“人民史詩的力量,人民美學的勝利”……

改編與拍攝劇本看哭導演

 201712月,梁曉聲創作的長篇小說《人世間》出版,分為上、中、下三卷,篇幅達115萬字。故事從20世紀70年代講到21世紀10年代,以北方某省會城市某平民社區為背景,以周家的生活軌跡為線索,全方位描寫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以及十幾位普通人跌宕起伏的人生路。20198月,《人世間》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李路是《人世間》的導演兼製片人,曾因執導《老大的幸福》《人民的名義》《巡迴檢察組》等劇獲得業界認可,尤其擅長拍攝現實主義題材劇。四年前,李路要尋找新的拍攝題材,“讓朋友給我找一部偉大的作品”,有人向他推薦了小說《人世間》。李路回憶,自己七年前曾買過一部工人題材小說,找了一圈編劇,沒人敢接這份工作,最後到期被收回了版權。直到看完了《人世間》,李路不願意再錯過,馬上約梁曉聲見面。

 李路與梁曉聲談了一下午,彼此交換創作初衷。李路說:“梁曉聲有家國情懷、有擔當、有悲天憫人的氣質。”一拍即合後,梁曉聲欣然授權李路拍攝自己的心血之作。

 《人世間》的第一編劇,是曾創作《牽手》《中國式離婚》《新結婚時代》等劇的王海鴒,她花了三年時間打磨劇本。原著故事寫到2008年,而電視劇要寫到2016年。王海鴒創作了新人物,並延伸劇情。李路回憶,兩年前的疫情期間,他回到北京後,看王海鴒寫的前十幾集劇本,從晚上看到天亮,多次流淚,“我給她發了一條語無倫次的長微信,對劇本大加讚賞。”據說,王海鴒後來每當創作累了,就會把這條微信拿出來讀,鼓勵自己寫下去。之後,李路帶著主創在拍攝期間再次打磨劇本,“我們白天拍攝,晚上圍讀劇本,直到關機前一個月才修改完成劇本”。

 雖然李路是南京人,但他的童年和青春在東北度過,對作品中東北故事的表達早已心中有數,“難點在於靠細節去吸引觀眾,但做好細節也是應該的”。劇組在長春的農博園和會展中心搭建了幾萬平方米的攝影棚,構建劇中主場景——光字片區,用75000米燈光線,鋪了幾十卡車的黑土。李路透露,道具庫有一萬多平方米:“演員身後的掛曆,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產物,時間一點都不能錯。劇中的傢俱、用具、電風扇的價格、收音機的款式都要符合時代特徵。例如,牆皮要做成脫落的風霜感,報紙要進行煙熏做舊處理,我們還買了很多具備時代感的插曲。”

《人世間》拍攝歷176天,李路最早去片場,最晚收工,每天睡三四個小時,身體透支:“我是事必躬親型導演,管群眾演員,甚至空鏡頭,就連B組拍的戲,拍完我看完通過了,他們才能繼續進行。我們圍讀劇本之後,我發現戲要調整,就得重寫。”

角色與解讀 故事絕對寫實

《人世間》講述了光字片區的生活,具體圍繞周家三兄妹周秉義、周蓉、周秉昆的人生故事展開:父親周志剛在西南參加“大三線”建設,長子周秉義響應國家號召成為第一批下鄉知青,長女周蓉追隨詩人丈夫遠赴貴州鄉村,周家只留下小弟周秉昆與周母相依為命。在50年的歲月裡,周家人的命運與時代變遷相交織,周秉義大學畢業後從政,在大刀闊斧的改革中經歷仕途沉浮;周蓉獲得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卻情路坎坷。周秉昆與美麗又不幸的鄭娟相濡以沫,經歷下崗陣痛和“下海”挑戰,在平凡歲月裡扶持鄰里親友共同前進。李路坦言:“劇中的故事絕對寫實,無論是事業還是愛情,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事。”

劇中,周秉昆領銜的“六小君子”小團體經歷了聚散離合、友誼演變。有觀眾稱讚《人世間》是中國版的《請回答1988》。李路表示認同:“我們這部劇和《請回答1988》有同樣的功效。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孩子多、物質貧乏,人的情感相對簡單,朋友和鄰里關係相對純粹。‘六小君子’這種關係在當時很普遍,叫‘把兄弟’。他們在精神上、情感上相互扶持。”

《人世間》中有這樣一段表述引發全網熱議:“自古以來,孝分兩種——養口體、養心智。伺候在父母身邊,照顧衣食住行是養口體;遠走高飛有所成就,父母以此為榮是養心智。”劇中,陪在父母身邊的小兒子周秉昆是養口體的代表,而離開父母事業有所成的哥哥周秉義和姐姐周蓉是養心智的代表。李路說:“我們拋出問題給觀眾探討,我關注了評論,有人培養孩子貢獻社會,但回家的次數掰著指頭數得過來;有人指望生個憨兒子留在父母身邊;有人則認為獨生子女要同時承擔心智和口體太辛苦,還不如多生幾個孩子。”

劇中的愛情觀也引發了觀眾熱議,三兄妹各自的愛情都帶著一股義無反顧的勁頭:周秉義奔赴階層不平衡的愛情;周蓉奔赴落魄詩人的愛情;周秉昆不顧全家反對,執意與命途多舛的鄭娟在一起。李路說:“那個時候,無論是愛情、工作還是為人,就兩個字——純粹。向陽而生,隨心而去。愛情沒有理論依據,但劇裡的主人公都有自己的理論。例如,在困難面前,周秉昆和鄭娟夫婦之間的同心同德、不離不棄、善始善終、潛移默化,背後是中國五千年不滅的家國構架。”

此外,觀眾透過周家三代人的經歷和故事,重溫了半個世紀以來中國走過的道路,理解其中的變化和成就,從而讀懂社會變革的內在動力。劇中人物傳達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思想理念,改革開放中的解放思想、銳意進取,以及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追求。李路說:“我們當下看似社會結構、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但本質上的情感沒變。”

 關於劇中李素華、鄭娟、周蓉、喬春燕等女性角色,李路也十分欣賞:“她們是黑土地上堅韌、堅強的東北女性,身上有中國傳統女性的傳統美德,有對家庭、友誼的擔當和付出。”

選角與表演 合適就是尺規

 《人世間》的演員陣容可謂是清一色的演技派,飾演周母李素華的薩日娜,飾演周父周志剛的丁勇岱,周秉義、周蓉、周秉昆三兄妹分別由辛柏青、宋佳、雷佳音飾演,集齊飛天獎、白玉蘭獎、金鷹獎等表演獎項“大滿貫”的殷桃飾演周秉昆的妻子鄭娟。

 談及選角,李路說:“這些年,我基本保留了導演、製片人的選角權力,主要尺規就是合適。我們不是一部流量戲,不需要從流量角度考慮選角。《人世間》的演員眾多,大的演員、小的演員都合適,非常難得。”

 李路坦言,劇中演員都是他逐個敲定的,例如,他提前一年去上海,約定了宋佳;他去上戲找了雷佳音的班主任,讓騰訊影業、新麗傳媒等出品方都去找雷佳音聊合作。“辛柏青、宋佳、雷佳音、殷桃這四大主演我之前都不熟。這部劇拍攝了一個月,小宋佳和辛柏青由於檔期問題都還沒進組。當時我告訴自己,‘一切都是註定好的,不要著急,沒有問題’,最終他們都來了。通過這次合作,大家成了很好的朋友”。

 《人世間》播出期間,演員憑藉精湛演技帶著相關話題頻繁登上熱搜榜。其中,雷佳音繼去年的《功勳》於敏單元之後,用精湛演技將周秉昆恪守本心、兢兢業業的底層小人物形象詮釋得入木三分。李路表示,雷佳音就是所有主創心中的周秉昆,“雷佳音從形象到氣質,人畜無害。他能把人性的閃光和質樸集合到一起,基本功扎實,角色塑造性非常強”。李路也見識到了殷桃的厲害:“她很多年前就把電視劇的獎項拿了個遍。她很認真,劇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創作手記。同時,她塑造人物的能力也很強,雖然身為重慶人演東北女孩突破挺大,但完成度很好。”

 配角的演技也獲得了觀眾認可。李路舉例道,鄭娟弟弟鄭光明身上有很多表演難點,他是養母撿來的孤兒,是瞎子,是非常懂事的小大人,身上有包袱,但小演員韓昊霖的臉部表情和臺詞都十分到位,“‘媽’‘姐’一喊,哭戲真是揪心”。觀眾對韓昊霖並不陌生,此前其經典角色是《慶餘年》裡的“小範閑”,沒想到幾年之後,又通過《人世間》記住了他。

 此外,陳道明擔綱了劇中旁白的配音工作。李路看重陳道明聲音的高度,冷峻、乾淨又有韻味。李路坦言:“由於我們是朋友,請他過來幫忙不難,沒有費周折就答應了。”

出圈與傳播 不要低估觀眾

《人世間》的首播創下央視收視率新高,該劇在江蘇衛視二輪播出時的收視率同樣搶眼,劇中相關話題持續登上微博熱搜榜。對於該劇的火爆,李路坦言播出成績在主創預估範圍內,但還需要長尾效應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破圈,“我很高興90後、00後真正喜歡看他們父輩、爺爺輩的生活”。

如何吸引年輕觀眾收看厚重的、有深度的電視劇?李路覺得,現實主義題材劇的受眾群一定是全域、全年齡段:“我們做電視劇只靠好品質,沒有刻意為吸引特定圈層做過工作。拍戲之前,我會跟我孩子聊聊,吸收一些年輕人的思想,但我們不會開研討會討論如何專門吸引哪群人。扎實的內容會讓各個年齡段的、心智健全的、有才華的、渴望瞭解歷史的觀眾來看,會打破年齡界限。我們不要低估年輕一代,只要拍得夠誠懇、夠好看,他們就會喜歡、會關注。觀眾是聰明的,有審美能力的。”

出海與視野 講述毛茸茸的生活

 “電視劇出海”是近年來老生常談的話題,該劇的不少出品方曾廣泛參與推動電視劇在海外播出。例如,新麗傳媒曾通過迪士尼海外發行網路,將熱播劇《我的前半生》《流金歲月》等發行到更多國家和地區,同時安排電視劇在迪士尼自有流媒體平臺上播出。《人世間》開拍僅一個月,就被迪士尼預購了海外獨家發行版本權。李路說:“當時,我在片場告訴所有主創,每個鏡頭、每句臺詞都要有國際視野。我們最起碼要從國際表述的角度更好把握拍攝關,思考外國人如何看待我們這50年的變遷。”

李路解釋:“我們現在所說的國際視野,就是劇集的品質要一流,講述的故事要平實、真實。全世界的愛恨情仇都一樣,如果我們想去教化誰,會起到反面效果,所以要把故事講得生動,貼近人心,有毛茸茸的生活質感。”李路希望讓外國人看到中國的、社會的、人的巨變,“表達要準確,要有更高的品質”。

有網友擔心海外觀眾難以接受現實主義風格鮮明、講述“五十年中國百姓生活史”的《人世間》。對此,李路解釋稱:“不是我們要選擇它,是它選擇了我們。文化引進和文化輸出是對等的。這些年來,我們引進了很多西方優秀的影片、劇集,也是時候做點我們本土的好作品給西方人看看……要讓人家看到中國人的風貌,感悟到中國用了四五十年超越了資本主義世界三四百年的發展的原因。”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