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於影響 > 整治「飯圈」亂象 遏制流量至上歪風

期別:復刊第66期    發行日期:2021/10/15
整治「飯圈」亂象 遏制流量至上歪風
出處:亞廣協視界    日期:10/15/2021

 

針對“流量至上”不良傾向、“飯圈”(粉絲圈子)部分極端非理性亂象、數位知名藝人出現失德違法問題等,中宣部、中央網信辦、文旅部、國家廣電總局等多個部門近期出臺一系列整治舉措,對文娛行業的市場秩序進行整頓,遏制了一些不良網路風氣。專家表示,系列整治將對此後文娛生態產生深遠影響。除了國家監管層面的重拳出擊之外,還需文娛行業各方努力,如藝人自律自愛、粉絲理智追星、平臺盡職引導等,讓流量向上向善、發揮出正能量。

“唯流量論”破壞行業生態

 8月末的一個清晨,從事廣告行業的吳女士習慣性地掏出手機,準備進入微博、尋藝、百度、騰訊等平臺的明星榜單,為自己喜歡的偶像簽到打卡等。突然有朋友發資訊提醒她:“我們不用做這些資料了,明星藝人相關排行榜取消了。”

今年6月,中央網信辦開展“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重點打擊誘導未成年人應援集資、高額消費、投票打榜、互撕謾駡、造謠攻擊、人肉搜索、攀比炫富、奢靡享樂、雇水軍、刷量控評等行為。827日,中央網信辦又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通知》,明確提出取消明星藝人榜單、嚴管明星經紀公司、規範粉絲群體帳號、不得誘導粉絲消費、嚴控未成年人參與等具體措施。隨後,微博、騰訊、抖音、百度、尋藝等平臺紛紛下線明星藝人相關排行榜單。

近年,話題度、曝光率、粉絲活躍度等資料被認為是衡量明星影響力的重要指標,各項攀比時有發生。業內人士指出,粉絲為偶像投票“刷資料”,為的是讓偶像在各類排行榜的排名更靠前,從而簽到更好的商業品牌、獲得更好的影視資源等。“流量經濟”的邏輯是流量資料越高,商業價值越大。

重慶工商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殷俊說,“流量”原本是反映輿情熱度的重要指標,客觀公正的網路流量有助於社會公眾和使用者篩選和甄別網路內容,關注熱點、追蹤趨勢等。但“流量至上”不可取,當前盛行的“造星”模式導致娛樂業發生“異化”。

“無論是‘飯圈’的擴張,還是流量的膨脹,其實都是移動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社交媒體廣泛興起以來的新現象、新問題。雖然追星現象早已有之,但只有在移動互聯網語境下,才形成了這種偶像依靠流量就能飛速變現的經濟模式。”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蓋琪認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個偶像不需要借助優質作品就可以由資本協助變現。這導致文娛行業降低對藝術水準的要求:就生產環節而言,一些影視創作團隊不再把主要精力放在打磨作品上,而是致力於追捧所謂的“流量明星”;就宣發環節而言,一些影視宣發團隊也不再把主要精力放在介紹作品的藝術風格或社會意義上,熱衷於操控社交媒體和炮製社交話題,在短時間內迅速吸引注意力。

久而久之,粉絲經濟、“唯流量論”勢必侵蝕文娛內容產業。在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文化產業系講師楊慧看來,“流量至上”出現在互聯網時代,通常先“資料至上”,然後“變現至上”,嚴重影響文娛產業的健康發展。良性的文娛行業,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並重。但“唯流量論”使作品的重要程度降低,甚至 “作品無須優秀,只要有流量就好”。影視公司和資本方為保障收視率和票房,傾向於選用粉絲基礎雄厚的明星。而“流量明星”的報酬往往佔據文娛作品成本的絕大部分,這就導致其他製作成本失衡,作品難以優質。

四川大學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王炎龍說,對於“流量”的一味追求和過度崇拜,直接影響整個文化市場的內容品質。如果優質內容無法得到市場認可,一味迎合受眾的劣質內容大行其道,長此以往,劣幣驅逐良幣,可能導致整個文娛市場秩序的失控,對文娛行業的長遠發展造成傷害。

莫讓“飯圈”變怪圈

在追求“流量至上”的錯誤風向下,資本和平臺推波助瀾,一些粉絲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追星。今年5月,某平臺聯合商家策劃的選秀投票引發“倒奶”風波,大量乳製品被粉絲購買、開封掃碼、用作投票後丟棄,造成不少浪費。對流量的盲目追捧還衍生出大量的“資料注水”、流量造假事件。流量靠“刷”,人設靠“造”,評論靠“控”,口碑靠“行銷”……一段時間以來,“飯圈”頻頻出現粉絲非理性追星亂象,粉絲互撕謾駡、拉踩引戰、挑動對立等現象屢見不鮮。

例如,在社交網路中,但凡只要出現跟明星掛鉤的訊息,“飯圈”就開展大規模“控評”,在第一時間進行“列隊式”表白評論及作品宣傳。這些充斥在評論中、讓人反感的模式化內容,往往將網友的真實觀點淹沒,喪失了評論本應展現的真實感與多樣性。

過去粉絲的追星活動更多是個人行為,網路的興起給粉絲的組織提供了便利。蓋琪認為,粉絲如果喜歡一個明星,關注其作品,日常在社交媒體上對其進行一定討論等,這些都是健康的。但如果通過建立一個組織,要求粉絲必須投票、“控評”、買代言產品等,那就是一種赤裸裸的商業套路,對社會有負面影響。

與從前“遠距離欣賞偶像”的粉絲不同,如今“飯圈”呈現出明顯的組織性和群體性。王炎龍說,“飯圈”亂象頻發,究其原因主要有:網路匿名性削弱粉絲的自我約束力,社交網路傳播速度快、範圍廣,粉絲非理性的情緒容易擴散蔓延;資本市場操縱,刺激粉絲群體進行非理性消費;藝人團隊縱容,無視或放縱“飯圈”罵戰等行為;藝人後援會、“職業粉絲”、“行銷號”等煽動粉絲情緒,設立“集資”“反黑”等組織化目標,利用各種規則、話術促使粉絲為藝人刷評論、做數據等;普通粉絲盲目從眾跟風,容易產生情感衝動,缺乏自己的判斷力,從而產生非理性行為。

在殷俊看來,這些問題給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中國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發佈的《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通過互聯網進行粉絲應援已成為未成年線民的新型網上社交與休閒娛樂活動。“飯圈”亂象會給粉絲的認知、行為等造成不良影響,有些平臺誘導青少年為明星“刷資料”、消費等,會使青少年的價值觀與消費觀造成偏差。

根治必須多管齊下

整治“飯圈”亂象,並非單純地治理偶像或粉絲,關鍵在於整頓“飯圈”背後的灰色產業鏈。艾瑞諮詢發佈的《中國紅人經濟商業模式及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粉絲經濟關聯產業市場規模超過4.1萬億元。在“金融資本—偶像—粉絲—商業平臺—娛樂經紀—行銷機構—廣告商—廠家”產業鏈條上,各個利益集團盤根錯節。“‘流量偶像’是整個產業鏈中最顯眼的代表符號,‘飯圈’良性發展需要整個‘流量偶像’產業鏈的矯正。因為涉及的相關方很多,要根治須多管齊下,各方形成合力。”楊慧說。

讓“飯圈”良性發展,首先需要藝人及其粉絲共同努力。殷俊說,移動互聯時代,“飯圈”中的青少年比例越來越大。因此,偶像應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引導粉絲理性文明追星,及時制止不當行為。從粉絲層面看,首先要過好自己的生活,理智追星,提高資訊辨別能力,不要一味採取非此即彼的對立姿態。讓追星發揮正向價值,讓更多流量向上向善,才是“飯圈”良性發展的正道坦途。

滌清“飯圈”亂象,還需要平臺機構承擔責任。在蓋琪看來,無論是投資以“流量明星”為核心的產品,還是建立各種以“流量明星”為焦點的榜單,或者是培育粉絲團體等,很多時候背後都有互聯網平臺的身影。“互聯網平臺近年來的迅速發展客觀上促進了影視文娛行業的繁榮,但在主觀上,互聯網平臺還應加強社會責任意識,這是非常現實和迫切的問題。”蓋琪說。

日前,中宣部印發《關於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壓實平臺責任,打擊“流量至上”,維護行業良好生態;打擊各種形式的流量造假行為;嚴格各類熱搜榜單管理,優化內容推薦演算法;切實履行監看責任和管理責任,對管理不到位的網站平臺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想要正本清源,需探索長效整治和規範機制。王炎龍認為,引導“飯圈”健康發展、良性建設,還要規範資本市場,打擊“天價片酬”,革新“唯流量論”盈利模式等,消除“飯圈”非理性消費滋生的土壤,關閉刺激粉絲競爭性消費的投票榜單等。近日,國家廣電總局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明確提出反對“唯流量論”,要求廣播電視機構和網路視聽平臺不得播出偶像養成類節目。選秀類節目不得設置場外投票、打榜、助力等環節和通道,嚴禁引導、鼓勵粉絲以購物、充會員等物質化手段變相花錢投票。

根治亂象的關鍵在於管理,也並非一朝一夕就能見效,需要長期持續性的內容管理,應通過正能量的文娛作品引導粉絲,完善多維度評價體系,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有專家表示。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