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於影響 > 「限韓令」漸鬆綁 韓流文化是否能再風靡市場?

期別:復刊第44期    發行日期:2019/11/15
「限韓令」漸鬆綁 韓流文化是否能再風靡市場?
出處:傳媒圈    日期:11/15/2019

 

 

【大陸】

最近韓國娛樂文化相關的消息頻繁,韓國偶像lisa擔任愛奇藝選秀節目《青春有你2》的導師;央視與韓國TJ Academy Inc 簽定合約,韓國明星、模特將參加中央電視臺的綜藝節目《我要上春晚》。

更有消息稱,“限韓令”已經開始小範圍內解除,允許韓星在中國舉辦見面會。更有多位元韓國組合成員在中國的日程已經爆出。

這樣的消息先讓一部分牆頭在韓國的粉絲們激動起來,也讓一些中韓合拍劇的劇粉們提前期盼。為此骨朵專門詢問了一部中韓明星合拍偶像劇的製片人,對於以上消息對方的回答態度表現模糊,既沒有否認,但也非十分肯定,只是表示“好像是的”。

種種跡象表明,韓國文化要重新進入內地市場,但三年過去,中國娛樂市場結構已經發生變化。回顧此前的中國娛樂市場,“韓國文化”於千禧年進入中國,尤其以韓國明星、偶像明星、電視劇為主的內容對中國市場產生影響,形成屢屢風靡的現象。

但隨著2016年政治事件影響,韓流文化逐漸降溫。三年之後,中國影視已經迅速發展,再加上中國受眾心態變化,和國產偶像文化發展,媒介權力分化等客觀因素。倘若可以再回來的韓流文化,面對中國市場這塊蛋糕時,或許並不會表現得太自如。

韓流退潮後 女性受眾的心態變了

不過,“限韓令”解除或許還是一件相當樂觀的事情。

有消息稱,韓國偶像來華規模人數限定在幾百人左右,小型的簽售活動此前在中國一直可以舉辦,但大型的演唱會可能性幾乎為零。有人表示“什麼時候中韓合拍的電視劇能夠上臺播出,什麼時候韓國藝人可以舉辦演唱會簽售會,‘限韓令’才算是解除。”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表示樂觀接受“限韓令”解除這件事,在中國知名的論壇上一則帖子的標題引起注意:“不知不覺‘限韓令’已經3年了,大家還習慣嗎?”。這則問題下方的跟帖回復者大多持反對態度,還有人直接說到“習慣了,歐巴們都拜拜了,才發現中國帥哥好多。”

這樣的言論不僅僅存在一個論壇裡,微博上、知乎等主流社交應用裡,不少用戶也對“限韓令”解除表示出不太積極的態度。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因為對韓國明星的態度不再像以往那麼熱衷,認為一些明星來中國“撈錢”“上熱搜”等,還有一方面大家的政治情緒存在,對這件事表現的不再那麼熱衷。

從網友的反應來看,韓流文化缺席的這三年裡,受眾的需求已經通過中國市場補足,韓流文化模式在面對迅速生長的本土模式,似乎正慢慢失去優勢。這就不得不說一說韓流文化面向的受眾們了。

九十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以製造業為主的韓國經濟受到了重創。在這樣的情況下1998年,韓國總統金大中提出“文化立國”戰略,以軟實力發展帶動國家經濟上漲,並出臺和完善了多部法律法規給予支持。

包括偶像產業、影視劇、音樂娛樂等內容迅速成為主要娛樂消耗品,韓國經濟迅速發展,其潮流、時尚、造夢的文化產業迅速席捲東南亞。2000年隨著偶像歌星和《大長今》等劇集播出,韓流文化打開了中國市場,並在長達16的時間裡深深影響著中國娛樂圈的發展,一直到現在影響也一直延續。

這期間,很多瞄準女性受眾群體的娛樂產品得以傳播,比如《浪漫滿屋》《來自星星等你》《太陽的後裔》等影視劇在中國掀起了廣泛的觀看熱潮,用“萬人空巷”形容也毫不誇張。其中《太陽的後裔》這部劇在2016年播出時,也曾傳出憑藉此劇為愛奇藝拉動500萬付費會員的消息。

其偶像團體在“限韓令”之前,中國的受眾關注度從未疲軟過,女性受眾分佈廣泛。也因此一些中國明星遠赴韓國練習,再通過韓國團體出道受到中國市場關注,一些韓國娛樂公司看到中國市場的消費活力,開始注重推行中韓團概念。

比如韓庚的Super junior組合、宋茜的f(x)組合、以及中後期吳亦凡,鹿晗,黃子韜,張藝興的EXO組合,包括此前剛剛解散的Wanna one組合,其中就有中國明星賴冠霖。

這種滿足女性觀眾“美好幻想”的偶像產品與影視劇被年輕追捧。影視劇宣傳的“少女”、“甜美”和“高糖愛情”的瑪麗蘇偶像劇和“滿足粉絲想像”的人設產品批量產出。

但韓流文化退潮,本土文化產品隨著網路視頻等平臺崛起,新內容迅速填充了空缺市場,女性受眾不會一直等待韓流文化。中國女性受眾的觀念早就在經濟、文化影響下發生轉變,這種高甜的、不用思考的作品不再是娛樂“消解品”,主張獨立女性精神、精英主義的劇集反而成為新需求。

也就是說,韓流退潮的同時,女性受眾的心態逐步發生變化。再回來時,它或許已經不再是女性受眾的必需品了。

賴以為傲的偶像文化 剩餘空間不足

再說回到韓流文化的中堅力量,偶像文化和韓劇。

偶像文化是韓流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練習生文化和粉絲文化發展尤為迅速。中國的明星市場和粉絲受到這種文化的影響,可以追溯到韓流文化在中國的鼎盛期,2014年到2016年。

這期間主要盛行的團是歸國四子的偶像團EXO,團體主張每個人的實力不是絕對的突出,但需要有一定的特長。門面擔當、舞蹈擔當、rap擔當等,以優勢標籤區分,以帥氣的面龐和團體的唱跳實力爭取粉絲。同時期中國偶像團體TFBOYS是與之對打的團體,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是“養成”,滿足粉絲的陪伴感、成就感與虛榮心。

從這兒就可以看出,中國市場裡韓飯和內娛飯兩種受眾群體對偶像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一個要求業務能力出挑,一個要求偶像對自己的“重要程度”。兩種需求的不同,勢必造就市場供給不同,這個時候的中國偶像產業正處在蟄伏期。

相同點是他們都是通過電視綜藝走入千家萬戶,一檔《快樂大本營》足以讓所有的年輕人都關注到他們。不同點在於,韓流偶像一茬一茬的出現,但相比之下,本土偶像紅得更長遠。

變化時刻發生,2016年韓流降溫的同時,互聯網影視崛起。以前韓星通過《天天向上》《快樂大本營》等電視綜藝就能迅速地走進中國家庭,但隨著客廳文化瓦解,媒介權力分化,想要不廢吹灰之力的走紅,已經不太可能。換而言之,流量已經不那麼容易被推出來,尤其是中國流量境遇一落千丈的當下。

今年從韓國綜藝《produce101》出道的Wanna one組合裡中國籍成員賴冠霖,從他回國之後的發展路徑就能一窺韓流文化已經逐漸不適應本土市場,以往“一呼百應”的盛態已經成為昨日黃花。

他回國之後,中國的傳媒語境、媒體權力漸漸從電視臺過渡到視頻網站,可以讓一個明星通過一檔節目就能實現走紅的全民性質傳播平臺缺席了。即便現在接到了粉絲心中認為的好IP《初戀那件小事》,搭檔最近勢頭不錯的小花趙今麥,也沒能讓這部劇走出來。該劇碼前骨朵熱度體系網路劇榜第4名,劇和人都沒能相互賦能。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2018年隨著舶來模式下生產的《偶像練習生》與《創造101》的徹底走紅,韓國的偶像明星市場已經被擠壓,中國偶像市場蘇醒了。

用“他山之玉以攻石”形容最好不過。那些動輒億元投入的大型偶像綜藝,結合互聯網文化的這些速食綜藝裹挾著偶像文化,迅速啟動了中國偶像產業市場。坤音娛樂、香蕉娛樂、覺醒東方、樂華娛樂等此前不被大眾熟知的經紀公司,也因為隨著節目熱播而大放異彩,一舉一動都備受市場關注。

坤音娛樂在《偶像練習生》結束後的1個月內就完成了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真格基金跟投;憑藉樂華七子、孟美岐、吳宣儀等偶像熱度,樂華娛樂此前衝擊IPO之路雖然艱阻,但也由此受到資本市場關注。

以往賴以為傲的偶像文化,倘若再次進入中國市場,需要面對的除了媒介管道變化帶來的難題之外,還有來自中國偶像市場的同期競爭。

困於模式內容,韓劇的“速食模式”不吃香

再說韓流文化中的另外一個主力軍——影視劇。

韓國電視劇在中國的聲量下滑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目前表現出來的現象是它的受眾愈發收縮。直面客觀的環境因素受限的同時,韓劇還面臨幾個其他的嚴峻問題。

首先從自身來講,韓劇題材類型中現代劇比較受到國人喜歡,因為注重講述人物情感故事的內容,尤其具有高傳播價值。

           實際上回望過去,曾經在中國引起廣泛討論的韓劇,都是浪漫言情的風格,比如《那年冬天風在吹》《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 等,表現美好男性與女性絕對完美的愛情故事,浪漫的氛圍鋪陳,這類劇迅速俘獲了中國的受眾。

但受困于韓劇題材創新度的影響,韓劇中再沒有高分劇集出現,一些甜寵浪漫的言情劇來去之間的模式與內容沒有太大差別,同質化、套路化現象是不可回避的問題。沒有出現適合目前女性觀眾收看的劇了。

同時期內三大視頻網站加大自製劇投入,中國受眾開始追起了懷舊青春風的酸澀戀情故事,和讓人腎上腺素激升的懸疑劇,故事更寫實的同時,也用現實手法展現日常生活。一些現象劇出現了,今年暑期檔中《長安十二時辰》《小歡喜》等劇集都在反映國劇製作理念的升級。

此外,韓國電視劇在中國聲量迅速下滑,爛尾劇、邊拍邊播的方式逐漸顯露出弊端。開頭高期待播出,結尾匆匆收尾,觀眾投入大量的情感成本,卻在劇集收官之後,迅速耗盡。

去年播出的張娜拉、崔振赫、申成祿主演的韓劇《皇后的品格》,講述的是在君主立憲制背景的韓國宮廷裡發生的一起多角戀故事。這部劇採用邊拍邊播的模式,原本主線講述的是皇后與侍衛長之間相互扶持,共同復仇的愛情。但後來由於和皇帝的角色比較出彩,劇方看到觀眾呼聲,便加大了帝后CP線,結果導致後期劇情邏輯無法自圓其說,最終爛尾。

這部劇在韓國收視率很高,但在中國的豆瓣顯示上僅有1.3萬人打分,和2013年播出的《來自星星的你》中21萬的打分人數,數量相差幾乎20倍。再加上近兩年,國外泰劇、美劇的衝擊,都讓韓劇的輝煌不復以往,它變得更小眾了。

            短短三年時間,受眾心理變化、市場環境變化、自身因素影響,讓韓流文化在面對本土文化時逐漸式微。再回來時,曾經賴以為傲的偶像文化和韓劇作品,面對中國多元內容和娛樂方式的衝擊,它的市場還剩多少,這是需要留給時間去回答的問題。(圖:愛奇藝)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