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於影響 > 打造一座「廣電故宮」

期別:復刊第25期    發行日期:2018/1/15
打造一座「廣電故宮」
出處:汪威江    日期:1/15/2018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發展司日前召開「廣播電視文化資料維護及典藏政策」諮詢會議,本會有幸受邀,謹藉《影響電子報》一隅竭誠建言。

每年歲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 NFPB)都會公布一份「國寶電影」名單,上榜者是民眾在國會圖書館官網提名具有「文化、歷史和美感價值」的美國電影,再由該局聘請專家學者票選出25部,然後納入國家影片登記部(National Film Registry)予以永久性保護。

就維護與典藏的觀點而言,廣播、電視節目由於製作機構眾多,且作品類型及時數浩繁,其難度又遠大於電影片。但儘管如此,仍有對這方面深具熱忱與使命感的個人,無怨無悔地投入這項志業。

在美國,年近七旬的史派樂(Guy Spiller)是位退休電視臺工程師,10年前他發現一批《水手鮑伯(The Sailor Bob Show)》的影音磁帶。這個由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製作的兒童節目,創造出傀儡Gilly鷗、Squeeky老鼠、Paddles上尉、Sparkey和藍鳥先生,從19591969年陪伴史派樂度過最美好的童年時光,主持人每月都收到近萬封信件,水手鮑勃也成為重大兒童慶典活動的例行主角。

但時隔半世紀,這批磁帶的播映設備早已被淘汰;即便找到機器,像史派樂這種懂得操作的技術人員也猶如鳳毛麟角。於是他在家中設置了工作室,上窮碧落下黃泉地四處搜尋骨董節目帶,開始進行數位化工程。

而在臺灣,也有一位類似史派樂的癡人——陳君天,他是資深的電視節目製作人,曾榮獲金鐘獎等17項殊榮。在他的工作室中,珍藏了像是1970年代初期,臺視為白嘉莉量身打造的豪華綜藝節目《銀河璿宮》的節目帶。為了典藏這些珍貴史料,陳君天不惜賣掉位於臺北市八德路上的房產。

史派樂與陳君天的努力與毅力讓人由衷敬佩,但廣電文化資料維護與典藏,卻是項所費不貲、工程浩大且須永續經營的任務,應由國家主導並投入資源,方能竟其功。以法國為例,政府認為無論新聞、歷史紀錄片或文化藝術等節目,均屬國家文化資產而應予典藏,因此在1974年成立國家視聽研究所(Institut National de lAudiovisuel),除承接各公營視聽機構的影片資源,並開始逐年積極收集。1992年更頒布法令,規定所有廣電節目均應送交該研究所典藏運用。迄今,典藏規模已達約900萬小時之譜。法令也規定,公營與商營視聽媒體製作之節目,該研究所必要時均可使用。而因應新興媒體發展,2006年更立法規範典藏法國網站內容。

事實上,政府對於廣電文化資料之典藏,並非始於今日,以2002年行政院公布的《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為例,便包括了〈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2008年該子計畫更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合併為《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計畫中的15項主題,新聞、影音即居其二。而此次文化部針對此主題召開諮詢會議,應係出於精益求精之美意,期盼藉由集思廣益使此宏圖大業盡速盡善落實。

惟廣電文化資料典藏所牽涉之層面,涵蓋資料蒐集、典藏標準、核心技術(例如影音自動化轉檔)、系統工具(例如轉檔程式)、版權所屬、經費預算……等多元層次,文化部宜應參考法國國家視聽研究所、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之成功經驗與典範先例,以及邀集相關領域之學者專家成立專責委員會,以收事權統一之效。

以典藏標準為例,既然廣電節目時數浩繁,便應先建立一套價值判準與典藏SOP。就版權所屬而言,臺灣之傳媒與歐陸之公共服務傳統不同,多數廣電節目皆係民營企業製作,故在所有權、使用權方面,應擬定一套製作方願積極參與之互利共榮機制。

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臺灣會出現一座「故宮」級的廣電文化典藏殿堂。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