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於影響 > 獨立製片人春天來了

期別:第十四期    發行日期:2013/10/15
獨立製片人春天來了
出處:天廣影視《影視資訊快報》總第424期/《中國經營報》    日期:9/9/2013

 

2013年,中國電影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新導演、小成本、類型片等幾個關鍵詞刷新了國產賣座電影的製作規律,一次醞釀多年的行業洗牌開始,大影視公司所習慣的大明星、大導演、大投入的產出模式已經受到了衝擊。

從最近華誼兄弟收購張國立公司70%股份這一事件可以發現,一個明星電視劇公司可以獲得數倍溢價,獲得資本青睞。這也側面說明瞭一點,王中軍看重的恰恰是張國立本人和他背後的團隊價值。如今,許多明星漸漸擺脫藝人經紀的框架,具備單獨拍攝電視劇和電影的能力,這些在中國可以看作是「獨立製片人」的萌芽。

好萊塢電影以前常常會提到一個詞叫「製片人中心製度」,但是在中國,對於「獨立製片人」卻沒有一個概念和共識。中國目前的電影製作基本上分成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是國有企業裡的中影、上影,包括央視,以及民營企業裡產量和作品影響力比較大的華誼兄弟、保利博納和光線影業。第二梯隊以民營企業和合資企業為主;在產量上和影響力上更小的地方性質民營企業屬於第三梯隊。

在中國,大家對於製片人的工作可能並不陌生,因此所謂「獨立」二字則體現在完整的、獨立的生產策劃,以及運作體系方面。比如獨立製片人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和風險,但是也必須賦予其從挑選劇本、演員、導演製作到後期發行所有的決策權。

如今第一梯隊面臨的問題是「導演中心製」「演員中心製」或者「製片人中心製」的權利分配問題,依託在製片廠體系中,善於運作資本的大型電影公司也察覺到了其中的不穩定因素。

如今,電影產業變化最大的是營銷模式、投入產出模式以及觀眾群的定位。我們的創作手法仍舊很單一,大片模式的主要內容仍舊是堆明星、花大錢,這種模式不是不好,而是太過單一,2013年湧現出的可喜苗頭是國產電影開始探索類型片的路子。

國產電影一直與類型片無緣,這和機制有一定關係。電影市場的商業化運作歷史很短,所以我們很長一段時間內摸不准各種類型的脈搏,找不到切實的貼近中國人自己的生活題材和創作方式,很多橋段顯得假大空。

但其實國內觀眾的審美能力是足夠的,只是他們對國產片不很信任,《失戀33天》《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圖》《致青春》《小時代》這些片子的興起,說明現在在國產片中,都市喜劇的這個類型已經逐漸被接受,未來,肯定還會有其他的類型片逐一試水。而這些小成本的類型片,恰恰為獨立製片人提供了價值體現和發展的機會。

另外,導演的名頭已不像之前那麼重要。獨立製片人更願意與有專業背景的、基本功紮實並且有創造力、有實操能力的新銳導演合作。

總之,對於第二梯隊的獨立製片人來講,因為服務對像是觀眾,所以他們更在乎什麼樣的創作機制能夠保護作品,這是有別於大製片人的地方。現在的市場開始允許更多的獨立製片人電影走上院線,與觀眾見面。相信一批高素質的獨立製片人會逐漸崛起,這對整個行業來說是進步,絕非倒退。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