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於影響 > 文化部不只要「守門」更應「開門」

期別:第九期    發行日期:2013/05/15
文化部不只要「守門」更應「開門」
出處:《影響電子報》    日期:5/15/2013

 

 

日前大陸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節目在台引發眾聲喧嘩之際,文化部龍應台部長回應指出,儘管台灣電視節目的資本遠遜於大陸,但創意卻是領先;而這份創意,則是由台灣社會的多元化與活潑化所灌溉出來的。去年底,當各界對《後宮甄環傳》引發的「陸流」現象議論紛紛時,龍部長亦採此主張、持此態度。

由此可見,龍部長與文化部已然嫻悉台灣影視產業之優勢;只不過,在將優勢體「質」轉化為競爭「能」量的過程中,政府的「質能互換」角色與功能仍須加把勁。而這也正是各界對統整舊新聞局、文建會職掌的文化部,所殷盼與期許之處。

根據文化部公佈的統計數據,去年上半年台灣各電視台黃金時段所播出的電視劇,境外劇已經超過50%,且為陸劇、韓劇二分天下之局面。尤有甚者,陸劇以27.22%的比率超越韓劇的26.42%

誠然,從「港流」、「日流」、「韓流」到「陸流」,台灣觀眾的收視脾胃與時俱迭,且正如龍部長所言,中國現階段有的只是大量的資金來支撑華美的硬體設施。但假以時日,「生意」必將在質量上豐富並提昇其「創意」。

未雨綢繆,文化部宜應針對舊新聞局、文建會時代的法規政策,進行通盤檢視與修正,方能將台灣影視產業之優勢,轉化為國際競爭之談判籌碼。

例如在電視劇審查制度方面,舊新聞局時代已取消對境內節目的預審制,對中國大陸節目則仍維持事前審查機制。慮及戲劇節目之潛移默化效果,因此對大陸節目之預審制度自有其必要;然而官方受理劇種僅為文藝愛情、家庭倫理……等十項,敏感的革命、抗戰題材則不在其列。

從「避免遭到統戰」的角度考量,前述正向表列模式或有其杜絕禍患之「守門」效果;但審查的「尚方寶劍」既然握於官方之手,則對事涉敏感歷史觀、價值觀之節目,何妨以「毋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的態度面對?!

消極地「守門」不如積極地「開門」,若能跳脫正向表列的侷限,則未來在ECFA談判的影視文創區塊上,方不致落對方話柄而橫遭「比照」設限。

再如兩岸合拍戲劇方面,現行審查要點雖在大陸劇組來台拍攝方面局部鬆綁,但人員則僅能一次入境;期間若因軋戲、宣傳等原因離台,則須於出境後方能再度申請入境。此項限制,將使許多「大腕級演員」視赴台為畏途。

或有論者以為,此規定可間接保障本土演員之工作權;但事實上,由於時尚感、語言等方面的差異化,即便是大陸拔尖的演員來台,亦鮮能在偶像劇、本土劇等台灣優勢劇種方面,對本土演員構成威脅。相反的卻可能因此產生「海綿效應」,使台灣優秀演藝工作者紛赴大陸尋找舞台與機會。

全球知名的管理大師詹姆斯.莫爾斯曾言:「可持續競爭的唯一優勢,來自於超過競爭對手的創新能力。」而創新,是一種衡時度勢、通權達變的零時差管理。從新聞局到文化部,不應該只是換一塊招牌而已。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