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於影響 > 抗戰劇vs. 真實性

期別:第八期    發行日期:2013/04/15
抗戰劇vs. 真實性
出處:天廣影視《影視資訊快報》總第402期/《瀟湘晨報》    日期:4/6/2013

 

在電視螢幕盛行了多年後,抗日題材劇似乎正朝著武俠化和偶像化的路線越走越遠,徒手撕鬼子繡花針傷人等逆天神跡頻頻上演,各種高富帥橫行,在炮火裡談戀愛似乎也成了一種流行。

45日晚,打造了《亮劍》《狼煙北平》等膾炙人口作品的作家、編劇都梁攜新書《大崩潰》來長沙。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揭露了不少抗戰歷史裡的真相,其實戰場,並沒有那麼多高富帥,也沒有如此多江湖豪俠,在他看來,抗戰題材第一要素是展現真實,別總想著取悅觀眾來加些什麼新鮮元素,觀眾永遠沒法討好

 

舊作《亮劍》 第一版不很滿意,但大家都認同了

 

從《亮劍》到《血色浪漫》到《狼煙北平》,都梁的每本小說都拍成了影視劇,尤其是電視劇《亮劍》,更是成為了不少觀眾心中的經典,曾有網站統計,這部劇在5年內被重播了3000多次。在他看來,寫電視劇和寫小說沒什麼區別,甚至電視劇比小說好做,因為省很多筆墨,人的心理描寫、場面語言等電視劇裡都不需要。

瀟湘晨報:《亮劍》拍了兩個版本,你自己比較欣賞哪一個?

都梁:在我看來,新版的從拍攝、攝製、製作包括裡面的戰鬥場景,應該說是非常精良的,懂行的人一看應該都明白,裡面的槍支彈藥都是沒穿幫的。第一版其實我並不是很滿意,穿幫鏡頭很多,拍攝也是一塌糊塗,但它先入為主了,大家都去關注它的故事性而忽略了這些鏡頭,而且當時的幾個演員都演得非常好,所以就掩蓋了許多不足。全國的老百姓都認同了這一版,以後拍得再好,大家也不承認,就像《紅樓夢》《三國》,再怎麼翻拍,大家還是會喜歡原來的。

瀟湘晨報:聽說要拍電影版《亮劍》,這會不會是在過度消費這個題材?

都梁:現在確實正在籌備,但電影肯定不是步電視劇後塵,因為它只有兩個小時,會充分發揮電影手段,注重的不會是故事,而更注重場面,比如說戰爭。就像《拯救大兵瑞恩》或《集結號》,裡面的故事不重要了,看的就是裡面兩三場的打戲,達到影視的視覺衝擊效果就可以。劇本是由我自己來操作,肯定會進行改編,不會是再次複製。只是我很想能夠拍一個很精緻的戰爭畫面出來。

 

新作《大崩潰》 全景式的戰爭,盡量還原歷史真實

 

雖然幾部劇知名度都非常高,但都梁本人一直很低調,他說自己就是一業餘作家,不靠這個混飯吃,所以創作上也更自由,因為不討好任何人。新作《大崩潰》講述的是豫湘桂戰役的歷史,他也表示,跟《亮劍》完全不同:我不想沾這個作品的光。

瀟湘晨報:據說這次重走豫湘桂,是為了《大崩潰》選景?

都梁:對,我希望拍攝時儘量選取當時發生戰役的真實場景,還原歷史真實。

瀟湘晨報:你有說過,這部作品很難達到《亮劍》的影響力?

都梁:嗯,我也沒有想過複製它的影響力,《亮劍》屬於很討巧的作品,它有43萬字,然後李雲龍往那一戳,那麼多的人物故事都是為他服務,這個人物不豐滿也得豐滿起來,《大崩潰》主要是寫歷史,全景式的戰爭,其次才是歷史事件中的人物命運,是人物為歷史服務,可能它的戲劇性沒有《亮劍》那麼強,會更關注歷史的真相。

瀟湘晨報:那是不是改編的時候會進行加工,加深它的戲劇性?

都梁:當然,大歷史方面的,高層的這些運作,可能都需要刪除,然後就會需要加大一些劇情與故事性。但可能讓所有的讀者都滿意是不可能的事,找到願意讀的那一部分讀者就行了。

 

武俠化?

不動腦子的寫法,沒有穿幫的太少

 

瀟湘晨報:最近大家在討論的一個現像是:抗日題材氾濫,到處都在打鬼子?

都梁:其實這也跟我們題材審核有關,抗日題材比較不受限制,所以大家一窩蜂都去寫了。然後這些編劇、導演為了走新路子,就會按照武俠的路線去寫,什麼徒手撕鬼子、手榴彈炸飛機這種事都出現了。可能這股潮流下去,拍著拍著,柴火都能扔下一家飛機呢!這個沒有辦法,除非有限制。但如果真的打仗這麼容易,也不會要八年抗日了,這些基本上都是不動腦子的寫法。

瀟湘晨報:那你會看嗎?像現在很多抗日劇的穿幫會不會一眼就看出來?

都梁:我很少看,基本上不看,因為沒有穿幫的實在是太少。坦率地說,可能很多導演自己也不懂,就算穿幫了也看不出來,然後被觀眾挑了出來他也無所謂,有的導演就跟我說,我又沒去軍隊呆過,我覺得我不懂是應該的。我就說這話不對,你既然當導演了,你就得做功課,你必須得懂。

瀟湘晨報:在你看來,一個好的軍事題材作品應該符合哪些標準?

都梁:應該給大家真實地表現一段歷史,表達一種參戰軍人的氣質。像《亮劍》裡頭出現的戰鬥,都是真實發生的,除了演員是我虛構的。

 

偶像化?觀眾永遠沒法討好,這是算計的失誤

 

瀟湘晨報:還有一種趨勢是抗日劇偶像化,就是劇裡一堆高富帥在炮火裡談戀愛?

都梁:那個我也看了,他把摩托車騎到戰場,髮型都是現代的,就是在玩酷。很多影視劇裡,國軍軍官穿著筆挺軍服,穿著皮鞋,有空就喝咖啡吃西餐,武器也是精良的美式裝備,個個都很精英。其實哪有這麼好,在整個抗戰期間,中國軍隊除了駐印軍外,從遠征軍、中央軍到各省地方部隊甚至連鞋子都不發,下級軍官和士兵一律穿著自己打的草鞋,國軍的軍裝也是三年一換。194410月龍陵會戰時,作為中國最精銳部隊的第5軍投入戰場的時候,為了向盟軍顯示中國的形象,才特別配發了膠鞋。怎麼可能個個都是皮鞋大衣靴子這麼拉風,這些都很扯。

瀟湘晨報:一些導演的說法是,偶像化是為了吸引年輕觀眾?

都梁:我不同意他們的觀點,在我看來,他們是在討好觀眾,但其實觀眾永遠沒法討好,眾口難調,你做你自己表達的東西就可以了。刻意去討好觀眾中那些品味比較獨特、喜歡高富帥的人,這個面就比較窄了,老年人怎麼辦,中年人怎麼辦,看電視劇還真就是中老年人為主。你討好了一部分人,另一部分就得罪了。我覺得這種就是一個算計的失誤。如果真的有觀眾特別喜歡看高富帥在抗日戰場談戀愛,那我也覺得這些觀眾品味挺淺的,也可以不考慮了,水準太低了。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