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於影響 > 收視率持續走低的省思

期別:第七期    發行日期:2013/03/15
收視率持續走低的省思
出處:天廣影視《影視資訊快報》總第397期/新華網    日期:2/25/2013

 

 

 

央視春晚曾是全國電視觀眾的精神年夜飯。但近年來,春晚收視率一直在走下坡路。據監測資料顯示,2013年央視春晚在央視一套的收視率僅為11.36%,低於2012年的收視率17.37%,以及2011年的18.34%,跌入低谷。

但另一方面,春晚所引發的眾多熱門話題,卻彰顯著它的強大影響力:蔡明的腹黑毒舌、伴舞搶鏡哥、劉謙的找力宏……不少網站還專門開闢了春晚討論區,如百度貼吧就開設了蛇尖上的春晚網頁,讓網友投票選出最雷人造型最搶鏡觀眾等。

不止是春晚,近幾年來稍有影響力的電視節目都會在網路上引起熱議,傳統看電視的方式正在改變,觀眾從被動接受資訊變成主動尋求交流。對不少人來說,互動的意義遠大於收看節目本身的價值。

從這個角度講,收視率已經不再是衡量電視節目成績的唯一要素了。2013年,市場調查研究公司尼爾森將開始在美國電視市場推出新的收視率標準,該標準將第二螢(手機、電腦)上的聊天話題內容作為傳統收視率的輔助。

 

網路資源擠佔傳統電視空間年輕受眾流失成不可逆現實

 

收視率的下降與觀看方式的改變,少不了網路媒體的幕後助推,也與受眾年齡階層的變化密切相關。

相比於守在電視機前的被動等待,從網路獲取資訊的便捷性與可控性,顯然更適應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年輕觀眾都是忙碌的工作族,網路的便捷性和移動性更能滿足需求,多螢生活已經成為現實。愛奇藝數據研究院院長葛承志說。

況且,網路還能為觀眾提供情感表達與釋放的空間。今天的觀眾,尤其是年輕人有更強的表達欲,看電視以外還要及時表達意見,甚至參與內容創作。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副教授唐遠清說,網路使人們在更大範圍內得到回應,實現了共鳴和認同。

相形之下,傳統電視觀眾群體已呈現出老齡化趨勢,年輕受眾的大量流失幾成不可逆轉的事實。為了奪回這片領土,很多電視臺正根據年輕受眾的習慣特點改變節目製作方式。

而美國電視業在這方面走得更遠。美劇《犯罪心理》就曾根據粉絲呼聲拍攝第七季的結局。美國編劇常常會關注網路上粉絲的意見,並依此修改劇情走向。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曹書樂坦言,成熟的電視製作往往重視與觀眾的雙向互動,這是電視生態的變化趨勢。

與此同時,網路媒體也在積極行動。在購買電視臺節目版權之外,視訊網站也開始介入節目製作。

 

電視業革新技術尋求多屏融合未來電視內容將精品化碎形化

 

充斥著「電視將死」的聲音,傳統電視業不可能坐以待斃,正在探索從技術到理念的革新,以擺脫被網路不斷擠壓的生存空間。

據介紹,早在幾年前,歐美電視界就推出了「社交電視」這一概念,試圖將傳統電視內容與社交媒體融合起來,實現邊看邊交流,但推廣並不順利。

目前,國內也已出現網路電視,可以直接聯網收看海量的網路資源。不過,願意「嘗鮮」的電視觀眾對此並不滿意。另一個開發方向是網路電視機上盒。2006年,蘋果公司發佈APPLETV。國內的小米公司也曾在2012年宣佈推出「小米盒子(高畫質網路電視機上盒)」。目前,樂視網聯合央視播控平臺推出樂視盒子,能否成功還有待市場驗證。

電視到底會朝著什麼方向「進化」?葛承志認為:未來的電視只是家裡眾多螢幕中的一塊,和手機、電腦一樣,成為內容的載體,實現多螢共用。從這個角度而言,無疑意味著電視概念的消亡。

不過,也有一些專家對於電視的未來保持樂觀。電視的地位依然不可取代,電視臺應當成為精品媒介內容的主要生產者,只不過現代人看電視的方式會越來越靈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陳剛說。

而觀看方式的改變,也將對電視內容提出新要求,有專家認為節目內容會更碎形化,更符合年輕人的收看習慣。此外,口味的分化也將導致電視製作更加眾口難調。而復旦大學新聞系主任張濤甫教授坦言,將來的電視節目很可能為吸引眼球而變得過度娛樂。」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