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於影響 > 央視紀錄頻道兩周年觀察

期別:第六期    發行日期:2013/02/15
央視紀錄頻道兩周年觀察
出處:天廣影視《影視資訊快報》總第394期/《綜藝報》    日期:1/15/2013

 

 

用鏡頭凝視 讓電視前行。一個國家頻道的兩年,一種電視價值的再發現。兩年時間,不長。在這個江河奔流的大時代,在快速運轉、演進的中國,兩年,真的不長。兩年,也可以很豐富。傳媒產業的語態、市場、競爭合作格局,在這兩年間發生了太多可供大書特書的故事。這其中,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的開播和探索,為這兩年的傳媒軌跡 烙上了深深的藍色印記。

 

紀錄天地之間,紀錄你我之間。

 

201111日,中國第一個全國播出的國家級專業紀錄片頻道、中國第一個全球覆蓋的中英文雙語紀錄片頻道——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正式開播。這是一次對曾經輝煌的打撈——中國電視有過《望長城》、《沙與海》、《遠在北京的家》這樣深度與力度兼具的紀錄片作品。但一度,中國電視界失卻了這種力度。這是一次對當前電視語態的積極修正——在娛樂大潮和快消主義中,央視紀錄頻道通過鉤沉歷史、凝視時代,讓作為第一媒介的電視更為豐富立體、具備時代體溫。

從兩年前的那個元旦開始,自上世紀90代後期開始低迷的中國紀錄片,有了新的「引擎」。而中國紀錄片,也借助國家頻道的輻射力和《舌尖上的中國》、《超級工程》等片的熱播,重回大眾文化的言論場。同時,她開啟了一條中國文化傳播的有效通路。

 

世界不止一面,視界決定眼界。

 

「無處不在的立方體」既是央視紀錄頻道的頻道標識,也傳達著紀錄頻道「多方呈現、多面表達」的價值理念和品牌訴求,用共通的人文情懷承載歷史與現實,用東西方不同的視角觀察世界,用最新的電視技術記錄時代影像。由此,央視紀錄頻道形成了「全球視野、世界眼光、中國價值、國際表達」的獨特氣質。

氣質的「落地」依靠的是一部部精品的推出。《南海號》、《故宮100》、《春晚》、《舌尖上的中國》、《喜馬拉雅大淘金》、《超級工程》、 china.瓷》……兩年間,隨著一部部「紀錄大片」的播出,央視紀錄頻道高端、專業的品牌形象逐漸深入人心——目前,紀錄頻道的中國觀眾規模達到 7.81億,日收看觀眾人數最高近1億;頻道開播第一年,收視份額增長200%,第二年增長率達到83%2011年,紀錄頻道的電視觀眾滿意度位元列全國 所有科教類頻道第一,網路觀眾滿意度在央視所有頻道中排名第一。

在另一緯度,作為國家級專業頻道,引領產業前行和國際傳播既是責任,也是存於其血液中的天然基因。

兩年間,她在國內縱橫捭闔,為產業鋪路架橋、制定標準——凝聚了全國超過200家省、市電視台和電視製作公司,建構起中國最大的紀錄片播出、製作、合作、行銷平台;頻訊發起、參與國際合作,成為「中國價值、全球表達」的新銳力量——不斷參與國際合拍,聘請國際顧問,與海外知名機構簽署長期合作備忘錄,將自製紀錄片推向海外市場。目前央視紀錄頻道英文國際版已經在全球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落地,國際使用者達到3700萬,成為中國電視長城平台中最受歡迎的海外落地頻道。世界各國主流觀眾正在通過CCTV-9 Documentary發現一個真實、生動、立體的中國。

「詩歌是人類最深邃的夢想。」將這句中國詩人歐陽江河的詩句「電視化」成「紀錄是電視最深邃的目光」,很大程度上可涵蓋紀錄片之於電視的價值。央視紀錄頻道,用了兩年時間,推動了這種價值的再發現,在媒介多元、碎形化傳播的時代,以「凝視」時代的姿勢,有力彰顯了文化的價值和電視的力量。

而兩年,只是一個開始。更美的風景,在前方。

記者:紀錄頻道這兩年的發展速度在你的預料之中嗎?

劉文:應該說發展速度在預料之中,產生影響在預料之外。這與前期對頻道的基本設想、規劃步驟有一定關係。

第一步是把頻道框架搭起來。目前採用的時段化、沒有欄目、沒有主持人的編排方式比較穩定、準確,頻道架構的設置也參照了國際成熟紀錄片頻道的做法。

第二步是節目源的問題。一開始立足於中央電視台各頻道製作的紀錄片,根據紀錄頻道標準進行改編,之後是與地方台、各製作機構建立密切合作關係,現在有上百家製作公司、近20家省市台為紀錄頻道提供節目。

接下來面臨的是節目種類的問題。原來是歷史人文類節目偏多,社會類、自然類偏少,尤其自然類節目是中國紀錄片的一個弱項,社會類則大部分由紀實類節目製作,投入較少,專業品質和選題的主流價值感較弱。在這點上我們開始進行調整,加強社會類選題的製作,在2011年推出「活力中國」項目,由我們來命題,各製作公司報題目,然後央視出資製作。截至目前「活力中國」專案有約50集紀錄片獲得播出,這是我們對委託製作模式最大的探索。同時我們也加強了原創紀錄片製作,一年多來,陸續推出了《南海號》、《春晚》、《故宮100》、《舌尖上的中國》、《超級工程》等十多部紀錄片,通過持續不斷地推出優質作品引發社會對紀錄頻道的不斷關注。

記者: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劉文:一方面是我們自己的努力,一方面是文化產品生產大勢所趨,還有就是以往沒有被發掘的觀眾的強烈收視需求。我們下一步的重要任務是如何生產更多的好節目,滿足受眾的持續需求,還要同步推動紀錄片行業市場化進程,讓更多機構、優秀人才能夠製作更多優秀紀錄片,讓紀錄片的整體市場價格更趨合理。

記者:《舌尖上的中國》給頻道帶來哪些啟示?

劉文:《舌尖上的中國》(簡稱《舌尖》)我們最初預料會熱,但熱度超出我們想像,而且沒想到從傳統媒體熱到新媒體,成為一個公共熱議的社會文化事件,完全超出了大家對紀錄片的期待,也成為中國紀錄片發展的一個標誌性事件。《舌尖》也給我們紀錄片團隊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杆,改變了一個狀況——原先央視都是一年播出12部有影響的紀錄片,現在是一年35部,2013年我們計畫推出7部重要片目。

我們現在追求不間斷的集群式發力,一方面會對紀錄頻道產生持續影響力,另一方面對社會主流價值觀、高端品質的認同會強化,也會引發中國紀錄片在國際市場認知度的變化。央視紀錄片在海外的銷售量,2012年比2011年增長了180%,銷售額突破220萬美元。到目前為止,《舌尖》的海外發行收入是35萬美元,創造了中國紀錄片單集銷售的最好成績。

記者:央視一套《魅力紀錄》節目的選片標準是什麼?

劉文:選題內容要求是大家關注,敘事表達吸引力強,專業品質與國際市場接近。

記者:由央視紀錄頻道牽頭搭建的中國紀錄片發展聯盟,目前進展如何?

劉文:「發展聯盟」預計在2013年第一季度發起成立,最近我們還在倡議成立「中國紀錄片製作聯盟」,也是計畫在2013年第一季度成立。未來 兩個聯盟,一個面向播出機構,建立中國紀錄片聯合播出網路,在全國擴大紀錄片影響力,更多地吸引中國觀眾包括青少年觀眾,一個面向社會製作公司建立製作網絡。我們對中小型製作機構會重點投入資金扶持,包括對音訊、動畫等專業團隊的支援,支持環節包括選題、播出、銷售等等,希望能夠更快速地推動和支持紀錄片 製作機構的成長。頻道發展靠節目,節目靠機構和人才。

記者:今年紀錄頻道首播時間會增加嗎?

劉文:首播時間短期內不會增加,我們對原創紀錄片的一個重要要求是能夠經得起重播。

記者:在廣告收入方面,2012年實現多少?2013年預計多少?

劉文:2012年會超過2億元,而且是頻道只播出品牌廣告和宣傳廣告的前提下。2013年廣告招標,頻道刊例價超過3億元人民幣,再加上單獨招標的兩項——紀錄頻道戰略合作夥伴和《舌尖I I》的合作夥伴招標額超過1億,2013年紀錄頻道的廣告收入預計將超過4億元。

記者:頻道開播時你曾說過,希望三年實現收支平衡五年有盈利。目前來看,達到預期了麼?

劉文:早就實現收支平衡了,頻道第二年就有盈利,這樣的速度在央視歷史上沒有過,大大超過很多人的判斷,也讓很多人感到欣慰。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