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曆春節過後,文化部龍應台部長便將啟程前往歐洲訪視。我們謹以最誠摯的心情,預祝龍部長此行一帆風順,並且滿載而歸。
龍部長在歐洲期間,除了視察文化部駐當地外館之業務外,還有項攸關至鉅的任務,就是拜會英國文化媒體暨體育部長、法國文化協會總會主席等相關領袖級人物,並參訪影視、流行等重量級文創機構,以做為未來我國相關文化施政之政策參考。
眾所周知,英國是全球最早提出「創意產業」概念,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由政府頒布政策推動創意產業的國家。歷經短短十五年的推動,英國的創意產業年產值已經讓世人刮目相看。事實上,近年諸如英、法、南韓、印度……等創造經濟崛起奇蹟的國家,文創產業均為其躍起的關鍵能量與能力。
而在文創產業畛域中,電視則為相當「吸睛」與「吸金」的核心區塊。電視節目挟著極其誘人的聲光魅力,本身就是一艘文創「旗艦」,更成為其他產業的「護航艦」。以南韓為例,包括觀光旅遊、3C商品、美容整容……等產業,近年均能乘著韓劇掀起的「韓流」洶湧巨浪,迅速在全球搶灘並且攻城掠地。
反觀台灣,電視產業卻出現讓人憂心的「人才流失」危機。本期《影響電子報》的「產業新聞」專欄,「旗艦連續劇難覓男主角」報導了文化部首度補助製作的高畫質旗艦連續劇——《彩虹的那一邊》及《願嫁金龜婿》兩齣大戲,都面臨了敲不到男主角窘境。固然,部分原因係如製作人柯宜勤所稱「偶像都跑去拍電影了」,但製作人、演員等人才紛紛轉往大陸地區發展,何嘗不是關鍵因素之一?
這樣的情況,從愈來愈多的台灣偶像級藝人,出現在大陸電視台的春晚特別節目,足以窺其梗概。
行政院於二○○二年提出《兩兆雙星》產業發展計畫,對半導體及影像顯示產業係以其產值(兩兆)來命名,對數位內容、生技製藥產業則用潛力(雙星)來定義。但隨著全球產業態勢的丕變,以及國內永續經營的環保趨勢,當前政府看待「兩兆」與「雙星」,應有宏觀而前瞻的調整。
若能投注更大的關注與能量,則在可預見的將來,「兩兆」當中的數位內容產業,極可能成為創造新一波「台灣經濟奇蹟」的核心價值所在。
文化,何止是台灣的國力所現?更必然是台灣的經濟力所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