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於影響 > 期盼金鐘獎與電視節「匯流」

期別:第三期    發行日期:2012/11/15
期盼金鐘獎與電視節「匯流」
出處:本報    日期:11/15/2012

 

 

本屆電視金鐘獎甫於1026日落幕,但在星光褶褶的另一面,卻浮現出台灣電視產業的關鍵問題。巧合的是,本屆金鐘獎最大贏家的偶像劇劇名,似乎成為這個關鍵問題的寫照──「我可能不會愛你」。

這個問題,其實已見諸總統府委託專業機構執行、於201011日公布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與願景》報告當中,而研究案的協同主持人管中閔教授,後來亦獲延攬入閣,擔任主管經濟事務的政務委員。這份報告一針見血地點出,台灣文創產業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缺乏統一機制、形成多頭馬車。

而長期以來,相關電視盛典各自獨立舉辦,正是最具體的例證。以今年為例,2012台北電視節與第47屆電視金鐘獎,分別於9月底及10月底舉辦,資源未能有效整合運用事小,兩者無法發揮加乘、互補作用則事大。

事實上放眼國際,無論是影視產業大國,或是孜力促興文創產業的新崛起國家,絕大多數均將電視節與電視獎統合舉辦。這樣的模式,一方面可替「吸睛」的電視獎,打造市場與資本媒合平台;另方面則能讓「吸金」的電視節,獲得更受矚目的亮點。

以中國大陸為例,每年的白玉蘭獎並非僅有星光燦爛的頒獎晚會,更因為結合了上海電視節,充分發揮「藝術目的」與「商業目標」得兼的效能。以今年的上海電視節為例,除了白玉蘭頒獎晚會的璀璨與榮耀之外,共有400多個單位參展,影視節目版權、設備各方面的交易均獲得極大的商機。同時,透過獲獎演員展演活動、戲劇藝術論壇、表演藝術座談會等密集的系列活動,成為業界觀摩、交流及精進的最佳場域。

又如新加坡,星國政府深刻體認到內需市場較小,不足以形成電視產業振興的經濟規模,因此每12月藉由亞洲電視獎與亞洲電視節的結合,打造平台與品牌。亞洲電視節每年吸引來自50幾個國家的800餘家業者參展;而活動期間進行的亞洲電視獎頒獎典禮、Superpitch競賽,更成為吸引眼球的亮點。再如南韓,9月的首爾國際電視大賞也是在首爾國際電視節期間揭曉及頒獎。

電視獎,是表彰藝術成就與創新的華麗舞台;電視節,則為厚植市場及產業的匯流溫床。兩者合體,能使質化的「品味」與「價值」、量化的「口味」及「價格」兼容並蓄。否則,即便在頒獎典禮上備受好評的得獎節目,亦可能在市場上面對「我可能不會愛你」的疑慮。

事實上,類似上海、新加坡與南韓的模式,在台灣並非前所未見。以電影產業的金馬獎為例,2007年起的「金馬創投會議」、2009年起的「金馬電影學院」,對振興國片確實做出了某種程度的貢獻。

在數位匯流時代,資源亦應同步匯流。不知文化部主其事者,以為何如?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