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檔當天沖上熱搜,開播第二天愛奇藝熱度值突破6500,開播第二周熱度值破 8000,收官熱度破8900。收官後憑藉口碑發酵熱度一路逆轉,直到劇集收官後三天依舊雄踞骨朵劇集熱度榜首。
據雲合資料顯示,播出21天后《唐朝詭事錄》正片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一騎絕塵,高達20.7%。
然而對於目前所取得的成績,導演柏杉在接受烹小鮮(pengxx01)採訪時坦言,《唐朝詭事錄》拍攝完成時覺得會不同以往,但播出後所取得的成績確實是出乎意料。其後,柏杉導演就《唐朝詭事錄》的創作方法與導演風格的轉變與我們進行了深入交流。
打破一貫導演風格,可行?
當下的電視劇市場古偶與玄幻當道,柏杉導演認為古裝志怪懸疑題材的劇集是目前電視劇集市場所稀缺的。
2019年柏杉在拍完《大俠霍元甲》之後,接觸到了《唐朝詭事錄》項目。
該專案最初計畫做成《鼉神》《甘棠驛怪談》《人面花》《地獄變》四部獨具奇情志怪元素的網路電影,且每一部都是相互獨立沒有關聯的,後經愛奇藝與長信傳媒雙方再三考慮,最終決定拍成單元探案劇形式的網劇。
《唐朝詭事錄》改編自魏風華的原著小說,而魏風華作為編劇已與柏杉合作過《勇敢的心2》《大俠霍元甲》兩部作品,有了之前的合作基礎,再加上原著本身扎實的內容,這次的合作兩人更加默契無間,也給了柏杉極大的發揮想像的空間。
柏杉導演承認自己其實對該類型作品早就情有獨鍾,2009年他就曾拍過《神探狄仁傑前傳》,也是他第一部獨立執導的作品。
在此之後,他一直與郭靖宇導演聯合執導《紅娘子》《大秧歌》《勇敢的心》等諸多年代傳奇劇,也形成了一個相對固定的風格。
雖期待拍攝古裝懸疑類型的作品,奈何一直未遇到合適的劇本。看到《唐朝詭事錄》的劇本時,柏杉內心特別興奮,他覺得“機會來了”。
專案初始,柏杉就給自己提出了要求:“第一,不可以延續之前的創作路徑;第二,一定要做成一部極具個人風格的作品。整個創作過程也特別大膽,我儘量放開束縛,盡最大可能地發揮自己的想像。”
《靈魂擺渡》編劇小吉祥天看完後坦言,當年從《神探狄仁傑前傳》看到了些許柏杉導演的個人風格,但在《唐朝詭事錄》裡看到了他完全的自我,稱其“開始放飛了”。
主演楊志剛最近也被問到,“《唐朝詭事錄》也是你之前主演的《大秧歌》《勇敢的心》的導演執導的嗎?”從年代傳奇劇集轉到古裝懸疑劇集,讓人驚豔的劇集品質,截然不同的作品風格,都很難讓人相信這些作品是出自同一導演之手。
尊重市場與觀眾是前提
第一次拍網劇的柏杉導演也做足了準備,開拍之前就與團隊做了充分的市場調研。發現不同於他以往拍攝的面向中老年群體的年代傳奇劇,網劇的受眾相對偏年輕化,因而要充分考慮年輕受眾的觀看習慣與偏好。
為此,《唐朝詭事錄》中加入了頗多志怪元素,希望帶給年輕觀眾一種不同于以往探案劇的新鮮感。
“我們要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最大程度地瞭解他們的觀劇心理,滿足他們的觀劇需求。”劇中出現的虎、妖貓、巨蟒、鱷魚等栩栩如生的異獸與千奇百怪的幻術,都充分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理。
雙男主的設定也是充分考慮了年輕受眾與中老年受眾,年輕的盧淩風與中年的蘇無名,一文一武的人設配置,兼顧了全年齡層的受眾群體。
一些觀眾偏愛運籌帷幄的高智商人設,而部分觀眾偏愛視覺衝擊力比較強的武打戲,雙男主功能不同,便於觀眾各取所需。
為了增加觀眾的參與感與互動感,創作團隊在案件中埋了諸多線索。如《石橋圖》與《黃梅殺》中設置了多個嫌疑人角色,觀眾跟著探案小分隊一步步抽絲剝繭,解開一個個謎題,排除嫌疑人,找到真凶的過程讓人甚為過癮。
高潮迭起,節奏緊湊的劇情設置也讓觀眾直呼上頭,欲罷不能。《唐朝詭事錄》每個案件一如其它懸疑劇,都遵循著基本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故事結構,但本劇作為單元探案劇,其優勢便很好地顯現了出來。
《唐朝詭事錄》共8個案件故事,故事的高潮點一個接一個地遞接,再加上每個案件內部高潮點的不斷變化,觀眾能夠始終對劇集保有新鮮感
平均5集一個案件的體量使得每個案件都能鋪陳開來,一環接一環的情節嵌套也將整體劇集節奏卡得恰到好處。
對於敘事節奏的精准把控,柏杉導演坦言,“其實節奏的把控不只是《唐朝詭事錄》,我們之前拍的那些年代傳奇劇節奏也都是非常快的。強情節強節奏是我所擅長的,雖然《唐朝詭事錄》是懸疑類型,但強情節快節奏的敘事方法依舊是適用的。”
尊重細節創作是基礎
“想像力最發達的時代,也一定是心靈最自由、精神最奇瑰的時代。”
魏風華的小說原著《唐朝詭事錄》是一本解讀唐代的志怪筆記,該書以中國古代志怪筆記集大成者《酉陽雜俎》為線索,尋找唐人遺留下來的種種怪談與珍聞。
內容涉及神魔精怪、幻術道法、奇聞軼事、異域傳說、珍禽異獸,以及眾多在後世失傳的偏僻隱秘的知識,集奇幻、懸疑、驚悚於一體,影影綽綽而又寒氣逼人,徹底顛覆了人們對明麗唐朝的傳統印象。
書中雖有很多幽暗詭異的故事,但並不能直接拿來放在劇本中。編劇魏風華稱“原著更多的是提供了故事素材”“這些線索只構成了單元案的序幕或者說開啟故事的發動機,所以更準確地說,劇本其實是一個原創劇本。”
因而不同於原著著重描寫的“唐朝”,在導演柏杉看來,劇版《唐朝詭事錄》的“詭”才是點睛之筆,對詭異氛圍的營造才是這部劇的重點。八個風格不一的故事借由故事文本和導演拍攝手法,將志怪、詭異的氛圍感貫徹到底。
開篇第一個案件《長安紅茶》中,對鬼市的呈現就滿足了觀眾奇幻詭異想像。
《南部新書》中關於唐朝鬼市的描述有“長安中秋望夜,有人聞鬼吟曰:六街鼓歇行人絕,九衢茫茫空有月。又聞有和者曰:九衢日生何勞勞,長安土盡槐根高。或俗雲務本西門是鬼市,風雨晦冥,皆聞其喧囂之聲,怪哉!”
鬼市開張之時,甚至可以聽見“鬼”在吟詩,無形中增加了我們對於鬼市的詭異想像。關於唐朝鬼市,徐克導演在其執導的影片《狄仁傑之通天帝國》裡,以一個溶洞為拍攝背景,向我們展現了他想像中一座光怪陸離、奇幻怪異的鬼市。
柏杉導演在《唐朝詭事錄》裡則向觀眾呈現了一個神鬼雜處,詭譎陰森的鬼市,陰暗的環境,面目猙獰的路人都讓人印象深刻。為了營造鬼市的氛圍感,導演柏杉要求團隊“將每一個人造出形來,要有一種白天在街上出現時讓人嚇一跳的詭異感”。
因而,觀眾看到的鬼市上有手裡是拿著紙錢的,出場的道士還抱著一個頭上貼了符的小人,這些角色場景確實給觀眾帶來了“瘮得慌”的感覺。
此外,《長安紅茶》中出現的伏虎獸、《甘棠驛》裡的蟒蛇,《鼉神》裡的鱷魚群,還有穿插在《人面花》《參天樓》等案件裡讓人眼花繚亂的幻術,都通過特效給觀眾帶來了非常震撼的視覺效果。
因為奇幻特效元素的增加,導演柏杉直言內心有些忐忑,“說實話沒有拍過這種題材,這是第一次觸碰這種題材,而且要把這麼多的特效元素融入其中,特別怕最後呈現的效果不好。”
為此,團隊用了半年的時間做後期特效,“因為特效方面不給時間是不成的,光有錢沒有時間也沒有用,都是一點一點做出來的。”留足時間才能精益求精,但凡有一點偷懶,畫面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同時也會給觀眾一種“造假的糊弄感”。
《唐朝詭事錄》的特效畫面最終呈現效果也確實讓觀眾頗為滿意,整體提升了劇集的質感。劇中動物的毛髮、鱗片都做得十分精細逼真,“因為老虎、蟒蛇……這些都是觀眾能接觸到的,所以馬虎不得,必須做得逼真。”
眾所周知,服裝造型是古裝劇集提升質感的關鍵所在。《唐朝詭事錄》在這方面也是極為注重細節,該劇的造型師是曾憑藉《影》獲得金馬獎的陳敏正老師。
他與柏杉導演更是合作多年的老搭檔,從2012年的《神醫喜來樂傳奇》便開始合作,《勇敢的心》《大秧歌》等作品也都有陳敏正老師的參與,他也是業內資深的細節控。
據飾演蘇無名的楊志剛透露,陳敏正花了11個小時才完成該角色的造型設計,期間不斷調整頭套的形狀、鬍子的彎曲程度、鬢角的細節。為了拍側臉特寫時也能有立體感,蘇無名的眉毛都是造型師一根一根粘上去的。
除人物造型外,《石橋圖》案件中最後揭露真凶的那場石橋樹下品茗戲,團隊先後換了好幾版方案,最終選擇了根雕的茶桌,只為呈現柏杉導演要求的山水畫般的古風古韻。
南州四子的服飾也是反復修改,服裝材質幾經更換,最終才得以讓劇本上“仙氣飄飄”的南州名流落地。
因為演員出身的緣故,柏杉與演員的溝通也非常高效。“從他們的角度去看待一些問題”“給演員增加信心,明確表達自己對角色的要求,切忌模棱兩可”。
柏杉認為導演除了要擁有全域觀,也需要調動拍攝現場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用輕鬆愉悅的創作環境消弭掉大家的隔閡感,更有利於集體創作。
結語
雖沒有流量演員加持,但勝在選角合適,主創團隊用心做劇。《唐朝詭事錄》再次證明沒有流量的好劇也不會被埋沒,有沒有尊重觀眾,有沒有用心創作,觀眾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
上周《唐朝詭事錄》會員更新完結,導演與主演也在與網友的互動中透露該劇會有第二季。
柏杉導演在此次採訪中也確認劇集第二季正在路上,一些網友關於案件的推理設定也讓他頗感興趣,給他們帶來一些創作靈感,接下來會跟觀眾多交流溝通,會多多吸取觀眾的建議,期待《唐朝詭事錄》第二季早日與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