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度觀察 > 我們該如何判斷一部真正的熱播劇?

期別:復刊第78期    發行日期:2022/10/15
我們該如何判斷一部真正的熱播劇?
出處:傳媒圈    日期:10/15/2022

 

《兩個人的小森林》播至後半程,優酷站內熱度破萬,成為了優酷首部熱度破萬的都市愛情劇,也是今年優酷平台上第6部熱度破萬的劇集。

無獨有偶,愛奇藝今年已經出現3部站內熱度值破萬的劇集作品。兩家長視頻平台各自的站內熱度值紛紛進入了“破萬時代”。

今年6月,一直堅持公開播放量的騰訊視頻,也宣佈關閉前台播放量,將用“內容熱度系統”作為評估和決策依據。

至此,前台播放量正式退出歷史舞台,熱度值成為劇集網路播放成績的直接回饋,三大平台再次走在了同一條戰線上。

於是,無論是平台還是片方的戰報上,熱度值都是不可或缺的衡量標準。這些數字被包裝成各種不同的行銷話術,出現在一張又一張的長圖當中。其中包括但不限於:“破萬”“最快突破XXXX熱度值”“彈幕數量超XXX”等。

這幅熱鬧的景象,伴隨的則是一些疑問。熱度值到底如何計算出來的?它真的比播放量更加科學和客觀嗎?不同平台之間的資料能否互相比較?

熱度值最初是為了解決影視作品播放量造假的問題而出現的,希望能將用戶的觀看行為、互動行為、分享行為等多項資料進行綜合計算,得出一個更準確的結果。但熱度值上線幾年來,由於其計算模式複雜、標準模糊,始終未能獲得觀眾的信服。

一方面,今年一個又一個“破萬爆款”接踵而至,更讓人不禁懷疑,過去現象級爆款劇集才能破萬的標準是否有所鬆動。另一方面,平台之間標準不同,如騰訊視頻的資料基數高,以突破30000作為爆款依據,但“破3萬”和“破萬”孰優孰劣,則缺乏可以換算的比較依據。

目前,無論是觀眾還是從業者,都可以看出,熱度值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話題熱度的層面,其更公平有效的評價標準和更深層次的意義都還需要完善和探索。

我們該如何判斷一部真正的熱播劇?看來這個答案還需要時間。

破萬了,然後呢?

長視頻關閉前台播放量,以熱度值取而代之,其原因要追溯到4-5年前。當時,影視作品在網路上已形成規模,播放量注水成風,“刷量”逐漸成為影視行銷的潛規則,劇集網路播放量動輒數百億,“唯點擊率”傾向嚴重。

2018119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堅決反對影視作品“唯點擊率”傾向。平台順應政策要求,“熱度值”也應運而生。

“熱度值”是一個即時性波動型資料,根據一段時間內的整體趨勢來判斷一個內容的受歡迎和喜好情況。相比以往的播放量資料、點贊資料、評論資料等增長性資料,短時間刷量很難完成整體趨勢的提升,作弊所需要付出的經濟成本大大提高。

愛奇藝CEO龔宇在愛奇藝推出“熱度值”時表示,資料注水和流量作弊一直以來都是困擾行業健康發展的一項頑疾,通過關閉前台播放量資料,通過“熱度值”取而代之,確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資料刷量,流量作弊的行為,達到正本清源,去偽存真,反流量作弊的結果。

201893日愛奇藝率先宣佈用熱度值代替播放量,2019118日優酷宣佈關閉台前播放量。縱觀此後平台播出的劇集,無論播出熱度、聲量高低,站內熱度值大多在700010000之間。

此後三年間,優酷沒有出現過熱度值破萬的作品,而愛奇藝也僅僅出現了《延禧攻略》《贅婿》兩部。雖然兩個平台熱度值計算標準不盡相同,但相似的數值一直強化著一種認知,即熱度值破萬是“現象級爆劇”的門檻。

今年上半年,《與君初相識·恰似故人歸》成為了優酷平台第一部熱度值破萬的劇集,之後《重生之門》《幸福到萬家》《沉香如屑·沉香重華》《冰雨火》接連破萬,內容上仙俠古偶、現實題材、懸疑涉案皆有涉獵,直到《兩個人的小森林》實現了都市愛情題材熱度值破萬的突破。

在愛奇藝這邊,今年完成破萬指標的除了國民大劇《人世間》之外,還有暑期檔的黑馬仙俠劇《蒼蘭訣》和憑藉扎實內容取勝的刑偵劇《罰罪》。

與此同時,騰訊視頻新上線的熱度值系統並沒有把“破萬”作為噱頭,其基礎值明顯高於另外兩個平台。今年暑期的熱播劇《夢華錄》和《星漢燦爛·月升滄海》熱度值都達到了30000以上。

但劇集市場屢屢破紀錄的“熱鬧”似乎只在平台的喜報中,相較往年,劇集市場所引起的市場回饋和輿情熱度,整體上並沒有顯著飛躍,甚至劇集大盤整體有所縮減。如果以協力廠商平台雲合數據所公佈的劇集正片有效播放量來看,2022上半年劇集全網累計1488億,同比及環比分別下滑4%1%

站內資料在給平台的戰報增光添彩的同時,質疑也隨之而來。平台自行選擇的熱度值演算法之下,這些資料到底還有多少參考價值?達到了某個熱度,然後呢?

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爆款”

總體而言,視頻平台熱度值計算的共同點是即時性與全面性。熱度值以一段時間內的資料為參照,通過一定的演算法,盡可能多地納入不同類型的資料進行綜合處理,力求得到更立體真實的資料。

從公開資料來看,愛優騰三個平台在參考元素的選取上有重合也有側重。除了與播放量直接相關的觀看行為之外,其他指標也進入到了評價體系當中。

愛奇藝將評論、點贊、彈幕等互動行為,以及觀看時產生的分享行為作為重要的參考指標;優酷更加關注用戶在觀劇時的多維度行為,通過如連看、拖拽、收藏、棄劇等資料計算;騰訊則在播放行為、互動行為之外,加入了搜索行為共同組成複合型指標。

各平台對於熱度值的解析只能從側面證實熱度值所包含內容的豐富性,但熱度值的計算方式仍然是個謎。如果落實到具體測算,例如花絮、側拍、二次創作等周邊視頻的播放量是否納入播放資料,使用者拖拽進度條、倍速觀看、使用“只看某演員”等播放行為應該如何量化,各個平台則都有不同的演算法,單一平台也沒有具體的公式。

媒體曾將2021-2022年愛奇藝與優酷同一熱度值梯隊的劇集進行對比,發現即使熱度值資料範圍相似,但相同熱度值之下,不同平台播出的劇集的市場表現差距不小。騰訊視頻熱度值剛剛上線三個月,資料整體基數是其他兩家平台的三倍以上,更難以進行跨平台對比。

模糊的測算標準和平台間難以統一的度量衡,讓熱度值成為了平台自說自話的點綴。雖然熱度值在名義上完全替代了前台播放量,但實際的影響力卻遠不如後者。

在長視頻平台關閉前台播放量後,主流協力廠商資料服務商也開發了各自的熱度測算,如貓眼、骨朵、酷雲等等。從資料來源看,除了平台熱度之外,還綜合了媒體熱度與社交網路熱度,演算法更加複雜,呈現出的結果也各不相同。

還在以播放指數為指標,測算劇集播放市場佔有率的只有燈塔和雲合,但由於資料接入存在差異,所得結果也有較大的差距,參考範圍有限。

隨著獨播劇的數量越來越多,平台間的競爭走向差異化,“自圓其說”佔據了主流聲音,加上不同維度的限定和形容,每一家平台都有各自的“劇王”和“爆款”。

剛剛收官的《請君》雖然熱度未能破萬,但被認定為愛奇藝“年度站內熱度最快突破9000紀錄”。騰訊視頻則將彈幕數量第一、彈幕點贊數第一,甚至彈幕開啟人數第一等資料都寫進了《星漢燦爛·月升滄海》的收官戰報。

名目繁多的資料讓觀眾眼花繚亂,許多人懷念起了已經隱于後台的播放量。此前甚至有網友利用舊版軟體觀測到平台熱播劇集的即時播放資料,引起了一陣熱議。

去“唯播放量”傾向固然是長視頻平台的進步,但影視作品仍然需要相對統一的度量標準。平台之間互通有無、良性競爭,才有助於影視創作的提升與行業的長足發展。

多元、透明,不等於複雜

平台將用戶的觀看、分享、互動、討論等行為納入熱度值的計算範疇,似乎是讓這一尺規所包含的內容更加複雜多元。但仔細思考,這其中卻存在邏輯上的問題。

對於劇集而言,播放量與輿情指數既相關又有所差別,本質上是兩種不同的衡量維度。將播放量納入熱度範圍之內,讓兩個並不完全等同的資料混淆,也埋下了另一重隱憂。

近期輿情甚囂塵上的《東八區的先生們》將這個問題暴露了出來。由於劇情與演員引起巨大的輿論爭議,在劇集會員收官當天,該劇登頂騰訊電視劇熱播榜。

但如果以燈塔資料為例,當天《東八區的先生們》的正片播放市占率僅有2.38%,全網排名第14,尚且不如騰訊平台上已經會員收官半月有餘的《星漢燦爛·月升滄海》。但切換到輿情熱度,前者則高居前5名的位置。

觀眾們早已習慣了作品熱度與口碑倒掛,因此指責憑藉輿論出位元,製造“黑紅”的作品。但事實上,引發輿情不一定帶來更高的播放量,就像《東八區的先生們》,更多的網友的關注僅限於社交媒體上的爭論,視頻平台上的搜索。對於創作上有重大缺陷的劇集,真正觀看的觀眾仍然在少數。

事實上,相反的情況也同樣存在。例如仙俠劇、偶像劇受眾更為年輕,更加願意在網路上進行互動交流,相比之下懸疑、現實題材的觀眾中存在更多“沉默的大多數”。另有一些網台同步播出的電視劇,可能網路熱度值並不高,但是衛視的觀眾卻不少。

從雲合數據來看,近期熱播的法院題材劇《底線》,其正片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蟬聯第一,但輿情熱度則在4-6名之間徘徊,不及《請君》《熾道》《兩個人的小森林》等劇。

播放量直接反映觀眾對於劇集的觀看情況,但並不是每一個看劇的觀眾都願意進行分享和互動。當平台播放情況被簡化為一個統一的熱度值,播放量與輿情相去甚遠的情況在複雜運算中被隱去了。

如果僅以熱度值為判斷劇集成績的標準,很有可能進一步助長曾一度盛行的“熱搜創作”風潮。創作者一味追求作品的話題度,以上熱搜、引發輿情為目的,造成的結果是作品中人物標籤化、台詞金句化、價值觀極端化,損害的是內容本身情節的完整、人物的連貫與故事的深度。

播放量與輿情熱度是不同的評價維度,事實上,影視作品既需要多元的評價維度,也需要統一的量化標準。播放量固然存在刷量嫌疑,但被納入熱度統籌範圍的彈幕、分享、搜索也未必不會進入刷量的灰色產業鏈中。

就像即使豆瓣評分常常遭遇水軍、粉絲與黑粉的衝擊,但作為當下影視作品口碑回饋較為權威的平台,需要不斷整頓與加強評分的准入門檻和監督機制,而不是創造更加複雜的評分機制。

如今平台糾結于單一的衡量標準,越是將其複雜化、模糊化、封閉化,越是容易失去平台權威資料應有的公信力。歸根結底,再複雜的演算法最終的目的是真實、立體地反映劇集播出的情況,或許開放更加多元、直觀、透明的資料和計算方式,同時加強監管,才是長視頻平台贏得行業與大眾信任的有效途徑。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