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綜藝領域的懷舊趨勢不降反增。
0713快男團重聚《快樂再出發》,《聲生不息》夢回港樂黃金年代,《乘風破浪3》王心淩一曲《愛你》炸出全網無數“王心淩男孩”,而剛開播的《披荊斬棘2》裡,港臺陸新老藝人再次齊聚一堂,初舞臺直接變成代表作大戰。
懷舊一直是綜藝創作的重要手段,這兩年更是直接上升為流量密碼。
以芒果TV出品的浪姐披哥系列綜藝為例,浪姐第一、二季懷舊攻略打的並不明顯,其特色在於熟齡藝人選秀,嘉賓與選曲中“新”的比重更大。
但披哥第一季大灣區男團成功出圈後,芒果TV選擇在節目裡更加突出“舊”。除了王心淩,浪姐第三季節目中還有twins合體這波“回憶殺”,而披哥第二季的32位嘉賓裡,大半是80、90年代的巨星。
具體而言,綜藝懷舊主要在嘉賓選擇與主題設定上做文章,二者往往同時出現。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最引流的環節之一就是經典劇組重聚,《武林外傳》《還珠格格》《新白娘子傳奇》《西遊記》《歡天喜地七仙女》等劇組都曾出現在該節目的舞臺上。
在試錯成本太高的市場裡,大部分懷舊綜藝即使不能成為爆款,也不會讓製作公司的投入打水漂。而觀眾樂於接受老故事,資本自然也不必為新故事冒險,雙方就這樣形成了一種看似皆大歡喜的局面。
但,綜藝的盡頭真的是懷舊嗎?
懷舊,懷舊,為什麼舊值得懷?
世紀之交前後,那是華流起飛的輝煌年代。影視歌皆星光熠熠,各類好作品更是層出不窮,《披荊斬棘2》裡的眾多哥哥就是當時火遍亞洲的華流代表人物。
蘇有朋所在的小虎隊1988年出道,曾創下20多場演唱會場場爆滿的紀錄,而他主演的《還珠格格》(1998年)和《情深深雨濛濛》(2001年)等劇更是家喻戶曉。
溫兆倫1990年主演的《我本善良》在7年後新浪“網評最受歡迎的香港電視劇”中還能被列為第五位。
鄭鈞1994年發表首張個人專輯《赤裸裸》,其中《回到拉薩》《赤裸裸》《灰姑娘》等作品至今廣為流傳。
顯而易見,懷舊懷的首先是經典。
而今,沒有與之媲美的作品出現也是懷舊的癥結之一。大家似乎都默認,幾十年前的華流作品更用心、水準也更高。現在的作品數量呈幾何倍數式增長,品質卻斷崖式下跌,影視歌都沒逃過“後繼無人”的論調。一邊是流量當道、環境影響造成的同質化嚴重,一邊是豐富多彩、魅力不減的經典重映,兩者在觀眾心中高下立見。
此外,老藝人受歡迎離不開他們身上的特質。《快樂再出發》被戲稱為“活人綜藝”,原因是0713再就業男團在鏡頭前的表現和感情毫不作偽。有真才實學和好作品傍身是一種形象的拔高,而夠真實、接地氣、反內卷又減少了疏離感,二者結合讓他們的綜藝效果更好。
當一檔節目的內容能夠與觀眾的情緒勾連起來,它至少成功了一半。《披荊斬棘2》首播時,任賢齊在臺上唱起了《傷心太平洋》。這首歌發表於1998年,32歲的任賢齊正是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
如今轉眼24年過去,小齊哥還在臺上唱著熟悉的歌。螢幕前的很多觀眾都不覺淚濕了眼眶,因為大街小巷都放著《傷心太平洋》的年代是屬於他們的青春。而隨著閱歷的加深,他們也深深的從這首經典老歌裡感受到“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的含義。
老一輩之外,Z世代大多並沒有真正經歷過那個年代,但他們依然是這些懷舊綜藝的主要目標受眾群。究其原因,是情懷在作祟。加上螢幕裡再次唱響的《再見》《愛》《紅蜻蜓》等歌曲不知送別過多少畢業生,這些回憶的寄託物對年輕人也富有吸引力。
懷舊綜藝同時還抓住了觀眾的兩種心理:一是好奇,二是不安。
節目形式相對單一的時代,觀眾對明星私人形象的認知基本來自於八卦小報,而如今的綜藝可以讓觀眾有更貼近明星的感覺。看到這些曾經熟悉的面孔在綜藝裡“做自己”,真實也好,人設也罷,觀眾的好奇心反正是得到滿足了。
此外,有研究表明,懷舊盛行還與不安感有關。疫情反復和經濟下行讓大家普遍對現實感到勞累,而作為消遣的綜藝與懷舊結合能夠單純的帶來一些輕鬆和安全感。有時候,適當從已知的過去裡尋求安慰,也能夠讓我們增強對未來的信心。 老藝人重出江湖,一飛沖天還是晚節不保
即使是紅極一時的天王巨星也不一定逃得了“過氣”的命運。演藝圈向來是年輕人的天下,新老更替十分頻繁。當前輩們不再年輕,很多評級高的影視專案就會拋棄他們。
綜藝需要嘉賓自帶流量熱度,老藝人渴望“不掉價”的露臉機會,雙方自然一拍即合。去年以來,在曾志偉和王祖藍的主導下,TVB聯合芒果TV在綜藝上合作頻頻。港星含量極高的《披荊斬棘的哥哥》《聲生不息·港樂季》《百變大咖秀第六季》等節目正是瞄準了中國市場對TVB的情懷。
理想情況下,打懷舊攻略對節目組和嘉賓方是雙贏的選擇。《乘風破浪3》和王心淩的高熱度在那段時間拉升了芒果超媒的股價,王心淩則最終斬獲總冠軍。迎來事業第二春的她目前正在錄製衍生綜藝《星星的約定》,《微笑pasta》男主張棟樑近日在該節目路透中現身的消息也沖上微博熱搜。
重回舞臺的老藝人對全網都是“王心淩男孩”的架勢不可能不心動。畢竟即使不能翻紅,觀眾的正面反映也是對他們過往成就的肯定。
但懷舊的效果一定好嗎?答案當然是不一定的。
有人翻紅,自然也有人翻車。
《追光吧!哥哥》中,很多嘉賓的表演就被集體吐槽油膩。其中之一的印小天於2002年憑藉海岩電視劇《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成名。他年輕時陽光健氣,中年後的唱跳表演卻讓很多觀眾覺得“辣眼”。最後,《追光吧!哥哥》口碑撲街,包括印小天在內的嘉賓也未掀起什麼大的風浪。
而老劇組重聚的戲碼也不再百試百靈。據網友統計,《還珠格格》劇組在《王牌對王牌》這檔節目中重聚了不下六次。對於節目的固定觀眾來講,這樣的做法顯然不是“留客之道”。
能夠被稱為經典的作品自然是扛過了時間考驗的,但如果這些老藝人選擇複出,新作品的見證人就會成為現在的我們。世界瞬息萬變,老藝人年齡漸長,狀態不如年輕人,創作水準也有可能跟不上時代。一不小心,他們只會落得個“晚節不保”,而觀眾則會于惋惜聲中徹底幻滅。
抱著高期待值,藝人與觀眾所等待的都是未知結果。
懷舊綜藝的盡頭是創新
綜藝市場發展至今,好像沒有哪檔節目是完全與懷舊元素割裂的。只是近年來,用懷舊博上位的策略已經成為競爭白熱化的“紅海”。綜藝依然可以懷舊,但如何用好懷舊才是重點。
好的懷舊元素首先要具有國民度。正如上文談到的,觀眾真正懷念的是經典,是青春。那些國民度高的藝人和作品才是他們認可的經典,也才能代表他們的青春。此外,還得保證這個元素並不常與觀眾見面,唯有如此,重溫起來才能留下感慨的空間。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國民級別的經典IP只會越用越少。過分依賴這些IP的懷舊綜藝早晚會陷入素材難覓的困局。很多從業者都在這場懷舊熱潮裡看到了隱藏的危機,並試圖尋找破解之法。顯然,綜藝的盡頭不是懷舊,而是創新。
單從素材上玩不出什麼花樣時,節目方就得尋求形式上的變化。好的懷舊綜藝不是一“舊”到底,用好懷舊的關鍵反而是趨新。
在中國市場的頭部綜藝基本都是國外引進的成熟節目時,《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30+女藝人的選秀綜藝讓市場驚歎於芒果TV的創造力。當老藝人與火熱的選秀結合,浪姐播出後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市場焦點。
儘管創意絕佳,但這個模式在重複使用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浪姐第一季豆瓣評分6.7,第二季僅5.1,第三季評分有所回升但也沒破6。嘉賓沒亮點、複製第一季、選歌差勁等都是網友給後兩季低分的原因。如無意外,芒果TV還會在明年推出第四季節目,但要是沒有更多的新意,恐怕依然難以扭轉跌落的口碑。
最後,回歸到節目立意上,懷舊綜藝向現實靠攏或許能煥發更為長久的生命力。如果內容能夠關照社會現實,衍生話題能夠引發思考,那麼這檔節目存在的意義就不再只是消遣,而且還有機會突破受眾圈層。
總的來說,真正的爆款可遇不可求,如何製造爆款也沒有金科玉律。接下來還能有多少檔高熱度、高口碑、高價值的懷舊綜藝,就看創作者們的發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