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看到一點希望了。”這是最近在行業內聽到的最多聲音。確實,伴隨著《獨行月球》首周票房接近10億、預估總票房從25億蹭蹭蹭到40億之後,“電影復甦”的聲音越來越多了。
今年上半年的電影市場萬馬齊喑。從三月份上海疫情爆發開始,上海電影院營業率開始下降。四月疫情各地開花,全中國電影院營業率一度跌破40%。隨之而來的預算大縮水和大裁員颶風般席捲了整個影視行業,在2019年之後就已經完全垮塌的二級市場更是由於過於嚴重的不確定性,幾乎陷入了徹底的絕境。
但隨著開心麻花電影《獨行月球》上映,以及各地防疫政策的務實化,春江水暖鴨先知,在業內我們感受到了太多了訊號:
一方面,自然是票房的增加和背後影城租金的恢復;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了影院、宣傳發行招聘的復甦;更有甚者,在二級市場,開心麻花、萬達電影等的頭部專案紛紛迎來追捧和熱銷……
去年,從春節後到中國國慶檔之間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沒有出現任何票房爆款,這對於院線經營來說產生壓力巨大。以北京為例,一個200到300個座位的中型影廳大概占地200平米。按照標準的6-8廳影院來講,如果院線一個月不開門,每個月僅地租一項就要付出將近30-50萬成本不等。假如是新開院,前期裝修成本以及硬體投入成本不會低於2000萬,這個成本五年能回本就已經非常不錯。但從疫情開始到現在也僅僅是四年,假如一家影院恰好在2019年開門營業,那命運可以說是非常差了。
然而去年八月份暑期檔北京票房最好的影院月分賬票房是多少呢?貓眼專業版顯示,去年八月北京地區影院分賬票房最高的影院是北京寰映影城(合生匯店),月分賬票房223.3萬,扣除稅率、人工成本、基本經營維護費用、電費、水費之後便所剩無幾,根本無力支付場租,更遑論收回前期投入。
今年7月全中國票房冠軍是北京朝陽大悅城金逸影城,月分賬票房314萬,但如果平均到今年上半年來看,依舊虧損嚴重。但對於影院來說,開門營業依然是求之不得,因為如果不能開門營業,虧損只會更多,損失只會更大。
8月份因《獨行月球》上映,已開業影院票房迎來春節後第一波盈利,甚至不少場地方看到這樣的回暖現象,將租金回歸到了減免前的正常值。而據瞭解,北京尚有不少於三分之一的影院因位於地下尚未開業,不知幾時可以開業,但可以預計的是,《獨行月球》這波紅利,這些影院是肯定吃不到了。
影院是整個影視產業的最下游,是與消費者產生接觸最多的、最廣泛的一個環節,對整個產業規模的決定性作用毋庸置疑。影院的關門,首先受到影響的是影院員工的就業問題。上半年,電影行業經歷了一波無差別裁員大高潮,《獨行月球》的上映讓電影院的就業看起來有了回升的態勢。
位於北京CBD區的四家影城,受到《獨行月球》的影響都有不小的變化。首先是包場場地租金的上漲,相比於上映前,每個座位平均上漲額度在10元左右,以200個座位為標準,每場上漲額度在2000元左右。其次是,這些影城都在同時招募員工,從業務經理到清潔工,職位不一而足,說明影院的盈利狀況相對於疫情期間有了一定幅度的改善,對於電影行業來說,是可喜可賀的。
電影市場養活了大量的工作者,從製作到宣傳發行,大量的工作需要人來完成。在2022年3月以來,影視行業受到衝擊,開啟了瘋狂裁員模式。在2019年的大危機中受到威脅的只是底層員工,但在2022年的這場危機中,中高層員工也受到了較大的波及,其中阿里大文娛部門更是無差別裁員30~40%。其他的宣傳發行公司,在近兩年也選擇了精簡團隊,將項目部分外包給個體。但從今年開始,作為個體接到的業務也漸漸減少,背後原因是受到市場的影響,行銷和發行預算的進一步減少所致。
《 獨行月球》上映之前,影視公司為了縮減成本,大量的招聘便宜好用的實習生來取代全職員工。在上映後,同時也伴隨著復工影院越來越多,不少宣發、製作公司和藝人經紀公司開始了新一輪的招聘。開心麻花首當其衝,隨後檸萌影業、英皇娛樂、大聲娛樂等公司相繼開始招募正職員工。這一波開放招聘的有版權運營、項目宣傳、文案策劃、媒介經理等職位,甚至連一度暫停的海南電影節如今也重啟開始招兵買馬。被裁員成為“靈活就業”人員的影視行業從業者開始漸漸的返回工作崗位,影視行業的就業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漸漸回升。
但從整體來講,影視行業就業壓力依舊不容樂觀。受到最大波及的職業是演員,在前幾個月時間內,由於大量的電影和劇集不能開機,演員陷入了一種無戲可拍的焦慮狀態。由於疫情防控帶來的不確定性,黃掉的項目變得更多,很多項目能拍攝完成已經非常幸運。潛藏的危機不可忽視,由於今年上半年開機專案太少,影響到幾個月之後的後端宣發產業鏈項目供給,未來影視行業可能還會迎來新一輪失業大潮。
況且,當前疫情防控和電影審查以及後續的經濟政策依舊不是非常穩定,未來影視行業前景依舊不明晰。雖然就業形勢短暫回暖,但誰也不知道接下來面對的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影視行業人還是必須要隨時思考備選選擇。當然,大量的人才流失是我們不願意見到的,它會讓電影行業的充氣變得更加艱難,市場的回暖帶來的短暫的利好至少可以維持很長一陣子了。
電影市場的復甦,是行業市場的重要指標,在2014-2016年之間,影院票房的節節增長,不僅養活了大量的影視工作者,還催生了二級市場的完善和擴大。二級市場是面向圈外的資本市場,但由於圈外的資本持有者不懂電影,更不懂電影行業,所以需要大量的富有經驗的操盤手和風險評估師。這些職業到現在為止依然存在,只不過在2019年暑期二級市場受到重創之後,也遭到了不小的打擊。
進入2022年之後,二級市場投資更為謹慎,主要原因包括疫情防控和審查規則的不確定性。在《人生大事》和《獨行月球》相繼爆款之後,由流量小生王俊凱主演的《斷·橋》定檔8月13日,網傳《新神榜:楊戩》也即將定檔。這些票房種子傳出喜訊,無疑可以增強二級市場對行業的信心。
在與二級市場的接觸中得知,如今二級市場存在兩方面狀況。第一是大成本、大明星頭部製作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小娛在去年上海電影節和FIRST影展的市場其實已經瞭解到,當時《獨行月球》剛剛殺青,所有份額已經銷售一空。而在今年開始籌備的新項目中,開心麻花接下來的項目依舊市場火爆,是二級市場必爭之地。
此外,由舒淇主演的電影《尋她》和根據雙雪濤小說改編的《鸚鵡殺》以及根據班宇小說改編電影《逍遙遊》也是近兩年市場萬眾矚目的項目。這些項目中,風險與機遇其實是並存的,雖然專業的團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電影項目的風險,但畢竟風險依然存在。所以在《獨行月球》上映前,二級市場幾乎陷入了僵局。但在上映後,A類製作紛紛迎來利好,市場已經重新開始接觸大製作,一些項目趕緊趁此機會售空了份額。
一面是大製作重返交易市場,另一面是中小製作依舊舉步維艱。但中小製作的優勢在於投資小,可以最大程度止損,所以市場會更傾向於類型化的製作。剛剛在FIRST青年電影展斬獲劇情長片榮譽的類型佳作《一個和四個》早在前期就贏得了包括貓眼影業在內各大投資方的青睞,或許會成為今年年內的爆款黑馬。而受到去年《我的姐姐》《盛夏·未來》的影響,女性情感題材的電影在今年也比較容易獲取到二級市場投資。其中,相對規模較小的作品,會採取出讓更多份額的方式來置換成本的減少,這也就導致了影片的出品方排大隊,利潤分割的方式也各自不同。
但總體上來講,二級市場的前景還是不容樂觀,因為還有更多的項目依然在生死線上掙扎。不過《獨行月球》的上映相當於給瀕死的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能活多久我們現在尚且不能下定論,但此時此刻,起碼看到了一點點希望。
在萬馬齊喑的2022年電影市場,一部成功的票房爆款不僅能提振行業信心,更可以讓這個乾涸了兩三年的行業久旱逢甘霖。特別是在今年春節檔沒有票房爆款的情況下,暑期檔和中國國慶檔就變得無比關鍵。今年暑期檔,除了《獨行月球》和網傳即將定檔的《新神榜:楊戩》之外,還有擱置多年的《封神》不知何時才能迎來定檔喜訊。電影市場期待著這些爆款種子,電影人也期待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