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
4月17日,優酷《麻花特開心》迎來收官,本期主題為“開心永不落幕”,巧妙的是,將劇場、戲劇等關鍵字融入到節目之中,不僅展示了開心麻花團隊專業的舞臺戲劇表演,同時也邀請其團隊更多成員參與其中,分享著彼此陪伴與成就的記憶趣事,更加立體化的展示出何謂團隊精神和氣質。更重要的是,讓觀眾更加期待他們在第二季會帶來哪些新的歡樂陪伴和快樂源泉。
作為收官節目,不僅走心感動,還集結了更多的笑點和歡樂,獲得了不少觀眾的好評和認可:“最後一期了,我的快樂結束了。”“一定要有第二季啊,最好無縫銜接。”“我的天,笑不活了。”“不行了,嘴都笑酸了”。由此可見,大家對於本季節目的不舍和對新一季的無限期待。
此外,在收視回饋上來說,也表現不俗。骨朵資料顯示,《麻花特開心》單期百度指數50000,全網熱度59.15。此外,總彈幕數4萬條,使用者畫像顯示19-24歲占比55.42%。燈塔資料顯示,該節目首播時市占率高達24.35%,領先同期綜藝檔。貓眼全網熱度榜,4月17日該節目即時熱度排名第一。此外,#麻花特開心收官##你從哪裡認識開心麻花##沈騰麻花特開心化身小奶貓#等,也成為當天熱門話題。
從首播到收官,通過一季節目的互動和陪伴,《麻花特開心》一點一點地建立了自己的“魂”,形成了專屬的創作風格,同時將顯性快樂賦予了更多的思考和意義,做到了真正的有意思更有意義,如此看來,甚妙。
煙火生活下賦予節目更多“沉浸感”自然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回溯節目創作初心,依稀記得首期節目麻花團隊成員們的發言,他們希望給大家帶來歡樂,產生快樂共鳴。
正如節目Slogan一樣,“麻花特開心,讓你更開心。”一季節目下來,這檔節目有著突出的“麻花氣質”,將開心與快樂傳遞給每一位觀眾。
作為2022開年快樂綜藝,自帶喜感的《麻花特開心》,一直給大眾帶來各種歡樂源泉,爆笑名場面更是專治各種不開心。某種程度上,節目自帶的開心氛圍、喜劇氣場、歡樂互動,著實感染了不少觀眾,也讓他們可以暫時放下焦慮,享受快樂時光。
事實上,節目看似喜劇類真人秀的背後,其實是對生活的細緻觀察與反映,所以才讓內容更具煙火氣和沉浸感,如此看來,節目不僅立起來了,更顯高級靈巧之感。所有說,製作團隊是如何賦能節目生活底色,讓觀眾具有較強代入體驗感的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從主題設定和落地來看,單期節目巧妙嵌入不同的生活主題,讓熱愛生活的大眾,更具共鳴感和代入感。諸如消費主題、密室推理、旅遊導遊、湘菜美食、社區節水等等,都跟大家當下生活密切相關,通過一系列任務遊戲的設定,讓抽象的生活主題得以具象落地,也讓節目跟觀眾建立了有效的情感關聯和互動認可。
從敘事方式來說,每期節目都會分為雙重敘事線,明線以單期主題為主進行推進,而暗線則是串聯一期節目之後的主題昇華或謎團解題。諸如首期節目,通過一系列的體驗任務,最終將不同代際之間的“互相理解”主題逐一落地,也讓觀眾明白節目真正要表達的內涵和外延。另外,捲簾門旅遊公司那期節目,有著特別屬性設定的素人嘉賓,最終被艾倫發現,而這位素人嘉賓就是CBA籃球賽場上的“擦地哥”孟飛,他用自己的真實經歷再次證明,即使是再小的螺絲,也有自己的價值,並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做到行業天花板。
老少咸宜闔家歡綜藝 開啟無限量“快樂名場面”
在節目播出之前,對於這檔開心麻花的首個團綜,筆者其實是持一定的觀望狀態,畢竟好的喜劇團隊,不一定可以產出好看的真人秀節目,因為這之間有著一定的區別,但回望整季節目可以發現,《麻花特開心》高度融合了頂級喜劇團隊的優勢和能量,賦予沉浸式真人秀更新的表達方式和氛圍感塑造,最重要的是給觀眾帶來無限的歡樂和輕鬆。
事實上,《麻花特開心》的製作邏輯足夠簡單、純粹,就是給大家帶來快樂。進一步來說,它也是一檔真正的闔家歡屬性真人秀,它精准巧妙地戳中一家人的共性追求,即對開心和快樂的不懈追尋。此外,還準確地滿足了家人間不同的訴求點,年輕人喜愛的網路名場面,中年人身負的壓力和需要被理解,以及老年人關心的代際關係等等,你都可以在節目中找到有趣的對應和解讀。
諸如首期節目中,主題是“互相理解”,其中就有父母子女之間的和解,當素人嘉賓天天爸爸在節目中分享著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階段時,著實引發了不少同齡人的感慨和認同。而在“瘋狂的部落”節目中,年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吉金妹阿婆,在現場與自己孫子輩的姑娘們一起編制黎錦,代際之間的傳承和理解,在那一刻得以更好的詮釋。
對於麻花成員們,他們在節目中批量化產出了很多高能爆笑名場面,分分鐘治癒大家的不開心,而這份快樂的傳遞和分享,無疑成為家人之間親情互動的小入口。
具體來說,靈魂人物沈騰、馬麗,在節目中他倆真實互動,現場砸掛,著實創造出不少名場面。
另外,倆人在玩VR遊戲時,畫風兩極,對比強烈,又是高能笑點的名場面,馬麗靈活走位,沈騰步步後退,配合調皮的後期,笑哭不少人。此外,在玩室內器材騎馬平步機項目時,馬麗吐槽沈騰要是能把“這匹馬”騎走才算厲害,沈騰直言你別激我,下一秒則直接帶著器材蠕動前進起來。
當然,在產生快樂源泉的道路上,沈騰從未輸過,諸如當他騎車累了需要補充能量時,看到有發糕攤,他對攤主說自己的職業不允許他吃兩塊糕點甜食,最後不僅吃了不少,還順便帶走不少。當嘉賓們在進行平衡木遊戲時,沈騰好勝心瞬間爆棚,為了贏居然跑到平衡木旁邊讓對方的隊員高海寶踩他,“你看我重影不?你過來啊!”瞬間讓對方哭笑不得,直言不敢不敢。此外,在完成挑蔥任務時,規則要求用筷子在四秒內完成,沈騰直接放棄筷子,用嘴挑蔥,最後堅持不住被辣哭,這波神操作笑哭眾人。
作為全員搞笑感爆棚的節目,其他嘉賓們的名場面也不在話下,可圈可點。“少爺”常遠在節目中貢獻了不少現場接梗的名場面,諸如當沈騰持續不斷大笑出場時,常遠馬上接道“怎麼了哥哥,吃了個蛤蟆,是嗎?”沈騰讓大家評價他扮演的美人魚如何,長遠直接說,“這可能開創了海洋界的一個新的學科。”
艾倫在推車助力隊友時,誰知道用力過猛,差點把隊友推倒。在介紹旅遊景點“大鐵鍋”時,自己直接跳進去,現場表演了一個鐵鍋炒牛蛙。在抬腿踢花盆的遊戲時,又把自己的鞋給踢出去了。
此外,冤種妹妹李海銀、呆萌高海寶、憨憨王成思,參與遊戲時,各種努力心酸又人間真實,讓人忍俊不禁。當然,還有擔當控流程的主持黃才倫,各種嘴瓢、硬cue流程等,被其他隊員不停吐槽,分分鐘高能好笑。
歡樂形態承載“真善美”大主題讓大家有“獲得感”才是好節目
從頂層設計上來看,真正好的節目,或者說好的內容作品,能夠以寓教於樂的輕鬆方式,讓大家有“獲得感”,也就是說在體驗了歡樂之後,他們會主動進行思考和內心觀照,真正領悟節目所要傳達的“真善美”的內核精神。
不難發現,縱觀一季的節目,製作團隊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傳遞出很多深刻的主題。特別是,在節目中讓星素嘉賓之間實現更為良性的互動,詮釋出普通人奮鬥的故事和背後的真善美。在每期節目彩蛋時,素人嘉賓們和麻花團隊會圍爐而坐,接地氣地暢談人生、分享感悟,諸如汕頭媽嶼檸檬茶店姐妹花,她們回到自己的家鄉創業,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當下年輕人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另外,湘菜美食一期節目中,年輕創業者嘗試創新出湘菜火鍋,讓大眾看到了他們一代人身上積極正向的一面。此外還有年齡最小37歲的湛江赤坎女子足球隊,在節目中展現出她們的自信和堅持。
同時,節目組還將更多有意義的內容融入到節目創作之中,諸如振興鄉村經濟、綠色環保、地方美食推廣、推廣傳統民樂“南音琵琶”、傳承黎錦技藝等等。基於此,不盲目跟風熱門題材,而是堅持做一檔快樂溫暖且有意義的題材節目,《麻花特開心》顯然在踐行優酷在節目創作上一直堅守的標準,潛移默化地體現出作為主流媒體的責任與擔當。
對當下生活的聚焦和關切,融入了更多思考和情感,這才是優質內容的生命線和基本點。由此來看,《麻花特開心》不僅僅是給觀眾帶來歡樂之旅,也是通過歡樂賦予節目更多“獲得感”,讓觀眾可以從中收穫思考、幸福、正向情緒價值等。
最後一期節目的收尾之處,馬麗真誠地表達了一些美好願望,坦言這個節目讓麻花的成員們難得的聚在一起,那些屬於他們的歡樂時光和互相陪伴感也隨之而來,並且希望節目可以做很多季,她可以做到80歲。或許,這個美好的願景可以階段性成真,至少從現在大家對於第一季節目的喜愛和認可來看,確實可以期待一下第二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