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片段在虎年央視春晚刷屏後,直接帶動了線下演出的熱潮。近日,《只此青綠》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原計劃演出5場,結果因觀眾反響強烈先後三次加演13場,共演出了18場,觀眾1.9萬人次。每次演出結束,演員們都在如潮的掌聲中不斷返場謝幕,而觀眾則沉浸在青綠山水的典雅意境中,遲遲不願離去。
《只此青綠》的爆紅折射出傳統文化題材舞臺劇碼日漸受到歡迎。近幾年來,《孔子》《杜甫》《詩經·采薇》等多部舞劇、話劇、音樂劇受到觀眾喜愛。據大麥平臺的資料,2020年至2021年,僅該平臺售出的傳統文化相關演出就超過3.6萬場,觀演人次近200萬,傳統文化文娛消費蔚然成風。
《只此青綠》加場仍一票難求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演出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開演前,保利劇院門口人頭攢動,拿著演出票的觀眾陸續檢票入內,還有不少沒買到票的觀眾在場外觀望,等待著有人轉票的機會。大學生徐同學來看演出,興沖沖地拿著演出票在門口自拍,她就是在春晚看到演出片段後“入坑”的粉絲,“當時就覺得被震撼到了,節目色調很古典,舞姿很典雅。”春晚後,徐同學一直惦記著看整場的《只此青綠》,“我關注了官方號,也關注了好幾個戲劇、舞劇大號,它們會推開票資訊,開票馬上就搶,我手速還可以,搶到了,我同學也有沒買到的。”
原本,《只此青綠》在北京的演出時間到4月17日,後加場至24日,依舊一票難求。目前在大麥網上,該劇評分高達9.4分,觀後評論留言排在第二位的觀眾稱,自己隨著“青綠”的第一輪巡演看了10場。據大麥網資料,多次購票觀看《只此青綠》的觀眾占比約8%。
《只此青綠》走紅,是傳統文化題材演出熱的代表。近幾年來,《李白》《杜甫》《孔子》等具有傳統文化元素的劇碼日漸增多,也很受觀眾歡迎。在大麥演出榜單上,音樂劇《詩經·采薇》佔據北京音樂劇話劇上新榜第一,近期開票的音樂劇《蘇東坡》北京首場快速售罄,標記“想看”的人數持續上升。
創新表達讓傳統題材劇作受到觀眾青睞
帶有傳統文化元素的劇作,何以在近幾年間日漸受到觀眾青睞?
“《只此青綠》火了和它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有關,春晚舞臺只截取了一小段,大家都想看看整場演出是什麼樣。再加上它的編導周莉亞、韓真之前創作的《永不消逝的電波》很火,自然也讓觀眾對新作品充滿期待。”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認為,《只此青綠》出圈的原因有很多,但它作為表現傳統文化內涵的藝術作品,有非常成功的地方,“它對傳統文化的內涵做了創新性的表達。它的故事能讓現代人走入歷史的時空,這種講述方式就很有創新性。”
在宋寶珍看來,這部劇碼是用當代文化的視角回望歷史,同時表現出傳統文化中那些具有文人氣息和美學韻味的內涵。綜觀出圈的傳統文化題材作品,它們並非只是講述發生在古代的故事,而是用現代的手法和視角,呈現傳統文化的美與善。“表現傳統文化的劇碼並非從《只此青綠》開始,比如之前的實景演出《又見平遙》,還有河南衛視推出的《唐宮夜宴》等一系列節目,都讓人眼前一亮。”宋寶珍說。
大麥平臺劇場運營負責人王莞爾介紹,這幾年來,展現傳統文化的作品越來越多樣化,除了戲曲、相聲外,音樂劇、話劇、展覽等演出形式也開始融入傳統文化主題或元素,作品的呈現方式也更符合時代發展、更加年輕化。不少劇方也與漢服、茶藝、文房四寶等傳統文化相關的生產商和文化公司合作,文藝演出與文化消費相互促進,相互“引流”。
文化自信讓年輕觀眾走近傳統
打開B站或小紅書等平臺,搜索“只此青綠+仿妝”“采薇+教學”“采薇+漢服髮型”等關鍵字,能搜出很多博主的分享。這些博主研究《只此青綠》等舞臺劇中的舞蹈、妝容、髮型乃至服裝,頗受網友關注。而這些在視頻或圖片中露臉展示的博主,基本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傳統文化類劇碼頗具輻射力,在年輕觀眾中形成了獨特的傳播鏈。他們因為舞臺作品的故事、舞蹈、音樂“入坑”一部劇碼,進而學習劇中的舞蹈,模仿主人公的造型,再通過自己的模仿,在生活中把劇碼推廣給身邊人。他們並不只滿足於當演出的欣賞者,而是積極尋找自己在其中的“參與感”。
觀眾楊曉在工作之餘學習舞蹈,也喜歡古典文學,“我在舞蹈班學了《孔子》裡的采薇舞,就去看了這部舞劇,後來聽說有音樂劇《詩經·采薇》,我也去看了。”演出看得多了,她也置辦起好幾身漢服的行頭,穿著去劇場,也穿著跳舞、擺造型拍照,“我喜歡這些戲,因為裡面的古典舞很唯美,我穿上這身衣服跳同樣的舞,覺得自己也很美,因為中國文化裡這些傳統的元素很美。”楊曉說。
“這一代年輕人確實比前幾代人更加有文化自信,隨著國家實力的增強和交流的增進,西方的神秘感在他們眼中已經沒有了,他們對西方的迷信也沒有了。”宋寶珍說,目前的社會思潮確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尤其是年輕人,更有文化自信和自覺,“他們開始更願意回首看中國的土地,以及這片土地上曾經出現的歷史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