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詩詞大會》的“詩詞小劇場”或以情景劇形式帶領觀眾穿越回歷史現場,讓觀眾沉浸式體驗經典詩詞的創作背景和詩人心境,或讓何尊、利簋等文物“開口說話”,讓觀眾從“史詩互證”的視角理解詩詞、瞭解歷史;隨著短視頻崛起,依託於短視頻形式進行傳播的微綜藝湧現出來,憑藉輕快的節奏和適合碎片化消費的特點,成功吸引受眾注意……近期,“融合”成了綜藝創作的關鍵字,為創作打開了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不同藝術門類聯動,為觀眾帶來多重觀賞體驗
近年來,綜藝、電視劇、電影、戲劇等藝術門類之間頻繁互動,呈現出跨界聯動、形態交融的全新發展態勢。其中,綜藝節目的融合探索最為活躍。從業者突破了門類間的固有界限,通過與電影、電視劇、戲劇的交流融合,拓寬自身的藝術維度、審美維度,滿足新時代受眾的審美需求。
從職業角度切入,介紹影視、戲劇行業不同工種的工作內容,是常規的融合模式。如《導演請指教》《開拍吧》等將影視導演這一觀眾眼中頗具神秘感的職業從幕後推至台前,以綜藝的形式呈現導演的工作方式以及影視產業的運作流程。首檔聚焦戲劇人工作狀態的《戲劇新生活》則以來自導演、編劇、演員、舞美等不同工種的戲劇人共同創作演出、經營劇團,模擬行業真實生態,拓寬大眾對戲劇行業的認知。這些節目將影視戲劇行業發展相關內容濃縮性地展示出來,表達影視人、戲劇人對藝術的熱愛與執著,賦予了真人秀節目形態更多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
近年來,隨著觀眾欣賞水準不斷提高,“沉浸感”成為他們觀看節目的重要訴求。很多創作者意識到了這個市場需求,紛紛在綜藝節目中融入影視劇創作手法,打開了劇綜融合的新空間。比如,《國家寶藏》《故事裡的中國》《典籍裡的中國》在演播室空間內搭建劇場,再現歷史或時代場景,以短劇演繹的方式講述歷史故事、塑造英模人物,探索出一條運用“劇式表達”傳遞優秀傳統文化、彰顯時代精神的發展路徑。還有一種節目汲取影視劇和綜藝二者所長,強調劇情的連續性和劇集品質的視聽體驗,使“劇式綜藝”的概念進入觀眾視野。河南衛視和B站聯合出品的《舞千年》設計了跨越時空的故事背景,搭建完整敘事線,以綜藝展現中國舞的經典作品,以影視劇的標準製作綜藝。《同一屋簷下》則使用電影級別的攝影機和鏡頭,和主攻紀錄片方向的拍攝團隊,全景記錄六位元素人嘉賓105天內在同一屋簷下的生活,並通過即時預判和精准抓拍嘉賓真實反應的電視劇化創作、在尊重真情實感基礎上精心設計的場景架構、強調極致故事性的後期剪輯,使觀眾獲得“追劇”般的樂趣。這種嘗試進一步拓寬了綜藝節目的形態與表達形式,帶來多重的觀賞體驗。
媒體融合實現多屏聯動傳播,提升節目影響力
綜藝節目的融合創新還表現在傳播領域。近年來,媒體融合成為大勢所趨,資訊傳播管道越來越廣,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影響範圍越來越大,為綜藝節目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廣電媒體在轉型過程中一邊打造自有的新媒體用戶端,一邊加強與協力廠商新媒體平臺的深度合作。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視聽新媒體平臺“央視頻”是電視融媒體轉型的代表性成果。央視頻打造的“央young”IP系列節目《央young之夏》《冬日暖央young》《開工喜央young》,充分挖掘總台的資源優勢,採用以總台主持人為核心主體的模式,青春化的語態,網感化的內容呈現,多屏互動的傳播方式不斷輸出熱點話題,引發觀眾的熱議與參與。自2020年起,SMG舉全台之力推動BesTV+流媒體戰略,為百視TV定制了《金曲青春》《完美的夏天》《打卡吧!吃貨團》等一批高品質綜藝節目,助推其用戶的迅速增長。東方衛視的品牌綜藝《我們的歌》開通了百視TV專屬的選歌選人、加分加碼、聽歌分享等功能,音樂綜藝《一路唱響》也由百視TV獨家播出,形成了SMG內容台網聯動的生態閉環。
隨著台網融合的不斷深化,綜藝節目的融合傳播之路也超越了以往僅在多平臺播出的初級階段,而是在節目研發、製作、播出和宣發的全流程中與不同媒體平臺開展戰略合作。這不僅有助於各平臺在更大範圍內整合資源,實現團隊、經驗、技術等方面的優勢互補,也是應對多屏環境下受眾分化,節目創制邏輯單一,傳播範圍受限等問題的有效舉措。通過內容與平臺的精准對接,在移動端與電視端進行雙重導流,實現多屏交匯的傳播聯動,提升綜藝節目的影響與價值。比如浙江衛視與抖音聯合出品的跨屏互動音樂綜藝《為歌而贊》,運用“大屏首唱,小屏二創”的融媒體聯動創新理念,歌手在電視大屏上演唱歌曲,用戶在手機小屏為歌曲點贊、打榜評論及二次創作,讓好音樂跨屏端、跨圈層傳播。
拓寬行業邊界,實現綜藝+產業協同發展
當下,從業者以融合思維不斷拓展行業邊界,使綜藝節目的定位突破了單一的娛樂功能,成為促進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綜合性載體。其中,圍繞綜藝IP構建產業協同創新模式,不斷升級產業鏈,不失為一種運用產業融合方式實現綜合效益顯著提升的有益嘗試。
《全球旅遊目的地分析報告》顯示,綜藝和影視劇對遊客選擇旅遊目的地具有重要影響。24.5%的中國遊客會在觀看某部綜藝節目後,對其中的取景地動心,從而想去親身感受鏡頭中的風景,體驗相同的遊玩路線。這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文旅融合發展的大趨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城市和旅遊目的地加入綜藝節目製作,文旅主題的節目數量顯著提升。《最美中軸線》《萬里走單騎》《登場了!洛陽》《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一路唱響》《寶藏般的鄉村》《我的桃花源》,以及《極限挑戰寶藏行·綠水青山公益季》《奔跑吧·黃河篇》等節目,充分挖掘中國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運用紀實真人秀的形式,帶領觀眾走近歷史文化遺產,領略壯麗河山,感受現代都市風情,體驗詩意田園生活。這些節目的熱播也帶動了當地的旅遊產業,為文旅融合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
用創意元素啟動歷史文化,並結合現代審美的國潮文創產品,已然成為年輕人的新潮流。《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唐宮夜宴》等節目與文創設計聯動,助力文化遺產向文化資源轉化,讓傳統融入現代,讓經典走進生活,釋放出了強大的社會影響力。節目推出的文創產品不僅具有傳統文化氣質,體現中式美學,也兼具日常實用價值。歷史文物因此突破了時空的限制,飛入尋常百姓家。此外,隨著綜藝市場掀起“推理熱”,在推理類綜藝的助推下,新興文創產業劇本殺一路蓬勃發展。比如芒果TV依託王牌節目《明星大偵探》開發了“線上內容+線下實體”的IP矩陣,開設主題實景探案店,組織“明偵城市行”等巡迴式線下活動。愛奇藝則憑藉“迷綜季”的內容IP介入劇本殺行業,積極探索網路綜藝與線下消費融合的更多可能性。
總而言之,在新媒介、新技術帶來的環境變化以及文化產業發展新趨勢下,綜藝節目積極應對,強化文化內涵、探求模式創新、推動跨界合作、實現價值創造,產生一批涵蓋不同類型的精品佳作。相信在融合理念的指導下,綜藝節目創作之路將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