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
被稱為「稿紙糊成的家」文壇家族紀錄片將登場,紀錄朱西甯、劉慕沙的紀錄片《願未央》、紀錄朱天文、朱天心的紀錄片《我記得》,一連將在 3 月全臺上映。父母輩與女兒輩的兩個世代寫作故事,將各自在兩部紀錄片中真誠敘說他們的創作與家常。寫作領域跨及劇本的作家朱天文,更首度化身為紀錄片導演。
知名作家朱天心形容自己的文學家庭「我覺得就是幾匹孤狼,強碰在一個屋子底下。」
16 歲就發表第一篇小說,朱家姊妹的長女朱天文,90 年代即在臺灣獲得報系舉辦的百萬長片小說獎首獎,也曾三度獲得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及最佳原著劇本等肯定,但擔任導演可是首次,為了自己父親朱西甯、母親劉慕沙的紀錄,執導了《願未央》留下他們的文學身影。
被形容為「難以歸類的小說家」,27歲就寫下「唯有文學,不能平凡」志向的朱西甯,文風多變、在語言創新上不斷自我突破,融合鄉土寫實與現代主義於一爐,他的《鐵漿》《旱魃》《八二三注》與《華太平家傳》皆為華人世界知名著作。而劉慕沙則是文學界中重要的日文翻譯家,透過她的譯筆,將日本經典文學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大江健三郎、吉本芭娜娜等名家作品,介紹給臺灣廣大讀者。
《願未央》與《我記得》皆由侯孝賢擔任監製,朱天文一方面擔任《願未央》導演、拍攝父母輩的文學歷程,在另外一部紀錄片《我記得》則又與妹妹朱天心成為被記錄受訪的對象。
就讀北一女時期,寫出《擊壤歌》一書驚艷文壇的朱天心,和姐姐朱天文兩姐妹在《願未央》中連同小妹朱天衣、女婿作家唐諾等,全家大小將文采展露於讀者眼前。(圖:目宿媒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