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日前於臺北喜來登大飯店舉辦「110年度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頒獎典禮」,今年「優等獎」2件、「佳作獎」6件,並由局長徐宜君頒發「優等獎」、評審團召集人湯昇榮及評審王莉雯頒發「佳作獎」獎座予得獎者,並邀請編劇林珮瑜、許肇玲、劉存菡、賴孟傑、范芷綺頒發入圍作品獎狀。
因應產業市場趨勢,本年參賽作品區分短集數(6-10集)、長集數(13或20集)兩類,並採兩階段徵件。第一階段共159件參賽作品,初選後計21件作品入圍;第二階段限入圍作品參賽,經過評選小組交鋒討論,最終評選岀8件得獎作品。
評審團召集人湯昇榮表示,今年明顯看見編劇嘗試更多元、混類型題材的創作,且更多人選擇以短集數作品參賽,凸顯當前市場需求與產業的變化。影視局則表示,今年參賽作品確實非常多元,包括特務懸疑、女性、活屍宇宙等題材;職人劇則擴及各行各業。此外亦有香港移民、大齡女子及神秘教派組織結合社會時事之題材,展現臺灣劇本創作能量及創意的豐沛與創新。
今年「優等獎」短集數由陳冠宇《歹路不要走》得獎、長集數由程雲佳《跑啊跑啊跑啊,最美的你》榮獲,並分獲25萬元、50萬元獎金。《歹路不要走》描述平凡獄卒遊走在監獄內外與黑白兩道的危機對峙、《跑啊跑啊跑啊,最美的你》透過女孩跑步的成長故事,呈現臺灣獨特的時代歷史,並用大時代的格局,描繪女性細膩情誼。
「佳作獎」短集數得獎作品為《她與七個丈夫的告別式》、《我那彷彿被詛咒的25歲啊》、《來去揣總統!》、《長壽街的猴囝仔》;長集數得獎作品為《樟山捋屍》、《動保「吉」先鋒》。
影視局表示,為讓今年的好作品被看見並轉製成戲劇,在頒獎典禮前,更安排「入圍作品媒合會」,邀請國內產能豐富之資深製作業者與入圍者一對一進行劇本完整開發與製作之商談,總計有16件作品、18家業者參與。
此外,為豐沛電視內容創作產製動能,鼓勵製作業者開發故事題材並提高「劇本創作獎」作品轉製為戲劇之機會,影視局自106年更開辦「電視劇本開發補助」,鼓勵製作業者以製播為前提,籌組編劇團隊並導入有效提升劇本品質之工作方式,將「劇本創作獎」入圍或得獎作品,開發為具市場性之完整影集劇本。
影視局表示,近年來,透過前述接力式輔導,先藉由「劇本創作獎」挖掘故事題材及育成編劇人才、媒合新手編劇進入內容製作;再透過「劇本開發補助」,聘請資深編劇診斷與陪伴,加深田調與劇本的深廣厚度;接著再輔以「電視節目製作補助」第一桶金的挹注,已成功讓國內諸多具開創性、市場性的題材及劇本,完成拍攝並順利進入市場,並在國內外影視平臺及影展贏得好評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