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
台灣第一個以身心障礙為主題的影展,今年在府中15將進行第21屆圓缺之間身心障礙者影展,以紀錄片組與劇情片組共兩部首獎作品作為開幕片,揭開一系列優秀影視作品,呼應著本屆演展主題「成見?不!」(Prejudice or not)。此次影展於2021年10月15日至12月4日巡迴放映。
今年初雖受疫情影響,國內影像人才仍持續創作,本屆圓缺影展共入圍六部國內徵片,同時也引進兩部國外選片,並協助製作一部口述影像,不只服務明眼人,也希望視障朋友能享受圓缺影展的優質好片,讓電影不僅能用看的,也能用聽的!
紀錄片組第一名《寍》的導演陳韋杰,運用寧靜而壓迫的鏡頭,窺探唐氏症患者自綱的失業生活和老母親的怨嘆與虧欠,並入圍第五十八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第二名《這是我的小宇宙》導演黃嘉俊使用黑白畫面,帶出兩位視障表演者小花和新智,從追夢的嚮往,墜入黑暗且未知的未來的過程。第三名《四局夏伴》紀錄身障棒球隊「勇敢小超人」帶給三組罕病孩子與家人更多的體悟,藉由練球當作復健,讓孩子與家長擁有共同努力的目標,並獲得信心和成就感。
劇情片組第一名《雨晴之時》透過青少年兒子追尋跆拳道夢想的過程,向觀眾展現在聾啞父親與失去母親的家庭之中,障礙家庭親子間的隔閡與突破,是少數討論障礙者孩子的題材。第二名《黑夜即逝》透過虛實交錯的手法,呈現女主角以晴逃離精神病院的冒險,讓觀眾置身主角的思覺失調症世界。第三名《寂靜之戀》以唯美清新的畫面,傾訴一位失語症少年與感音性聽覺少女相知相惜的故事,藉由對彼此的理解,與對方共同成長。
本屆影展手冊邀請各界專業人士與單位,針對每部影片的議題與障別進行導言分享,讓觀影者對障礙者處境有更深入的認識。
由財團法人廣青文教基金會持續舉辦了20年,曾引進的記錄片,所涉及議題包括:父母與障礙孩子如何相處;障礙者因為誤解而被社區排擠、又因為了解而被接納;障礙者爭取工作權及如何展現旺盛的生命力;障礙者情慾、愛戀議題;障礙族群人權意識的覺醒;障礙者扶養孩子的過程等。今年巡迴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等八個縣市進行公益放映,共計46場,歡迎前來觀影,用一場電影的時間,翻轉不同的視野。
廣青文教基金會在1987年創立,今年32歲了,從「倡議」到「服務」都在我們的守備範圍,透過連結各界資源,提供日托、物資協助、心理支持、倡議發聲等等以身心障礙者為本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