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
5月19日,位元組跳動宣佈,任命凱文.梅耶爾(Kevin Mayer)為位元組跳動首席運營官(COO)兼TikTok全球首席執行官(CEO),任命於2020年6月1日生效。
凱文.梅耶爾曾被視為迪士尼CEO Robert Iger的繼任者,2019年擔任消費者與國際業務董事長期間,凱文·梅耶爾成功幫迪士尼推出了自己的流媒體服務Disney+。目前,該服務全球付費訂閱使用者數已突破5000萬。
張一鳴選擇凱文.梅耶爾看中的不僅是他的履歷和流媒體運作經驗。2019年,在海外市場高歌猛進的TikTok遭到了海外巨頭以及美國、印度政府等多方“圍剿”,位元組跳動的全球化戰略開展也因此受阻。
為了緩解“圍剿”壓力,TikTok一面“夾緊尾巴做人”,一面借雇用海外高管平息監管方面擔憂。凱文.梅耶爾前,TikTok已引入了前華納音樂集團高管Ole Obermann、前谷歌資深員工Theo Bertram、前微軟首席智慧財產權顧問Erich Andersen等擔任海外高管。
凱文.梅耶爾的加入有助於緩解美國對TikTok的安全質疑,也很可能會為TikTok創造驚喜。而已經“走出去”的TikTok背後,以愛奇藝、騰訊視頻為代表的長視頻平台也不約而同的將目光瞄準了海外市場,一股“中國輸出熱”正在視頻平台蔓延。
競速“走出去”
2019年6月,愛奇藝正式推出了服務全球使用者的產品iQIYI App。無獨有偶,騰訊視頻也在同月邁出了海外擴張的第一步,在泰國推出WeTV Thailand APP移動端。
5個月後,愛奇藝又高調宣佈自己的國際化策略,把首個重點運營區域圈定東南亞市場,並與馬來西亞第一媒體品牌Astro達成戰略合作,進行當地市場的本土化運營。
緊隨愛奇藝,騰訊視頻先是在今年1月宣佈與泰國CH3電視頻道運營商BEC World達成戰略合作,又在2月進行了騰訊視頻海外版WeTV啟動官宣,宣佈WeTV已經進軍泰國、印尼、越南、印度和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從客觀大環境來看,愛奇藝與騰訊視頻競速“走出去”是必然選擇。
QuestMobile《中國移動互聯網2019半年大報告》(簡稱:《報告》)顯示,2019年Q2,全網用戶淨降200萬。中國移動互聯網月度活躍設備規模觸頂11.4億,用戶使用時長增速有所放緩,到2019年6月,增速已經滑到了6%,人均單日時長358.2分鐘。
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天花板已至,即意味著會員人數的天花板見頂。愛奇藝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截止第一季度末,愛奇藝的訂閱會員規模達到1.19億,同比增長23%。但2019年第一季度,愛奇藝訂閱會員規模同比增長率為58%。
另一方面,受下沉用戶喜好影響,在蘊含巨大空間的中國下沉市場中,以優愛騰為代表的長視頻也不似短視頻那般受歡迎。《報告》指出,2019年6月,短視頻在下沉市場的使用者同比增量過億,但線上視頻的同比增量卻不足千,且短視頻與線上視頻的月活躍度使用者規模差距在進一步縮小。
因此,愛奇藝、騰訊視頻將尚未完全開發的海外市場視為業務重點佈局方向之一,既是情理之中,也具備探索的先天基礎。
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會繼續往前走,中國經濟、文化“走出去”也是大勢所趨,因而,佈局海外市場必定會成為未來視頻娛樂市場發展的重要方向和策略;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發展,兩家不僅會員、廣告、IP生態等商業模式逐漸成熟,也擁有先進的技術水準、成熟的大資料處理與儲存能力等,它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些有效降低出海邊際成本,在掌握用戶、直接觸達用戶上贏得更強的話語權和自主權。
真正感到有趣的是,愛奇藝與騰訊視頻都將東南亞作為出海佈局的“橋頭堡”。
搶灘東南亞
愛奇藝、騰訊視頻要進入海外市場,擁有大量人口與娛樂消費需求的新興市場無疑是最好的切入口。如同支付寶國際事業部總監陳嘉軼在解釋支付寶海外佈局時所說,業務佈局要“跟著人”走。而與中國文化相近、地域相近的東南亞也的確擁有這樣的優勢。
Google與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Temasek)、Brain&Company 聯合發佈的《東南亞2019數字經濟報告》(下文簡稱《經濟報告》)指出,高粘性的年輕人口、快速增長的互聯網聯通性以及不斷增長的財富是東南亞互聯網經濟的結構性驅動因素。
2019年,東南亞互聯網經濟規模已突破千億美元,預計將在2025年達到3000億美元,超過去年得出的“在2025年將達到2400億美元”的預期。
其次,東南亞地區已擁有3.6億互聯網用戶,其中超過90%主要通過智慧手機上網;而在過去四年增長的1億人互聯網用戶裡,年齡在15至19歲之間的青少年為主要人群。未來15年,隨著這些熟悉網路、更青睞移動端的東南亞青少年的成長,他們將為東南亞地區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注入動力。
TikTok今年第一季度的下載資料也佐證了這一《經濟報告》。資料分析機構App Annie資料顯示,今年1-2月,TikTok在印尼、越南的下載量均排名第二,僅次於Facebook。且在二月份,印尼市場是TikTok下載量占比排在第三的國家。
另一方面,東南亞地區一直是中國出海的主攻區域。近幾年,隨著電視劇工業化實力的提升和優愛騰等頭部平台推動電視劇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更迅猛提升。但相對中國,歐美的文化內容產品,尤其是劇和綜藝,在東南亞市場的影響力相對較弱。
遵循田忌賽馬的道理,愛奇藝與騰訊視頻以東南亞為“橋頭堡”更容易做出成績。
下一個“TikTok”可期?
資料公司SensorTower資料顯示,TikTok在2019年的下載量超過7.5億次,力壓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巨頭,雄踞全球APP下載榜第二名;2020年第一季度TikTok更是累計了3.15億次下載,創下全新的季度紀錄。
TikTok是中國視頻平台“走出去”的“探路者”,也是中國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出海案例,但TikTok的成功不是輕易能複製的。
針對不同市場的不同文化因地制宜制定運營策略,這是TikTok成功把自己推行海外的一大法寶。而愛奇藝、騰訊視頻雖也將其定為海外拓張的準則,並借助與當地媒體巨頭合作獲取海外市場當地語系化的運營團隊和經驗,但具體成效還有待觀望。
實際上,Tiktok的推行也面臨著諸多阻力。2018年,Tiktok被印尼通信部以“損害青少年心理健康”為由封鎖;2019年2月,印度政府人員又以“Tiktok導致年輕人文化墮落”為由建議對其封殺,兩個月後,印度電子資訊部下令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下架TikTok。
據商業週刊的資料,TikTok在印度重新上架後刪除了超過600萬條違反使用者協議和社區準則的違規視頻,又在印度雇傭了近500多人,並開始助力印度的教育事業。
來自海外政府的監管壓力外,TikTok也在被Google、Facebook等海外巨頭的圍追堵截,而這些,諸如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後湧現的視頻平台也必將面對。
最重要的是中國的影視綜內容,在海外很難覆蓋到更廣泛的人群,面臨著巨大的文化差異。這一點,即便是NETFLIX也需要用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本土化團隊來訂制內容打開局面。而Tiktok這類短視頻平台則完全可以憑藉UGC內容“以夷制夷”。
此外還有變現問題。視頻平台在中國的主要變現模式是“廣告+會員”,但這種模式想成功複製到海外市場需要一段不短的養成時間。
目前WeTV、iQIYI 都無開屏廣告、片頭廣告,即便點擊暫停也不會出現廣告。而會員方面,兩家雖都採取了和中國一樣的“免費+付費”差異化付費模式,但很多東南亞使用者尚未養成中國用戶的付費習慣,且單靠內容也很難大幅帶動他們掏錢的意願。
道路並不平坦,創造下一個“TikTok”也無法一蹴而就,相信中國視頻平台“走出去”的未來仍舊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