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
第41屆金穗獎頒獎典禮日前在西門紅樓圓滿落幕,一般組首獎由導演張立約《一起去天堂》從24部競賽片中脫穎而出,學生組首獎則由導演薛文碩《第一廣場》從31部學生競賽片中拔得頭籌,評審團表示:「《一起去天堂》編導大膽放棄語言與對白的敘事功能,創造出如夢一般的迷人電影感。」評審團召集人李亞梅則說:「《第一廣場》視野新穎寫實,讓人驚豔。」
由文化部影視局主辦,國家電影中心承辦,致力於培養台灣優秀影視人才的「金穗獎」,日前在西門紅樓揭開得獎名單。24部一般組入圍作品中,奪得金穗首獎的《一起去天堂》,也是去年高雄電影節「台灣火球大獎」得主,拿到個人單項表現獎-最佳攝影獎的《春分兄弟》曾入圍第55屆金馬獎、主演《粗工阿全》的廖欽亮獲得男主角獎、《阿嬤的放屁車》中陸弈靜和黃淩辰並列獲得女主角獎。一般組最大贏家為導演黃勻弦、蔡易錦《當 一個人》,去年獲得第55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本屆金穗獎更同時拿到最佳動畫片獎、個人單項美術設計及個人單項聲音設計獎共三項大獎。
學生組最大贏家莫過於導演薛文碩的《第一廣場》,既是首獎也獲得個人單項導演獎的肯定,評審團表示:「導演薛文碩大膽選擇在台外籍勞工的高難度題材,並實地進入真實環境拍攝。難得的是,創作者並未落入窺奇或憐憫這類簡單衝動,沉穩掌握敘事與角色,並聰明運用真實場景的影像魅力,處處可見年輕導演的創作企圖、高度自覺的執行力,以及對於議題與人性的成熟視野。」歷經41屆的金穗獎頒獎典禮,文化部次長丁曉菁在致詞也表示:「每一位電影創作者的第一步,幾乎都是從金穗獎被世人看見,金穗獎就像是影視從業人員回到初衷的地方,希望這個獎項可以幫助更多年輕有創意的創作者被更多人看見,更希望所有創作者們可以努力不懈的在影視產業堅持下去,讓台灣的故事與創意被世界看見。」
頒獎前呼聲最高、題材最新穎、最受業界關注的競賽片,便是由導演莊翔安執導、金馬影后謝盈萱及金鐘影后王琄攜手主演《媽媽桌球》,在本屆金穗獎也從一般組24部競賽片中得到優等獎,評審團認為:「《媽媽桌球》翻轉吸血鬼類型片,將吸血鬼的孤獨感,成功運用在中年母親面對空巢期的空虛寂寞。」導演莊翔安也說明:「當初拍攝這部片最初的用意,也是希望可以讓大家看見中年女子面對空巢的壓力與寂寞,也提醒大家,母愛是很偉大的!」(圖: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一般作品獎-獲獎影片
首獎:一起去天堂
製片:葉振興
導演:張立約
編劇:張立約
最佳劇情片獎:春分兄弟
製片:郭柏村
導演:王傢軍
編劇:傅凱羚
最佳紀錄片獎:之之
製片:林艾德
導演:林艾德
最佳動畫片獎:當 一個人
製片:謝珮雯
導演:黃勻弦、蔡易錦
編劇:黃勻弦、蔡易錦
最佳實驗片獎:海邊的巴別塔-360˚ 實驗錄像
製片:張素梅
導演:馮偉中
編劇:張素梅
優等獎:回程列車
製片:黃邦銓
導演:黃邦銓
編劇:黃邦銓
優等獎:告別進行式
製片:呂慧真
導演:吳文睿
優等獎:媽媽桌球
製片:林君翰
導演:莊翔安
編劇:莊翔安
一般作品個人單項表現獎
得獎者
粗工阿全 / 廖欽亮(男主角)
阿嬤的放屁車 / 陸弈靜、黃淩辰(女主角)
春分兄弟 / 朱映蓉(攝影)
當 一個人 / 黃勻弦、黃元岳(美術設計)
當 一個人 / 陳金煒(聲音設計)
學生作品獎
首獎:第一廣場
製片:朱芸廷
導演:薛文碩
編劇:薛文碩
最佳劇情片獎:釘子花
製片:曾聖雯
導演:賴建穎
編劇:賴建穎
最佳紀錄片獎:泛泛
製片:朱昭燕
導演:黃智德
最佳動畫片獎:坐椅上的人
製片:張郡庭
導演:張郡庭
編劇:張郡庭
最佳實驗片獎:彼・此
製片:胡鈞荃
導演:胡鈞荃
編劇:胡鈞荃
優等獎:私家車
製片:王姿元
導演:蔡渝涵
編劇:蔡渝涵
優等獎:小白船
製片:許祖寧
導演:蘇智雄
編劇:蘇智雄
優等獎:午夜陶德
製片:洪偉哲
導演:王逸鈴
編劇:王逸鈴
學生作品個人單項表現獎
得獎者
第一廣場 / 薛文碩(導演)
發射倒數 / 劉主平(女主角)
私家車 / 蔡渝涵(編劇)
小白船 / 李威槿(攝影)
私家車 / 李恩馨(美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