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
近年來,伴隨著影視行業的快速發展,行銷已經成為影視作品生產環節中極其重要的一環,從立項到面向觀眾,每個階段背後都有影視行銷人的身影。寒冬之際,他們的生存狀態和發展前景,自然也與整個產業的發展狀況息息相關。日前,我們走訪了多位影視行銷人,他們所創始的公司規模大小不一,所體察的感受也大有不同。
在本次採訪中,他們不止對自身的生存狀況進行了分析,同時,也站在行業立場考慮,希望盡自己之力,助行業走出困局。
就如百思傳媒總裁岳雲飛所言:“走出困局需要全行業各個鏈條群策群力,不論產業鏈上游還是下游,只要大家都積極進言,總會找到出路。”
資金斷流、開機驟減,是上游傳輸到行銷公司的兩大難題
在本輪訪談中,各個影視行銷公司對寒冬表現出了不同的感知度。
首先,對影視行銷公司衝擊最大的是資金問題。
資本撤資後,影視製作公司出現資金斷流,播出平臺方運營問題加劇。做影視專案宣傳,大多需要行銷公司先行墊資,一般情況下,網路平臺的賬期大多為一個半月到三個月,最長為四個月,衛視賬期多為兩到三個月。受本次寒冬影響,賬期不僅在此基礎變得更長,而且,很有可能遙遙無期。
很多行銷公司在這種情形下變得運轉困難,尤其遇到多個項目同時拖款的狀況,就很可能面臨斷炊。某公司負責人對拖欠款的問題十分頭疼,他表示,現在逾期不付款的客戶大有人在,還有些客戶不付尾款,甚至個別項目出現對方一直讓自己墊付,項目執行到三分之二,直接叫停專案,違約不付款了。“逼得我們不得不走法律程式去解決。”
據知情人士透露,某中型行銷公司在本次寒冬中,由於資金周轉問題,人員直接縮減了一半。行業內的HR們,幾乎每天都能見到一些影視行銷公司員工在求職。
伯樂天海的CEO李海鷹卻展現出了樂觀的心態。在她看來,本次寒冬是對行業規則的一次大改寫,“這讓以前一些深諳行業漏洞的人無機可乘了,大家都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這對於認真做事的人來說反而是好事。”
她表示,伯樂天海有相對穩定的優質客戶資源,在寒冬之下,他們的業務和資金流並未受到太大影響,反而因為縮減了演員費用,對行銷方面的投入有所提升了。
其次,資本的撤離,也對行銷公司的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幾年前,資本對影視板塊熱情高漲,除了影視製作公司,他們也對產業鏈中的行銷公司有所青睞。如今,已是另一番局面了。
百思傳媒總裁岳雲飛坦言,今年年初,他打算進行第二輪融資,結果資本市場大多持觀望態度,能夠下決斷的少之又少。他只能放棄計畫,等待更好的時機。
而開機項目驟減的現狀對行銷公司的業務量和業務品質,也造成了一定衝擊。
在製作方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開機專案減少,在行銷費用的使用上也會更加謹慎,那麼,他們對行銷團隊的篩選會變得更加嚴苛,行業競爭加劇。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許多公司能拿到的項目比往年更少,而且行銷預算方面也被甲方一再壓縮,利潤率降低。如此發展下去,部分公司將來極有可能難以為繼,影視行銷業也許將面臨一輪重新洗牌,同行合併,或調轉船頭,轉向其他行業。
不過,大的行銷公司的業務量還是有一定保障。據嶽雲飛介紹,“在8、9、10三個月份,甚至因為在執行的項目較多,而新專案的比稿量大,為了專注聚焦于現有項目,公司還不得不做出了一些放棄。”
大聲娛樂創始人姜琨燁也表示:“我們的客戶資源一直非常穩定,甚至明年、後年,我們的業務量都有了相應的儲備。”
是寒冬,更是行業改革
作為公司的掌舵者,這些行銷人不止要看到眼前的困境,更要對未來的風向、風險有所預判,以便對船的航向進行把控和調整。這場寒冬,對行銷公司來說,更像是對經營能力的一種考驗。
嶽雲飛認為,將來,影視行銷公司要面臨的兩大問題是:開機率低和業務競爭激烈。
這兩個問題是因果關係,最終會歸集到業務競爭激烈的問題上。業務的競爭激烈,必然導致價格、服務和人才競爭的加劇。為此,行銷公司一方面需要調整業務模式,一方面需要做好人才的儲備和管理。
嶽雲飛表示,在這兩個方面,百思做出了兩個維度的升級,並在經營方面會更加謹慎。
首先,業務能力升級。影視行銷進入下半場,需要從宣傳思維升級為行銷思維,對待一個專案,既要做出效果,也要做出價值,即從單一的宣傳業務模組發散,拓展到其他業務鏈,從讓客戶花錢到為客戶賺錢。
其次,管理升級。目前百思擁有200多人的團隊,嶽雲飛表示,兩年內,暫時不會再擴張。對應這麼大的團隊,公司需要在人才和組織架構方面進行垂直、縱向的升級。百思從年初開始就一直在做這方面的探索,並制定出許多相應的人才培養和管理措施。比如專門扶持青年團隊的“新青年計畫”,岳雲飛認為,人才賦能,公司才有未來,才能更好地反哺行業。
同時,他也希望,同行業內的兄弟公司在未來都能保持競爭+合作的態度,有開放的心態,合作、共贏。
“影視行銷進入下半程,大的趨勢是整合。客戶需要一個立體的整合行銷集群,而不是單一模式的宣傳,百思願意參與到整合的過程中,無論被動整合還是主動整合。”嶽雲飛如是說道。
與男性管理者宏觀的思維不同,李海鷹的經營方式和對寒冬的應對措施,更穩健,也更“感性”。
李海鷹表示,接下來,她在接新項目、與新團隊合作時,都會更加謹慎。在總公司業務模式方面,也會更加多元,比如增加了品牌娛樂行銷和影視劇商務合作。
而在人才管理方面,她採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繼續穩定在80人左右的團隊,不盲目擴張。
其次,優化人才,適時更換新鮮血液,以刺激團隊活力。
最重要的是,在員工福利方面,她做出了更優渥的調整,比如創辦“美好生活基金”為員工提供無息貸款。她希望讓這些年輕人能夠享受當下,這是女性管理者特有的思維,比起宏大、長遠的未來規劃,她們更注重當下的感受。
本次寒冬,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作是一次行業改革。它既讓影視行銷業轉變思維、經營模式,也改變其人才培養方式和管理模式。寒冬讓行業瘦身,同時也讓真正有能力、有價值的公司經過歷練後,變得更具生命力。
暫時的寒冬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應對寒冬引發的問題
除了技術問題,這些行銷界管理者們更站在行業角度,自上而下進行了全域性思考。
今年以來,受政策影響,各類獻禮劇和現實題材作品數量迅速增加,其他類型影視作品的播出和立項相應減少,古裝類劇集更是寥寥無幾。長此以往,影視作品的藝術形態將趨向單一化。
李海鷹認為,藝術應該有更多元化的表現,文娛產業的發展不該被政績思維驅動,而應該與社會人文息息相關。
她感歎道:“我不認為現在是寒冬,真正有一天,我們打開電視機,所能看到的類型變得單一了,那才真的是整個行業的冬天。”
除了對藝術形態的關注,他們也對市場穩定度進行了思考。
薑琨燁表示,國家對稅收的嚴控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它保障了行業的公平性,杜絕了亂象的發生,維持了整個市場的穩定。目前,稅收問題成為整個行業,乃至社會關注的焦點,政策一天不落實,大家一天不知道如何應對。希望相關政策能夠儘快明確落地,穩定人心。
薑琨燁坦言,在寒冬之際,希望整個行業都能對一年來發生的種種問題,做一個總結,身在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都能夠理性、科學地總結自己的工作,為產業的良性、健康發展而努力。
在問題的解決方法上,嶽雲飛提出了一些建議。他表示,此時,希望國家能夠給予一些支持,在解決產業上游資金和重構信心兩個方面。
他坦言,資金斷流是目前產業上游最嚴峻的問題,希望國家能夠給予一定的扶持。比如在信貸方面給平臺一些優惠,讓他們能應對買劇和宣傳費用的欠款,平臺的營運問題關係到整個產業鏈的良性迴圈,源頭有活水,下游才流得動。
其次,重構信心。
行業寒冬往往對行業內人士的信心打擊最大,經歷者和旁觀者感受和表現總會有很大差異。
對觀眾而言,他們最直觀的永遠是內容的好壞,當有好內容的時候,他們絕不會辜負。對資本而言同樣如此,他們總是嗅覺最靈敏的,來勢洶洶,去時匆匆,只要行業呈蓬勃發展之勢,他們也自然聞香自來。
但對於行業內,經過寒冬,大家的創作熱情是否依舊高漲?此時,鼓勵和希望變得尤為重要。嶽雲飛坦言,如果國家能夠給文化產業相應的政策支撐,對增強行業信心大有裨益。
當然,在國家給予信心之外,行業內也要相互激勵,抱團取暖,同時,自己更要增強信心,自我激勵,自我發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