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行業追捧到備受質疑,仿佛坐上過山車的IP只用了兩年。
力捧者津津樂道《甄嬛傳》、《琅琊榜》等劇集的成功改編,而唱衰者則舉例近年來越來越多大IP改編影視的口碑欠佳。早年一些大公司揚言唯IP論,以及“IP+明星+概念”的票房收入公式,一下子得罪了編劇群體而遭到抵制,認為“IP幹死的不只是原創劇本,還有中國人的文化多樣性”。
其實IP本身是一個中性詞。曾有業內人士認為,IP是被市場驗證過的用戶情感載體,而非簡單的有知名度。而且即便是再優質的IP,影視化的過程並不比原創劇本更輕鬆,如果完全尊重原著,觀眾覺得沒有新意;如果大刀闊斧偏離原著,書迷又會有意見。
IP的未來將何去何從?真如某些人所期望的那樣,人人喊打、退出歷史舞臺,還是會經過鳳凰涅槃後重新煥發青春?
並不是所有的小說都是適合改編成影視作品
經過了幾年的探索,業界買到的一個教訓也許是:不是所有的IP都適合被改編成影視劇。
總體來說,在女性觀眾主導的影視劇市場,女頻IP改編的影視劇天然比男頻IP改編更容易成功。
男頻IP多是升級打怪型爽文,更符合遊戲或熱血動漫的邏輯。而且出於讀者催更壓力和YY的需求,作者難免會“注水”加入更多副本劇情,因此動輒數百萬字的小說在男頻IP中極為常見。
主人公開掛打怪的套路在進行影視化改編時,一來冗長的劇情需要大幅刪減,二來平移式的故事略顯小兒科,不符合影視劇層層鋪墊的規律和複雜的套路。
還要面臨情感線的尷尬:女性觀眾不喜歡男頻IP裡後宮種馬流的元素,但如果改編成男主只愛一個人,又不符合原作男性讀者的期待。最後呈現的效果只能是妥協,讓男主與幾位紅顏知己搞曖昧,談過家家式的戀愛——可能也只有少不經事的未成年觀眾們才願意為這樣的劇情買單。
漫改真人影視同樣是比較難討好觀眾的類型。受制於二次元與三次元受眾的審美差異,改編影視如果過分保留原作,會讓觀眾覺得跳戲;但若完全改成常規影視的邏輯,又喪失了動漫IP的意義。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怎樣的動漫進行改編是關鍵。比如最近徐靜蕾擔任監製的《一人之下》,在談到改編初衷時,她表示雖然這是二次元世界的漫畫作品,但人物的思考方式以及世界觀很真實,沒有架空於生活,因此更適合改編成真人劇。
同樣以主要角色來劃分,大女主IP成功率也比大男主IP要高一些,比如《花千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烈火如歌》。因為女性觀眾雖不能接受傑克蘇,對瑪麗蘇卻是樂見其成。今年火爆的《延禧攻略》,本質上也是爽文的設置,但因為主角為女性,一路開掛復仇、收割一票男性傾慕的戲碼,就變得更容易被接受,甚至覺得新穎。
經典美劇《權力的遊戲》也是有IP基礎改編,這是一個純男頻劇,並沒有為了照顧女性觀眾而加入所謂瑪麗蘇情節,但女性觀眾也照樣喜歡看。
一個較為明顯的現象是,如今再去翻閱不少經典網文IP,其價值觀、人物設定、故事架構已經落後於當今主流的電視劇邏輯,與當下社會觀眾的心理和情感訴求不符。比如不少青春文學裡的車禍和墮胎梗,在近幾年影視作品中已經氾濫成災,再沒有人想看。而霸道總裁愛上我、白蓮花女主慘遭女二陷害的情節,也讓觀眾渴望更多反套路。
為什麼美國迪士尼、漫威還有變形金剛等IP都有數十年歷史,今天改編起來依舊不過時?
這就是專業製作團隊妙手回春式改編的力量:按照專業的改編體系,並保留了原IP的內涵。這些內涵也正是這些IP能暢銷的原因:它裡面有某種能擊中人的東西,滿足了大多數讀者的想像。很多編劇在改編的時候,其實並不明白,也不願意去明白這些內核,可能覺得自己更專業,一定要高於原著。所以大刀闊斧把這些內核給丟了,結果改的兩頭不討好。
因此,並不能簡單說IP不行了,它將繼續更新換代,從1.0時代向2.0時代進化。2.0時代的IP將更成熟,更套路,更內涵,更適合影視劇的改編。
所謂IP之爭,其實是編劇和作家兩個不同工種創作者的話語權之爭
IP與原創之爭是一個經久不息的話題,不少行業內資深編劇輕看IP,一方面是因為不少網路文學作品雖有流量,但文學性不高;另一方面由於IP和原創劇本互為替代品,IP的出現稀釋了編劇本就被邊緣化的話語權。
其實,並不是大IP擠佔了原創作品的市場空間,或者是大IP讓編劇失去了創作的土壤和動力。IP的盛行一定程度上是市場原創力量不足的結果,優質原創作品稀缺,讓片方只能去上游尋找已被讀者檢驗過的大流量網文,再配以自帶粉絲的鮮肉小花,以試圖撬動資本和市場的青睞。
也正是因為IP太好使了,所以讓一些外行有了走捷徑的想法,用“大IP+小鮮肉”模式快速變現,或者囤積IP等待升值、當二道販子。如今潮水落去,隨著IP市場回歸理性,盲目購買IP、沒有改編能力的公司恐怕會被拍死在沙灘上。
真正考慮長遠發展的大公司都不會這樣短視。首先開發IP和做劇本一樣都需要遵循影視創作的規律,同時要明確自己的市場定位。
前一陣,騰訊影業的陳英傑在採訪中提過,他們開發的漫改劇《從前有座靈劍山》,前後經歷了兩年多的劇本開發,嘗試從各種角度來改編這個專案。原本計畫網台聯動,但通過市場調研發現電視臺和網路的受眾是兩個群體,因此決定只做網劇。
而國內另一部成功的漫畫IP《快把我哥帶走》,也取得了網劇和電影改編的雙成功。他們沒有一味迎合市場常見的學生早戀和日系禁忌之戀這些元素,就是提取了當今獨生子女都希望有一個照顧自己的好哥哥的心理,用生活化、日常化、真實化這些元素,也取得較大成功。
其次,內容品質越來越成為片方挑選IP的關鍵,而非平臺資料。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今IP的價格其實並沒有明顯下降,但大家挑選IP時越來越看重故事本身的可改編性,如果是好的題材與內容,即便IP本身知名度不夠也會搶先下手。
關於IP開發的一些思考
首先,IP的精神內核要與時俱進。
仙俠劇這些年走低根本原因,就是丟失了其精神內核——俠義精神。
武俠小說曾經是最大的IP影視類型,如今逐漸被更年輕化的仙俠取代,在《仙劍奇俠傳》開始走向巔峰。但之後出現一大堆粗製濫造的仙俠作品,更像是披著眼花繚亂特效皮的低俗言情劇,讓這個品類開始沒落,不少觀眾感歎現在的仙俠劇“只有仙,沒有俠”。
天馬行空的異世界和升級打怪、五毛特效並不能定義仙俠劇,它失去了武俠最寶貴的俠義精神。正所謂《射雕英雄傳》裡面郭靖所宣導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者,行走江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替天行道,為民除害。這些價值觀都是具有江湖道義甚至家國情懷的,也能夠引起觀眾共鳴,而不是打打殺殺,逞一時之快。
一定要給IP賦予當下的時代精神。例如迪士尼這些年的的作品,無論是《白雪公主》、《灰姑娘》還是《美女與野獸》,裡面女主人公都不再是弱女子,依靠白買王子來拯救,都是具備獨立思想的新時代女性。又例如,《冰雪奇緣》的真愛之吻不是來自王子,而是來自家庭,來自姐妹親情。
其次,IP應該從1.0升級到2.0版本。
如今適合改編影視劇的IP,往往要具備經典的文學框架。前盛大文學CEO侯小強就列出過一個IP改編公式:“爆款=主流情緒+超級人設+經典敘事模型”。
例如從劇作上,《琅琊榜》小說的框架,就是《基督山伯爵》的復仇路線。改編起來更容易上手,這類高智商,邏輯性強的小說將成為精品劇集的開發範本。如果面向大眾,《延禧攻略》也是講述復仇,但其中融入了更多情感戲,以及性別平等、女性獨立等當代價值觀,則是經典靠近主流市場的優秀範例。
作為IP大戶的騰訊影業,這次年度發佈會上就一口氣推出幾十個IP改編作品,甚至還有《還珠格格》的重新開發。雖然已經過去了20年,但小燕子勇闖清宮的人設與故事架構並沒有過時。新一代的小燕子也應該有符合當今女性的精神內涵,這類故事比較值得市場期待。
最後,IP運營要有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今年,騰訊互娛宣佈與古龍著作管理發展委員會達成10年全系列全版權戰略合作。
在這之前,市場上的熱門IP如《盜墓筆記》、《鬼吹燈》分別賣給了不同公司。導致改編水準參差不齊,風格也是迥異,沒有像漫威公司一樣形成統一的規劃。應該說,由一家公司統籌開發運營IP的模式,比分散的開發模式成功率更高。成立了三年的騰訊影業,也逐漸摸索出了一套IP開發的體系:有敬畏心,重視編劇,放低姿態。把自己變成開放平臺,和業內專業團隊一起開發。
此次騰訊影業公佈了“古龍新影像計畫”,除了與合作夥伴進行多維度的改編,對於古龍經典作品改編,他們還利用旗下大資料與用研體系,挖掘年輕用戶對於武俠的關注點,從而指導IP規劃與開發,以及開拓下游衍生授權的商業價值。
這種版權打造模式,在國內也就騰訊影業這樣的平臺型的“大樹”才敢嘗試。雖然還不確保未來一定能成功,但是其邏輯是成立的,勇氣也值得讚賞。最起碼這樣的模式下,探索出來更好作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簡言之,IP不會死,但IP開發市場的變革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