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
公視時代劇《憤怒的菩薩》日前於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行首映記者會,導演許肇任以及吳慷仁、巫建和、劉品言、林思宇、劉冠廷、張翰、賀一航、柯宇綸、吳朋奉、林志儒和洛可杉等一眾演員出席。
《憤怒的菩薩》的故事背景設定在1946年的台北,國民政府剛從日本手中接過台灣。導演許肇任認為當時的台灣非常有趣,因為不管什麼樣的人跟語言都有,過去這個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影視作品應該是《悲情城市》,而這次他決定用比較輕鬆的方式來講故事,因為他覺得文化差異產生的矛盾不一定是負面的,有時候會是一件蠻有趣的事情。
許肇任又說,1946年正好和美國電影《教父》的故事背景是一樣的,《教父》所呈現出來的內容非常進步,我們(台灣)應該也辦得到。他表示,除了電腦還沒發明之外,當時的知識水準應該很接近現代,過去大家拍這個年代都像在拍「農村曲」,這次則不希望再這樣,他認為當時人們追求新知的態度,跟現代人其實是一樣的。
故事設定在一個政權更替的年代,多元的語言成為演員們最大的挑戰,特別是台語和日文。劉品言表示,她覺得台語比日語更難,因為台語的「氣口」真的太多元了。劇組安排的台語老師有幫演員們錄音,她說,聽著老師的錄音帶入眠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台語變好了。
吳慷仁則說,最初看到劇本的時候是想要拒絕的,因為日文的台詞很多,「我覺得就算三個月我也背不起來」,可是後來知道是許肇任導演就答應了,因為他知道導演不會照著劇本拍。吳慷仁表示,其實四集劇本看下來並不輕鬆,敘事方式甚至有一種平鋪直敘的沉重,「最後真相大白,也沒有打算要讓大家喘一口氣」,因為它是一個時代造成的悲劇。
《憤怒的菩薩》改編自直木賞作家陳舜臣的同名小說,故事描述1946年貨船「朝風丸」從日本回到基隆港,在日本因為偵破殺人案而聲名大噪的中國留學生陶展文(吳慷仁飾)也搭乘這艘船,跟著好友楊輝銘(巫建和飾)要前往菩薩庄提親,結果卻遇上一連串離奇的殺人案。(圖:公視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