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7日文化部委託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舉辦「新型態大數據閱聽資料之蒐集,加值與擴散機制共創工作坊」第一場討論會,7月3日NCC委託CCTF(雲端既聯網電視論壇)舉辦「多螢媒體與匯流政策對話」,二場會議分別就如何善用國外已盛行的影視數據巨量資料,研析與規劃新型態媒體閱聽數據的應用,期盼集產學力量進行產業需求評估,共創工作坊可行性研究,做為政策建議與相關配套發展方向之依據,並以1.新媒體閱聽行為分析與應用。2.聯網電視與多螢服務。3.智慧生活與數位家庭三場座談。邀請多位與談人發表高見及經驗分享,同時現場呈送NCC主委政策建言白皮書,我們喜見主管影視內容與電子媒體的兩個政府部門,不約而同的在此刻朝著重大議題方向進行研討,針對未來資訊科技快速發展,閱聽管道多元化,影音串流服務(OTT)的崛起,產業生態環境的移轉等開始進行集思廣益,雖說時間已感到較晚,但開始做或許還有迎頭趕上的機會。
面對如此巨大的產業變革,本會除受邀參加上述盛會,積極參與表述建議外,也多次重申過往內容產業受限於老三台「委製」型態的有限成長,臺灣影視產業鏈因而未能應運而成的遺憾,綜觀現今無論是大數據分析、創新跨業服務、智慧娛樂應用、海外市場拓展…等,均為影視產業鏈的更擴大需求,在認清「沒有產業鏈不可能發展產業」的前提下,政府應注意迅速輔導產業鏈上下游的形成,積極的扮演推手或催生的角色,不要再拘泥於形式上的探討,受制於「圖利」的無形框架,跳脫「防弊」的自我設限,才能「興利」的主動出擊,臺灣影視產業的現況是規模偏小又心態封閉,未能洞見又不思研發,應該在無助茍延殘喘之餘,也著實要虛心檢視,摒除自我意識,聯手共創產業契機,主管管理與輔導的政府機構則在此關鍵時刻,如何發揮功能掀起影視產業的革命,引領走向全新的環境建構,無可諱言已是責無旁貸的工作。(圖:NCC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