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電視劇產量、集數及收視排行
中國影視行業已經逐漸進入成熟期,生產力基本處於穩定水準,從2003年到2015年,國產電視劇年產量都在500部左右,劇集數量從2003年的10381集穩步上升到2015年的16540集。
在產量豐富的情況下,各大衛視平臺依然處於“劇荒”的局面,主要是因為精品電視劇的稀缺。現階段,觀眾對於電視劇的要求也逐漸提高,衛視平臺為了保障收視率,都把目標瞄準精品電視劇,“一劇兩星”政策的實施使得衛視平臺對於精品劇的爭搶更加激烈。根據CSM52城資料顯示,2014年與2015年播出的電視劇中收視率超過1%的只有26部和22部,收視率超過2%的更少,分別只有5部和2部。
2016年CSM52城電視劇收視前十
排名
|
電視劇
|
播出平臺
|
收視率
|
收視份額
|
1
|
親愛的翻譯官
|
湖南衛視
|
2.048
|
6.19
|
2
|
麻雀
|
湖南衛視
|
1.714
|
5.29
|
3
|
解密
|
湖南衛視
|
1.648
|
5.11
|
4
|
搭錯車
|
山東衛視
|
1.501
|
3.84
|
5
|
錦繡未央
|
東方衛視
|
1.483
|
3.84
|
6
|
放棄我抓緊我
|
湖南衛視
|
1.419
|
4.27
|
7
|
煮婦神探
|
浙江衛視
|
1.407
|
3.61
|
8
|
錦繡未央
|
北京衛視
|
1.345
|
3.84
|
9
|
女醫明妃傳
|
東方衛視
|
1.296
|
3.39
|
10
|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江蘇衛視
|
1.284
|
3.67
|
在精品劇的製作中,出色的製作實力和雄厚的資金支持缺一不可。雖然影視劇行業整體集中度不高,但龍頭企業憑藉其成熟的生產鏈和對市場的準確把控,在精品劇市場依舊佔據大多數份額。從近年來的熱播劇看,《花千骨》、《老九門》出自慈文傳媒,《何以笙簫默》、《親愛的翻譯官》、《錦繡未央》、《微微一笑很傾城》出自華策影視,《青雲志》、《古劍奇譚》出自歡瑞世紀,《歡樂頌》、《偽裝者》、《琅琊榜》出自山影集團,《武媚娘傳奇》出自唐德影視。
2017年中國線上視頻市場規模預測及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線上視頻行業規模持續擴大,為市場帶來新的增長契機。2015年線上視頻市場規模達到401億元,同比增長61.04%,預計未來三年還將持續上升,到2018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03億元。
視頻網站為影視劇提供了新的平臺。網路劇、網大、網綜等紛紛興起,其中不乏精品,獲得高點擊量和好的口碑。傳統電視劇也開啟“台網聯動”模式,由電視臺和視頻網站合作播出,現在更是出現“先網後臺”的播出模式。
無論衛視還是視頻網站,頭部劇效應都非常顯著,精品劇可以帶動收視率和點擊播放量,從而提升平臺和內容的廣告價值,促進綜合收益的增加。目前,頭部劇的版權價格大幅上漲。2016年底,《孤芳不自賞》網路版權700萬/集,《如懿傳》網路播映權賣到900萬/集,2017年《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網路版權費更是高達1000萬/集,衛視平臺雖然受到電視臺預算限制,但是對於精品劇也是不惜價格購買版權,2016年底,《孤芳不自賞》由湖南衛視獨播,獨播權達到1000萬/集。網路版權費近10年來實現1000倍以上的增長和衛視集中購入頭部劇的預算變動,直接體現了頭部劇的價值效應。
電視劇網路版權價格
時間
|
電視劇
|
網路播出權價格(萬/集)
|
2017
|
《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
|
1000
|
2017
|
《如懿傳》
|
900
|
2017
|
《琅琊榜2》
|
800
|
2017
|
《贏天下》
|
800
|
2017
|
《孤芳不自賞》
|
700
|
2017
|
《擇天記》
|
600
|
2014
|
《武媚娘傳奇》
|
95
|
2013
|
《新編輯部的故事》
|
120
|
2012
|
《甄嬛傳》
|
30
|
2011
|
《步步驚心》
|
70
|
2011
|
《宮2》
|
185
|
2010
|
《宮》
|
35
|
2009
|
《美人心計》
|
1
|
2007
|
《金婚》
|
0.3
|
2006
|
《武林外傳》
|
0.125
|
2006
|
《士兵突擊》
|
0.3
|
網路作品數量和品質的雙重提升推動了付費產業的崛起。互聯網用戶的付費觀念轉變,開始願意為優質內容付費。內容製作方不斷提高作品品質來提高自身議價能力,視頻網站也推出更加合理的分賬形式來爭取精品資源。
2014 年愛奇藝推出網大收入分成的新模式,通過付費點播的模式與片方分成, 打破以往由視頻網站直接定價的模式,而是同院線電影類似的由觀眾直接付費形成票房的2C 模式,內容製作方的收入由市場決定。2017 年,愛奇藝進一步優化分賬模式,除使用者付費外,獨家網大還可獲得行銷分成收入。
愛奇藝分賬規則
級別
|
合作
模式
|
每次有效
點擊分賬
|
付費期
|
行銷分成
|
行銷分成單價
|
付費期
|
A
|
獨家
|
2.5 元
|
6 個月
|
可以申請
|
0.5/1 元
|
影片上線首月
|
B
|
獨家
|
2.0 元
|
6 個月
|
可以申請
|
0.5/1 元
|
影片上線首月
|
C
|
獨家
|
2.0 元
|
6 個月
|
不可申請
|
無
|
無
|
D
|
非獨
|
1.5 元
|
3 個月
|
不可申請
|
無
|
無
|
E
|
非獨
|
0.5 元
|
3 個月
|
不可申請
|
無
|
無
|
2017年中國電視劇發行數量、收視率及頭部內容集中趨勢分析
一、電視劇市場規模增長進入平穩發展期,市場容量逐步回落
2010年以來,我國電視劇市場規模增長進入平穩發展期,市場容量逐步回落。從投放到市場的電視劇產品來看,2016年,獲得發行許可的電視劇集數為14768集,同比下滑10.8%;部數為330部,同比下滑16.5%。2017年第一季度發行電視劇集數2221集,第二季度發行電視劇集數2454集,整體數量保持穩定。
從劇碼收視表現上來看,2017年頭部大劇收視率仍然可圈可點,如第一季度的《人民的名義》最高收視率破8,成為多年不見的現象級劇碼;第三季度的《那年花開月正圓》持續保持2%以上收視率,同樣獲得不錯市場反響。此外,《楚喬傳》、《我的前半生》等經典劇碼同樣吸引了相當的關注度。
二、頭部內容集中趨勢依然存在,極少數頭部劇碼售價仍然處於上升通道。
從採購價格來看,電視臺獨播劇碼的購買價格高達200-300萬元/集;聯播劇碼的購買價格也通常在40-70萬元/集。另一方面,新媒體管道的快速崛起使得近年來網路視頻呈現持續繁榮的景象,線上視頻網站對購買“劇王”的版權支出也是“節節攀升”。2016年《如懿傳》的線上版權售賣價格達到900萬元/集,是2011年的《武則天秘史》價格的十倍。2017年《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總售價達到11.84億,網路版權價格1000萬/集,電視端授權接近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