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度觀察 > 女性掌控電視遙控器

期別:第十一期    發行日期:2013/07/15
女性掌控電視遙控器
出處:天廣影視《影視資訊快報》總第410期/《新京報》    日期:6/7/2013

2012年上半年,娛樂性強的輕型題材逐漸被觀眾認可,中國電視機的遙控器也已經開始逐漸向女性和年輕人轉移。2013年電視劇市場延續了2012年的這一特徵,受追捧的電視劇進一步女性化、低齡化、傳奇化。

誰也不會料到,對大製作電視劇而言,2013年會如此殘酷。《楚漢傳奇》、《趙氏孤兒》、《亂世三義》、《唐山大地震》、《大宅門1912》、《闖關東前傳》這些有著既往高收視率劇的標配(大導演、大明星、大編劇、大製作)的作品多讓人大失所望:不僅收視率不盡如人意,反響也平淡乏味。相反,演員陣容和投資規模都相對較小的《媽祖》、《笑傲江湖》、《陸貞傳奇》、《百萬新娘2》、《箭在弦上》等所謂「雷劇」,卻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與關注度。受追捧的電視劇進一步女性化、低齡化、傳奇化——遙控板逐漸被女性觀眾掌握。

與觀眾偏好題材轉變相對應,能夠拉動收視的演員也出現了明顯的更替。2013年,能夠對收視有所貢獻和提升的演員,大多是充滿青春氣息的偶像型年輕演員,唐嫣、袁珊珊、楊冪、陳喬恩等;包括陳道明、陳寶國等在內的實力派演員,依然擁有不錯的觀眾緣兒,但更多是在消耗和透支自己的市場價值;梅婷和夏雨主演的《三十而立》,收視率也萎靡不振。

2013年上半年,電影與電視劇同樣出現的重題材折戟、輕題材討巧,恰好印證了觀眾層級的更新換代——電視劇越來越成為休閒、娛樂而非文化的載體。實際上,這與2009年華誼創業板上市後,熱錢湧入影視製作市場不無關係。早期的影視製作更依賴於人脈與經驗,接近於「近親繁殖」,不僅給予新人的機會少,連帶電視劇所呈現出的審美風格也更新緩慢;大量熱錢湧入後,電視劇製作門檻進一步降低,給了更多新人和新公司機會,審美進一步多樣化,新的審美潮流形成;熱錢湧入的最初,圍繞大公司、大導演、大製作人、大編劇投資,資本的逐利性導致大製作不能厚積薄發,成為急功近利的作品,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熱錢湧入帶來了市場的繁榮,也同樣縮短了審美流行的週期。在題材管控下,家庭倫理劇2012年僅僅紅了一年後,2013年上半年推出的家庭倫理劇,收視效應便無以為繼,除開北京衛視播出的《婆婆媽媽的幸福生活》高於預期, 《寶貝》、《小兒難養》等收視平平,《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更是直接被腰斬。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電視劇的整體收視表現疲軟。像《甄嬛傳》、《心術》、《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等,所有播出平台收視率齊刷刷排行前列的作品,幾乎難以看到。電視劇的開機率在進一步降低,觀眾在進一步流失。

通過市場競爭與淘汰,今年古裝偶像劇、家庭倫理劇與抗戰劇三者在市場影響和播出數量上遙遙領先。但抗戰神劇由於情節過於戲謔歷史,終於被推到「斷頭台」。5月,總局出台《上星頻道電視劇播出管理調控辦法》(俗稱「22條規定」)。22條規定加強了對目前市場上熱播劇目的調控。在這種政策的指揮棒下,國產劇再次迎來一次新的變革際遇。接下來應該做什麼電視劇?業內從來沒有像2013年這樣迷惘過。唯一可以明確感知的是,影視公司上市衝動被遏制,熱錢慢慢退潮,電視劇產量已經在緩慢下降。「高燒」後的電視劇,也許可以冷靜下來,在13億人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受眾。想要在市場上找到位置,題材創新,刻不容緩。



影響首頁 |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贊助: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發行人:汪威江
■總編輯:汪野
■主責編輯:力華.項俊超
■編務委員:
■資訊提供:天廣信通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設計電接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Web Design john

訂閱申請

聯絡人:

電話:

EMAIL:

驗證碼: code